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房的礼物》(土耳其版)

韩版的《七号房的礼物》以前听别人说过是部好电影,但是一直没看过,只知道一些大概的剧情。进电影院之前其实没对这比翻拍的版本抱多大希望,底线是不要睡着。没想到这部电影不仅推翻了我的初始印象还不断刺激我的泪腺,头一次在电影院里数度泪流满面。

电影情节和原版出入不大,这里只谈谈观影的感受。

1.处处都有隐喻

最近看电影或者读书都有一种感受,好的作品往往和现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一般表现为作品对生活的比喻。男主人公智力低下,相当于一个孩子,但是至纯至善。在牢房中,自己的自由被限制,他对这点并没有清晰的感受,但是会不自觉地将笼中的鸟放生,让它飞过高墙;将牢房地上的昆虫放到窗边,让它跳出窗外。显然他是渴望自由的。

七号房最后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位“狱友”,整天盯着墙上一块因墙体剥离形成的图案看,男主角的女儿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一语道破,问他为什么一直看着一棵树。这棵树是她女儿下葬的地方,也是他一生污点的象征。

男主角只有孩童的智商,她和女儿的悲惨遭遇以及两人的纯洁善良打动了牢房中的每一个人。当七号房其他人骗女儿说他们都生病了没法离开的时候,女儿问他们你们都得了什么病。这个问题剥离了他们身上所有的虚伪和丑恶,他们用最委婉的方式告诉女儿他们的罪行,维护了一个孩子的童真,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

其实男主角和他的女儿都是孩子,两个纯洁的孩子感动了整个七号房的罪犯。

2.情感层层递进

影片开头展示了一派田园风光,男主和女儿、奶奶相依为命,他们都深爱彼此。男主挣了钱却没能为女儿买到她心爱的书包,深感难过,女儿关心的却并不是没有收到礼物,而是父亲为了自己和一位军官理论被打受了委屈。他们都以自己所有的热忱和理解维护着对方。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片段:第一个是男主角被诬杀人入狱,他和女儿相互思念,但是受到重重阻挠无法见面。当女儿知道他在监狱又无法进去探视的时候,在监狱的围墙外面大声呼喊“爸爸”,希望能得到回应。

女孩小小的身躯和高高的围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她喊着与父亲独有的“暗号”时,父亲夺门而出,冲向围墙,高声应和。虽然他们之前有两道高墙和严密防守的警卫,但是他们终于感知到了彼此。那一刻眼泪突然止不住地留下来,他们呼喊了多久我就哭了多久。

另一个片段是:奶奶去世以后,女儿再一次来到七号房,男主角兴奋地询问家里的一切是否都好,他给自己的每一只羊都起个名字,狱友们被他的幼稚和童真逗地哈哈大笑。然后他问到了奶奶,女儿说,奶奶去做天使了。这是两个“孩子”对世间最大的奢望和世界对他们最大的善意,他们都认为家人死后会成为天使。

但是男主当然知道她已经死了。他的笑容慢慢凝固,自己一个人走到角落里。当一位狱友将他掰过来面向大家的时候,他的脸上挂满了泪水,那一刻他哭得像个小孩,我也特别不争气地流泪了。

这两个片段的情感转折都很自然,经过层层铺垫,观众早就知道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也知道他们有多么艰难和委屈,情绪层层累积,最终才爆发出了催人泪下的效果。

3.善意被无限放大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的救赎,那么《七号房的礼物》就是一群人的救赎。整个七号房乃至监狱长、驻守的军官都对男主父女表现出了最大善意,他们知道男主是冤枉的,也被男主和女儿的诚挚情感深深打动。所以狱友们想法设法将女儿带进七号房让他们父女相见,监狱长和驻守的军官为了寻找可以证明男主无罪的目击证人而多方奔走。

除了因女儿丧生而迁怒男主的中校以外,剧中的每一个人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或者说面对两个“孩子”,没有人能够铁石心肠。是他们的纯和善唤醒了每一个人的良知,最终甚至有人为了救他而牺牲了自己。

以往觉得全是好人的电影有什么好看的?一堆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一点波澜,没有一丝伏,没有对比,如何能够凸显出主题?

其实这部电影里男主和他的女儿更像是一面镜子,印照出了一个个真实的自我,善良的自我和可爱的自我。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更大的对比,每个人从前和现在的对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号房的礼物》(土耳其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