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互助性“保险”产品与阿里的区块链

       昨晚刘润公号发了关于蚂蚁金服相互保产品的分析,我看完就试了下相互保。中午百度了下关于相互保,发现这确实挺网红的一个产品,16日开始到现在3天的时间,已经280多万用户加入。我好奇的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说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无篡改;一个是其广告词,先签约,出现赔付再筹款。看了好几篇报道及分析,大致理解了相互保的一些情况,综述下。

一、互助性“保险”产品的崛起

        多看些资料,才发现互助性的产品,其实腾讯投资的水滴互助更早,但却显然没有这次的相互宝来势凶猛。稍作对比,水滴互助先缴3元,相互保直接签约;水滴没有前期筛选,而相互保其实前期的蚂蚁信用分650以上,已经很细致地筛选了一次互助池的基本用户: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下的对互联网工具熟练的人士。这一部分数据的加入,将有助于蚂蚁金服控制风险,减小精算误差。我个人预计相互保将会较快达到互助基本要求的330万人群,但可能会没有那么快达到蚂蚁以为的2000万人群。自己的分析是因为信用分650分以上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办公一族、乡镇网购青年,可能存在不低的比例已经购买了医疗险及重大疾病险(尤其是前者)。该产品的覆盖面的快与慢,在于接下来两个月的赔付情况与流程模式的实际考验。

二、网红产品的人性利用

        我看了下水滴官网的会员人数,显示是4000多万。我个人质疑这个数字的统计口径,估计部分可能是水滴众筹的用户。水滴是先缴3元,小额入会;相互保是直接先行签约,出险再分摊。0元加入,估计也是产品具有快速推广的因素之一。

三、阿里区块链在其中的应用

       据阿里研究院的声明,阿里在区块链上的专利数目前全球第一。目前阿里提及的公益项目的区块链应用,我看了下,其实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可供捐款者核查的检验渠道。如同这次相互保的记录蚂蚁金融声称都记录在区块链上,并将方便用于今后的纠纷、法律诉讼时作为互联网证据提交法院(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基于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四、其他

有舆论认为是对人寿保险行业的一次冲击,我更觉着首先是对健康险的一次全民普及教育。

管理费的10%,对比传统保险公司,肯定是很低了。但对于互联网(尤其是挂上区块链的名号)项目,要看基数。因其边际成本较低,如果人数达到2000万,这个比率不降低,那就是很高利润的行业。

最近想练习下表述能力,了解的情况也不全面,个人观点,欢迎吐槽。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互保、互助性“保险”产品与阿里的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