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智”与“not knowing”

文 | 兰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到沟通中的阻碍时,聊到了沟通中“自己以为的往往不是自己以为的样子”这个话题,这让我联想到了学习合作对话时的后现代哲学立场“not knowing”。

“Not knowing”是后现代合作对话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哲学立场,是后现代心理咨询师对于知识的“不知”的取向。not knowing直接翻译过来是不知,或不知道。但作为哲学立场和一个取向而言时,它是“不抱着知道的心态”的简称。

抱着知道的心态,这是我们通常容易有的一个态度,尤其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位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作为一名权威人士的时候。因为我知道,所以我知道怎么办,我要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我越是负责任、越是拥有爱心、越是专业,这种知道的东西就越要毫无保留的给你,你也最好全盘接受,因为这是对你好。

而这种知道的心态,促使我们将对面这个人当作某种类别的人来认识;也因为这种知道,我们将对面这个人视为理论脚本中的人物来认定;因为知道,我们也会为这种预先的知道寻求证实。

如此,这种知道的心态下与你对话的对面的这个人,某种程度上讲成为了你的一个“工具”,成为了“它”,你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你们的关系中充斥着你的各种经验、你的概念体系、你的先验知识、甚至你的想象。

如上种种,会让我们无法以对方希望被了解的方式去认识他生活或工作中的独特性,而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马丁-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都是“我与你”的相遇。真正的关系就是相遇。而只有当所有的概念、判断和评价都分崩离析之后,相遇才会发生。

因此,要完全将对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人来了解其独一无二的生活工作情况,必须去除掉所谓的预先“知道”的心态,要了解一个人,唯有透过其人本身,和对面这个人在一起,把你的概念、分析、评判先暂时“悬置”起来,邀请对方并促成合作关系与对话性的交谈,这种相遇才会发生。这种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是真正的人与人关系,是与另一个生命真正的“相遇”。

在我的理解里,这种“not knowing”立场,与日本东海寺泽庵宗彭撰写的《不动智神妙录》中的“不动智”有异曲同工之效。

神庙录中言,行一事时,若心有事相,即为斯事所滞。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体在用。心若有住,则不自由。

非经思维之心,即为“不动智”。若闻名字,思维分别,则心为尘所动,是为凡夫。

谁解:明日朝阳东方起,便是紫花淍零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动智”与“not kn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