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御门听政”55年如一日,他督导治水造福社稷,他是谁?

他“御门听政”55年如一日,他督导治水造福社稷,他是谁?

乾清门,在清朝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特别是康熙朝的御门听政,也主要是在这里,乾清门给历史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御门听政”,许多重要决策都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康熙大帝的勤政,五十五年寒暑无间,坚持不懈,一以贯之,难能可贵,值得历史借鉴。

图片发自App

01


御门听政是明清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一种重要会议形式。


所谓御门听政,通俗的说就是皇帝召开办公会议。御门听政通常是在早上举行,所以又称早朝。皇帝在太和殿举行朝会,叫做大朝,在乾清门等处举行的日常朝会,叫做常朝,明朝皇帝御门听政,朝廷文武官员每天都要到奉天门上早朝,皇帝要接受并处理政事,比如皇帝在皇宫外活动,那就随皇帝行宫所在地而规定处理政务场所。


02


在清朝初期,御门听政的场所为什么有太和门改到了乾清门了呢?


有的学者认为,太和门在皇宫最南端,皇帝住在乾清宫,每天早上要从后宫出发,经过大半个皇宫,路程远,费时间,动静还大,不方便,皇帝在乾清门听政,出了乾清宫,没有几步,很快就会到,而且便捷,乾清门不如太和门气派,但比较实际,效率也高,体现了康熙帝不摆排场,讲究实效的作风。


清朝的御门听政,从顺治帝开始,到康熙朝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在乾清门的门道设围帐,帐前设一座宝座,宝座前设御案,案上放置奏疏或奏折,提供大臣跪奏时用,乾隆五年(1740年),皇帝下令设毡垫,这是乾清门设毡垫的开端。


03


清朝御门听政的时间上有规定。


夏天跟秋天是早上7:00开始,冬天和春天,早上8:00开始,北京的冬天很冷,早上更冷,虽然设了围帐可以取暖,可在御座前置两个铜火盆,因为乾清门是敞开的,所以有火盆还是会很冷,这种取暖要和现在的暖气和空调相比,可要寒冷多了。

图片发自App


御门听政时参加的官员有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以及理藩院尚书等各部相关人员,一般10多人。


在御门听政仪式上,与会官员都是先在午门外集合,然后依据圣旨,蜂拥而入,并按级别排序,记录入关登记,听政完毕,最后退回原处,吏部引起各不愿关闭推销,即主观利益,最后皇帝回宫宣布退朝,另设满汉科道官员各一人,检查迟到官员,迟到官员要受到申诉或处分。

图片发自App




既然是由皇帝主持会议,就必须要有会议文件,而且文件一式两份,一份做御案,一份由内阁大学士在皇帝面前背诵,如果内阁学士出现记忆不熟,或者生疏就要受到皇帝斥责或者处分,所以每奏完一本,都要用满语或汉语降旨,一段时间里所有文件的批改,都是在乾清门举行,所有的这些学士当中,折尔肯写的最快,时称“文坛飞将”,散会后交由内阁或军机处集中存档保管,整理成档案。


04


清帝御门听政,会议上决定治国之策。

图片发自App

比如,在治河的决策问题上,据《郎潜纪闻》里记载,皇帝御门听证的时候,一同和大臣们商量治水方案,当时,巡抚张伯行十分熟悉水性,于是他就向皇帝启奏,要求管理治水工作。张伯行从衣袖里取出了地图,一边比划着,一边回答康熙反问,大臣们都斥责张伯行的狂妄,而康熙帝则表扬他心细,在书本中他都认真学习过,诸位大臣又有谁留心过,张伯行留心观察治水工作。不仅可以做到实地考察,还仔细查阅书上的记载,你们谁会这样留意过,诸位大臣,闭口无言。

图片发自App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一月,康熙帝亲派江浙一带的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等官员集聚到乾清门外边,宣布御旨:朕每到一个地方,必会取些一个地方的土来用作实验,现在南浔,江浙一带,看到了两个省的农田灌溉情况,看到了,这两省的巡抚,将领们都在建闸蓄水,通过考察,明确情况。建立闸门的费用不过四五十万辆,况且现在南方的田地,已经有了定数,户口也在逐年增长,偶尔偶然会遇到小年粮食,还可以用得上。如果能够使平民百姓,过上糊口的生活,也是个良策。


05


当朝举办“御门听政”,重视兴修水利,说明了康熙帝英明与勤政!


其实这也正说明了四点,其一,当时朝廷很重视水利建设,其二,当时朝廷未雨绸缪,其三,实施了以工代赈的制度,第四,国库出钱支援。


总之,康熙帝时的御门听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康熙帝的勤政,关注民生,五十五年寒暑无间,难能可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御门听政”55年如一日,他督导治水造福社稷,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