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红楼|红楼第一梦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顾名思义,《红楼梦》就是一部关于梦幻的书,开篇亦有说明,“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可见,“梦幻”是贯穿全书的中轴线。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红楼梦》人物的设计与情节的推动始终是围绕着“梦幻”两字展开的,“梦”构筑了整座红楼的花团锦簇,“梦”醒之时也正是红楼轰然倒塌之日。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红楼第一梦出现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做梦的主人公是甄士隐。甄士隐,即作者所说的“真事隐”也。

甄士隐,姓甄,名费,字士隐,是姑苏城中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内古庙旁的一位乡宦。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甄士隐于书房闲坐,至于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

梦中,甄士隐遇见一僧一道,听了两个人说起关于一干风流冤家要投胎入世的话,还说要把蠢物交割给警幻仙子,那僧还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草,因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始得它久延岁月,后来绛珠草修炼成一个女子,得知神瑛侍者意欲下凡,便也想到人间来,以眼泪回报他的灌溉之恩。

甄士隐听后,想看看一僧一道口中所说的“蠢物”是什么东西。僧道拿给甄士隐一看,原来是一块美玉,上面镌着“通灵宝玉”四字,甄士隐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后面的几行小字,就被那僧给强行夺了过去,因为他们到了“太虚幻境”,甄士隐也想跟着进去,结果忽听一声霹雳,甄士隐一下子醒了,“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

红楼第一梦有何深意

《红楼梦》既然是一部古典小说,所以我们就小说而论,不作其他方面的探讨。

(一)作者的难言之隐。作为《红楼梦》开篇第一梦,从作者给出场人物所取姓名就可见一斑。甄士隐,即书前楔子所言将“真事隐去”之谐音,可见作者有其难言之隐,不得不通过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来扰乱视听。至于原因,感觉有二:

一是家庭原因。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从书中“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等语看,实有作者深深忏悔之意,大有自传之说,涉及家族之事,虽然是经过文学加工改良,自然还是能见其中大致风貌,任何一个家庭之中,肯定会有许多不可对外人说的事情,所以谓之“难言之隐”。

二是时代原因。这个原因恐怕是更重要的因素。《红楼梦》作者所在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代,为防止受到朝廷的追查和迫害,作者有意采取“无年代可考”的障眼法,并且一再声明“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皆称功颂德”之言,实在是让人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也许这正是作者必须将“真事隐去”的根本原因。

(二)小说构思的需要。甄士隐的白日梦,实则是给读者交待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木石前盟的来龙去脉,以及绛珠仙子追随神瑛侍者下凡到人间的还泪之说,同时让读者通过甄士隐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了“通灵宝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印象。

红楼第一梦赋予了木石前盟以诗意美,让读者对绛珠仙子以泪水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的浪漫爱情故事充满了期待,同时作者又以神话传说为通灵宝玉注入了灵性美,这是一种小说构思的需要。

(三)暗示了人生如梦,万境归空。红楼第一梦,我认为作者也是在暗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的隐寓,从“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中便隐约可见。

何为太虚?虽说法不一,但大致意思是指空幻虚无;幻境则就更加直白,指虚幻的境界。正如一僧一道两位仙师所说,“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因为很多事情往往是与“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相联结,容易“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纵然是世人眼中鲜明莹洁的美玉,在彻悟的僧道高人看来,也不过是一块没有“性灵”的“蠢物”罢了。

红楼第一梦,又可以说是甄士隐的白日梦,主要是讲了木石前盟与还泪之说的唯美浪漫神话,但故事一开始就奠定了整部《红楼梦》的悲剧基调,由此可见,红楼第一梦起到了统领全书的作用。

注:本文引用文本出自以庚辰本为底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

于2021.4.3 20:35

NO:2021-021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析红楼|红楼第一梦甄士隐梦幻识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