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常·思考||新学期开局!尽快把想法落地(1767字)

看完顾明远老先生的《教师成长要经历“五项修炼”》一文,脑海里忍不住飘出一个问题,我的专业发展,又得益于什么样的修炼方式呢?

——尽快把想法落地,努力把思路做完。

自问自答间,我的脑海中飘出这么一句朴素的话。这个道理大抵是人人都懂得的大白话,实践起来可未必那么容易。

近日与好友面谈时,聊起年少时那些令人遗憾的事情。他很真诚的讲起,他在大学期间常常有各式新鲜的想法,比如,在校门外开一家什么样的小店。但是事情还盘旋在脑海中时或者抛之脑后时,过不多久,校门外已经有一家相似的小店,似乎专为印证或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来。

我一下子笑起来。告诉他,也许人人都会有着这样的遗憾。我和他讲起,我的诸多的遗憾当中的一件小事:

我想加盟一家美术教育机构。因为加盟费的问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后来发现,真正加盟了的都干的风生水起的。这时,我突然发现,原本以为是领先n年的项目,不过是领先n年盘旋在脑海中的想法罢了。一切,未作出来的,不过是空谈和空想。

然而,空想却不是我的常态。尽快把事情开启,却是我喜欢的,也逐渐成为了我鲜明的特质之一。

早晨,发现开学第一课得有所不同,次日就开始开学小礼包的制作;中午,忙忙地备英语的课;原本心心念念与哪些好友的聚会,我也常常是即刻发起人……

工作想法也好,生活想法也好,想到做到,无所谓在起步阶段,事情做得有多精致,关键是第一时间开启,今天的“做出来”,才有可能在不断的完善中,成就着明天的“做精彩”。

我们都说,万事开头难,何为开头难?

开头之难,难在始终纠结的心态。“有没有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和期末评价好像没多大关系吧。”“我行吗?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呃,有点难,还是算了吧。”盘点诸多始终纠结的心态。纠结的根源,不仅仅来自于魄力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现事情本身价值的眼光与执行力……

开头之难,难在不善变通的思维方式。有一种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叫“这不适合我”思维方式。

跨学段的相互学习,跨领域的相互学习之后,听完了专家报告,来上一句总结词——

“嗯,不是这个学段的,并不适合我。”

“他们是低年级阶段的,这一套放到我们的高年级年段中行不通。”

“他们是城市的,放到我们乡镇行不通。”

“他们是大学的,放到我们基础教育行不通。”

……

重新回复到自己惯常的思维套路和实践套路中去。这个要命的不善变通的思维方式,使得很多学习机会的实际成效付之东流。再精彩的专家讲座,再宏大的培训系统,也攻不破脑海中的铁板一块。

开头之难,难在明日复明日的拖延心理作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既然这么多,不如再拖拖。

新思路,新点子的热度和生命力,往往是如同昙花一现。新鲜的思路不马上记下来,隔天便悄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新鲜的思路不马上做出来,记在本子上,也不过是故纸堆中的废话连篇。从思路,到现场,就隔着一句话,那就是马上行动。

如果说,尽快把想法开启,是一种亟待解决的习惯培养。努力把思路做完,更是一个有挑战的习惯改变。正如,无论多晚坐下来,我也试图挣扎着把日更一文的思路写完一样。

努力把有挑战的事情做完,是很不容易的。容易完成的小事,谈不上艰辛的,不在本段陈述之列。

微信公众号的后台,常常断了更……

甚至,面对棘手事的议而不决,也是一种隐性的拖延。

……

而,比起来这些显而易见的未完成事项,还有一些未完成的方式,却是不易察觉到“未完事项”。

一次教育实践的系列行动,只做精彩的现场,不加事后的提炼和总结,就是未完事项。

一次活动后的主动反思,找到了很多现场当中值得改善的地方,没有去和当事人谈话或监督整改,也是未完事项。

一次很精彩生动有趣的对话过后,不加记录,毫无跟进,也是未完事项。

……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万事开头难,结尾亦是难上加难。太忙的节奏间,顾此失彼,让我们常常失去了走到终点的能力和耐性;太多的实践方式遗憾地变成教育生活中的“烂尾”状态。

努力把事情做完,不仅靠的是一份激情之外的韧性,更要依靠的是,把终点向前推进100米的思路突破和勇气担当,亦或说,以终为始持续做下去的定力和勇气。

尽快把想法开启,努力把事情做完。纵然一路你会走得踉踉跄跄,当你在尽力推进你的奇思妙想落地时,当你在反思中不断改善自我,推进专业发展时,在“开启”和“结束”一头一尾间,这种生命成长的拔节舒展感觉,是胜过很多外在成绩所能赋予的成长滋味。

唯有不断推进成长,方不辜负了这大好的光阴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日常·思考||新学期开局!尽快把想法落地(17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