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例研讨:《惊弓之鸟》《狐假虎威》重感悟的教学艺术

结合两篇课例,谈谈于老师“重感悟”的教学艺术。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是他五十年教学生涯的积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在《惊弓之鸟》、《狐假虎威》中,体现出于老师的重感悟教学法。

所谓感悟?于老师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一、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于老师备课时,首先是就是把文本反复读,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在教学中,于老师怎么做的呢?首先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努力做到每位学生都读通顺,并逐渐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

比如在《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中,在学生通过预习认识生字之后,于老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做到精神集中,眼到、口到、心到,哪一句读得不流利就反复练习几遍,这是课文读通顺的基本条件,整体感知文章。

教学《狐假虎威》时,直奔课题,请学生读课文,看能不能把生字读正确。然后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接着提出要求,读正确、流利,读懂、读出感情。

课堂上于老师用多种形式:自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在多次朗读理解词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如“扯着嗓子说”中的“扯”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拉的意思,是拉什么呢?学生答:拉嗓子。于老师说:“把嗓子拉长吗?读一读就知道了。”学生朗读完第二节课文明白了是把声音拉长。这就是于老师在教学中重感悟的体现。

二、品味赏读,细致探究。

于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之后,就进入品味赏读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于老师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最能够看出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的专业素养。

如教学《狐假虎威》时,第四节狐狸说的一段话学生难以理解,于老师自己范读这句话,并用适当的手势和表情,并让学生走到讲台前表演,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学生在读第二节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于老师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入情入境,能够真正理解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情景。为下文只听到弓弦响而掉下来做铺垫。

三、精彩片段,熟读成诵。

于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但是他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比如《惊弓之鸟》教学第6-9节时,这是魏王与更羸的对话,于老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放下书来表演,在熟读成诵中理解到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人。

《狐假虎威》一文的7-8节,于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背诵,而是在第二节课时,找五位小朋友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在表演中明白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还理解了动物们不是真的怕狐狸,而是因为老虎的威风才撒腿就跑的。

四、拓展延伸,理解词语。

于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义,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灵活运用真正明白词语表达的意思。

比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在这篇课文中明白了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但是这个成语,现在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很经常用这个成语,它的比喻意思学生能够明白吗?就出示短文“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明白了这里的“狐狸”指的是汉奸,“虎”指的是日本鬼子。这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达到知识的迁移。

还有对《惊弓之鸟》中的“惊弓之鸟”成语的灵活运用,明白了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一有动静就害怕的人。于老师还指导学生对“悲惨”一词造句,教会学生,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灵活运用“悲惨”这个词语。

于老师在《惊弓之鸟》、《狐假虎威》这两个课例中,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他的阅读课堂就是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在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自己在反复诵读,感悟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语课例研讨:《惊弓之鸟》《狐假虎威》重感悟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