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6读书笔记


❤️芬兰,选择坚持扎实的基础教育改革,坚持以一个真正“以人为本,不求躁进、不讲形式、不以赢为目标”的教育本质厚实国力、耀眼国际!

❤️芬兰的教育成就,就是把所有的“根本”与“偶然”,都去一步一个脚印落实之后,所产生的种种“必然”。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如此而已。

❤️芬兰式的教法,是让大家快乐地先“见林”。

❤️这种看似既不严谨,又不要求动作标准,而用体验、鼓舞法的“玩乐”教学,却能让孩子们真心不怕水、以最自然的方式,如鱼得水般地畅游!

❤️也许有人真的比较认同俄国式严厉操兵的训练,让“适者生存、能者出头”,非人性地将不适者淘汰、贬抑。这种方式,适用于人口多到允许耗损的“大国”,反正人多不怕严选汰换。但对芬兰和北欧这些人口数目不多的“小国”,教育根本理念在于国家和社会没有本钱让任何一个孩子被制度早早地去“筛选”,从而贴上“落后”的标签。

❤️芬兰及北欧早早就认识到,孩子一旦跟不上学习,如果不从制度层面上去特意照顾和鼓励,那学习与教育就不平等、不均衡,最终就是整个社会都要为这些长大之后的孩子们,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更糟的是这些国民素质缺口,即便再投入更多的资源矫正或改善,效果都有限了!

❤️仔细推敲芬兰的基础教育,的确是运用了很多元、很重视人性的方法与模式,希望能先启动孩子们学习上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门与科目的了解,这就是“先见林,再见树”的长处。在学习初阶段,师生们都不至于为了一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在“先见树,再见林”的教育概念下,带着学生反复演练、一磨再磨!而能让学生放宽眼界,经过教育最基本的认知阶段,并能建构起日后深入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

❤️人生,真的不是只有一场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一段一段的机械式操练,固然能让孩子们一时之间在分数上比个高下,但对启发与养成一生的学习乐趣毫无帮助;只能让大家在害怕输在起跑点的阴影笼罩下,反而看不到学习过程这一片片美丽的学问森林。

❤️“先见树”的教学方法,让不少学生在反复操演、磨练的过程中间,觉得自己没有“天分”、缺乏“慧根”、没有“兴趣”,而中辍、放弃了某一项科目与课程,最后让一片原本可以先看到的美丽人生学习森林,显得如此遥不可及、事不关己,使学生不能自然养成最终的学习乐趣,折损了理想中的学习成果!

❤️善用“先见林,再来看树”,能让孩子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6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