战胜华尔街读后感

很多人认为要在股市中成为大赢家,必得有很高天赋才行。像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奇才肯定是天赋了得。可彼得·林奇第一次上《华尔街一周》节目时却说:“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人都会说,这是林奇的自谦之词,不能当真。读完他的《战胜华尔街》,我不认为这句话是客套。勤奋确实是林奇投资成功的底色,这里的勤奋不仅指腿脚勤奋,还得加上思考的勤奋。林奇通过头脑和腿脚的勤奋选出了优秀的公司,以此为基础勇敢下重注,并耐心持有。如果说有秘诀,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 我相信很多人不认同我对林奇的这种解读,因为林奇素以选股灵活性出名,有“股票多情种”的美称,他买卖过的股票有15000多只,给巴伦周刊推荐股票时,动辄几百只甚至上千只,似乎没有林奇看不上的股票。特别是在他基金经理生涯的起初阶段,换股频繁,买进卖出像走马灯似的,跟今日中国普通股民没有什么两样。奇怪的是,他成功了,而很多像他一样频繁买卖股票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只赔不赚。

对于林奇的投资生涯,要分阶段去看。在早期,由于麦哲伦基金面临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林奇不得不频繁买卖股票以应对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但这只是林奇基金生涯的准备阶段,这或许锻炼了林奇的选股感觉。但我以为,林奇选股的灵活性只是表象,他的基础是勤奋地考察和研究公司。如果没有勤奋,他买卖股票的灵活性将成为他的灾难,而不是他的骄人业绩。他自己说:“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未变。”所谓科学,就是要看财务报表,要作数量分析。艺术则是需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这两个方面在选股时都很重要,但过于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数学分析也好、艺术灵感也好,最终还是要到上市公司去实地调查,要跟其管理层交流、对话,才可以真正懂得这个公司,才可以决定是否对其投资。

选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而林奇每年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找到足够的石头,满足麦哲伦基金庞大的胃口。林奇的勤奋是有数据可查的。一年要走访500至600家公司,每天6点就去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回家,路上的时间都是在阅读。每天午餐时都跟一家公司洽谈。在平常陪妻儿购物时也在考察公司,在和妻子度假之时,也是随时在作公司调研。“1980年我总共拜访了214家上市公司,1982 年增加到330家,1983年再增加到489家,1984年略减到411家,1985年又增加到463家,1986年更是增加到570家。”如此的辛勤劳动,岂能说林奇只是靠灵感,靠表面的频繁换股的灵活性获得投资成功呢!

选到了好股,未必一定就会成功。华尔街上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投资者买了一只涨幅200倍的股票,最后却跳楼自杀了,因为他只买了100股。选到了好股,还要敢下重注才行。林奇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几只股票都是他的重仓股,往往是达到了一只基金可以达到的总资金5%的上限。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就是这样一只重仓股,还有沃尔沃和房利美。从克莱斯勒公司身上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沃尔沃获得了7900万美元,最神奇的是房利美,一只股票为麦哲伦基金赚了5亿美元。这是选到好股重仓下注,赢取巨额利润的最佳案例。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耐心持股。在这方面,林奇在投资生涯的初期有切肤之痛。他很早就发现了家得宝建材公司,当时股价只有25美分,他买进持有一年后就卖掉了,15年后上涨了260倍。同样的股票还有玩具反斗城、阿尔伯逊、联邦快递,都因为没有耐心持股而错失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由于有了早期的教训,林奇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一旦找到好公司都是长期耐心持有,1982年买入的克莱斯勒一直持有到汽车股一个周期的结束。1977年开始买入房利美,中间有过反复,等他认定这是一只可以放手一搏的好股后,就逐年增仓,成为第一重仓股,耐心持有,1991年林奇离开富达基金依然未变。

从《战胜华尔街》这本书来看,选股、重仓、耐心持有几乎是成就彼得·林奇基金奇才的基本步骤。但是,很多普通投资者会认为自己缺乏林奇那样的接触公司大人物的机会,没有办法考察上市公司,所以林奇的经验对他没有用。但是,林奇在书中多次强调,个人投资者比基金投资者有更多优势,在选股这件事上同样如此。“作为业余选股者,根本没有必要非得寻找50至100个能赚钱的好股票,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而至于能不能见到公司高层,这并非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随时留心日常生活,注意吃穿用的生活用品,有可能比基金经理更早发现好股票。林奇详细叙述的美体小铺的例子就非常典型,而“零售业选股之道:边逛街边选股”几乎就是林奇专门为普通投资者选股做的示范。


麓行云,摘自博客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胜华尔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