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年度写作课第六篇,字数:3808.总字数:14191字》
写作者分两种:不追求回报完全基于爱好的学习是对自己的慈善;追求回报的就是自我投资。但不论是哪种,有一句话叫文章千古事,好的文章能千古流芳,而写作也是益人惠己的事。 眼界决定世界,格局决定结局。不着眼于小利,放长线钓大鱼,把目光放远点,着眼于未来,热爱+作家的梦想+不懈的坚持,这是通往实现作家梦的必由之路。
不要被思维限制,自我局限。写作不仅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个人认知水平的提升、思辨力提高的原因。认知层次越高,我们看问题就会越宏观,越准确。这也恰恰就是一个人阅历的体现。广泛的涉猎不仅会辅助我们专业方面能力的成长,而且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搭建起一道“人脉之墙”,消除沟通障碍,不至于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出不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具备三大要素:语言、主题、结构。就是说要有精炼到位的语言表达、基本的语法和用词,标点方面不能出错;要有明确的主题和逻辑清晰的结构布局。“写文章拼拼凑凑,不成体系”绝不是一个笼统的问题;要么是三大要素都不具备,要么是其中某一项能力欠缺。比如结构力不足。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它看不见、摸不着,在文章中不会明确显示出来;但又极其重要。没有结构的支撑,文章就如同没有骨头的一滩肉泥,怎么也拎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语言再优美、思想再独到,也给读者呈现不了,更遑论什么价值输出。获取结构能力需要进行必要的撰文训练;
除此之外,拆解好文章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 拆解文章是通过思维导图等的方式对文章每一部分结构进行细致梳理的过程。这就好像做家务,从每个房间做什么用,到每个抽屉里要放什么,要全部搞清楚;这样我们要找什么东西才能很容易找得到;同理,在摹写文章时,把对方的文章从结构上细致梳理后,我们才会有章可循,才能“依葫芦画瓢”写出来。
拆解文章之于写作有三大好处。
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是采用哪些方式来为自己的读者呈现价值,而不是自说自话的;然后把这些方式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写出来的内容自然就也具备了读者视角。比如你的文章受众面是学生该如何用他们的语言写出他们认同的文章?也就是要达到读者视角和写作本质相契合的目标。建议平时要多看经典名著,分析名著的立意,布局和写作手法。特别是看到或想到优美有趣的文字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以备下次用上,要做到练中学,学中练,写作是一种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二是帮助建立整体意识。一篇优质的文章,会有一个非常完整的结构布局。我们在拆解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了解这种结构的全貌,发现其内在的美感。很多时候,缺少其中哪怕一个小小的环节,都会感受到这种结构的漏洞,影响整篇文章的完整性。整体意识强了,我们自己在撰文时候就会有所注意,不会让内容挂一漏万、失之偏颇。
三是增强逻辑力和判断力。凡是好文章,逻辑都会非常清晰。我们在做拆解工作时,即可参透作者微观层面的逻辑布局,找到它内在的连接密码。没有“连接密码”的,绝对不可能是好文章。分析多了,哪些文章是不错的,可以用来参考取用的,打眼一看就能了然。
只是很多人解不开这个谜团。学习只找技巧,不考虑刻意练习的价值;这样的错误认知一旦呈现到自己的文字里,应用到生活中,就是灾难性的。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每天精进一点点;我们的人生自会因此而改变。 这种影响是看不见的;但又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一旦放弃,没过几年,你的日子可能就会陷入一种焦虑的旋涡中难以自拔。
当然,很多人仍然会选择继续在读与不读中纠结下去。因为拖延症发作,因为事务繁多,因为种种不是理由的理由。好的生活还是只属于那些看到问题,并勇于改变的人。
幽默性的小文,带给读者快乐;鸡汤类的文章激励读者;专业性的文章帮助人们提炼知识;新闻报道及行政材料等则传达必要的信息。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要写有价值的。 从功能上看,价值又分为三类:情感宣泄、情感共鸣、知识或信息传输。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宣泄自己的情感不算,那还是自我视角;帮助大众宣泄算,但总体价值偏低,大多满足人们一些多巴胺没地放时候的心理需求。
情感共鸣常常会起到沟通心灵的作用。作者会叙述对某件事情的见解从而引发与读者的共鸣,这就使他们产生了联系。虽然这类文章有一定的价值,但比较下文所谈的第三类而言,还是有所偏颇的。大家这几年在微信公众号、上读了太多的心灵励志类文章,基本都属于这一大类。
第三类是知识或信息传输类的文章,读者往往能从此类文章寻求到自己想要的。比如专业性文章、新闻报道、行政材料等。最后这两类文章都与读者产生了联系,就得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剔除自我视角;这会让文章具有可读性,其价值自然会体现出来。“得到”的大多内容都是基于这项需求。
当然还有第四类,这一类的代表是传统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纪实文学等。这一类题材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价值,这超越了第三类的价值。之前的文章“聊 幽默性的小文,带给读者快乐;鸡汤类的文章激励读者;专业性的文章帮助人们提炼知识;新闻报道及行政材料等则传达必要的信息。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写有价值的。
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即装书籍和资料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输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思考,没有大量持续优质的输入,那么写作就是无本之火,无源之水,写什么都有心无力。写作就是记录,记录你看到的世界、记录你心中的世界、记录你想象的世界,记录生活里的一切。
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要有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感悟这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注意到前后衔接、整体协调、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照应紧密、过渡自然的问题,就可以把框架搭建起来,而且相对牢靠。这之后才能去讲一个相对长时间段内所发生的案例的叙述和描写,以及自己对整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的解读。文章本身是思想、信息或者专业的载体和表达的工具;写作还应该是个人认知水平提升、思辨力提高的过程。
经历写作能力的形成阶段后,我们才可以说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涉猎多种文体,让自己在某一类型写作上炉火纯青。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蛹化成蝶之前的痛苦;但一旦破蛹而出,便可随风起舞;达到我手写我心,我想即可写的境界。
写作没有什么“秘诀”可言,非得下苦功夫不可。如果有人告诉你通过听他几块钱的课程,三五天之内就能在这技能上达到一个质的飞跃;相信我,那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成为作家》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方法,无意识创作:无意识的态下,笔风会与清醒状态截然不同,并且容易把梦中和潜意识中的东西写出来,从而产生一些我们平时不可能写出来的文字,其中一定会有以后用得着的素材。 二是无意识状态下写作会在其他感官被唤醒前抢先进入写作节奏,容易进入状态。
无意识写作就是写作前什么都别想,你只管写,以此来锻炼潜意识写作的能力。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很多作家都肯定了这一点,尤其是当你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无意识写作信笔由缰的写作方式可以给你自信和鼓励你写作,但是要知道这只是一种触发写作的方式,重在“鼓励”,不能“依赖”。它可以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但你需要从大量的碎片中挑拣,以及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如果要让它更规范的话,就要做大量的删改。写作其实需要很严密的逻辑,有时还需要精确到一丝一毫地设计。 不过写作这么私人的事,还是适合自己最重要。
而好的故事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事实的意义,事实只有具备了意义才能够产生影响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善于应用细节让你的故事被读者听到、闻到、尝到。
在身边没有人的时候,你不妨尝试一下模访某个夜晚的电闪雷鸣。模仿寂静的平原。尝试给你的故事加入声音原素,故事就会变得妙趣横生充满画面感。
比如当你听到嘀嘀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很快就能联想到车辆;比如当你听到吱呀呀的声音的时候,就很快会联想到门或者是窗户;再比如当我们听到呼噜噜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打鼾。
用声音气味和滋味,可以把读者引入到你的故事之中,使他们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你能够全方位的调动读者的感官,让他们用全身来听故事体会故事,这样你的文章就会变得更加的吸引人。
素材来源于生活,凡是我们眼睛看到的、用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用手摸到的、用心感受到的,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素材来源。就像开始一段旅行的时候你会特意的留意沿途的风景,会关心路上发生的事,会因为陌生的人帮助而感动。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眼神,都可能引发我们所有的感受,让你哭,让你笑,让你难于忘怀。
所以当你沉下心来用一棵鲜活的心好好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素材。
作为一名作者,你为什么要读书?普通人看书看情节。作为一名作者,我们到底看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成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一本书。散文它是怎样组成一体的;小说的背景又是怎样设置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又是怎样设置的。
他为什么能够写出这么吸引人的作品?那些优秀的作品和名著为什么能留传?这本书有什么能够打动我们的地方?这本书的缺点是什么,优点是什么?
很多人都说我读书的时候读了很多,但是一直都记不住。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作出思考。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是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于书中内容的记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么个道理。
你学会了吗?要学会这样读书你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