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说的意思是,看见贤德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以他为榜样,向他看齐。看到不贤德的人,就赶紧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这是圣人的行事作风,我们很多普通人自然是很难做到的。是故在这个社会上,就会有很多奇葩,例如,那公交车对不让座的年轻人恶语相向甚至是挥拳相向的老人,在他们的眼里不让座就是不贤,见不贤不是首先反省自己,而是迁怒别人。而作为看客的我们,看到这些老人的不贤,也是内心迁怒他们,以后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也不让座了,甚至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了,内心不是“见贤思齐”,觉得自己应该向他们学习,而是内心冷笑:又出来作了,有什么好让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从来不以自身的利为行事标准,而是以心中的礼义为行事标准。对于圣人而言,不麻烦别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了,反而会内心不安,会愧疚,会自责。而对于小人来说,别人让自己麻烦了,会恼怒,别人让自己受损了,会怨恨,如果做事不得利,就不会去做。其实在现在,这种风气已经是愈演愈烈,正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先进,社会的形态越来越复杂,但是人情却越来越冷漠。在未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将会显得更重要,因为我们不能只面对冰冷的机器和电子屏幕,我们更需要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如今的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变简单了,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钱”。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如果你再不好好念书,将来就要跟那个街上的乞丐或疯子一样。或者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跟马云一样成功。我们的这个社会,现在多的是有钱的榜样,但是在道德方面的榜样却真的是很少。道德方面的榜样很多时候都缺钱,因为他们都把钱用来帮助别人了,所以道德方面的榜样常常不为人知,而且,道德方面的榜样很难上热搜,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我们社会舆论的一个盲点。

我今天最大的反思就是:今天我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了?自己很多时候真的是见钱思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见贤思齐,还是见钱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