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来自哪里吗

钟鼓

  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诗经》记载:“钟鼓乐之”。说明早在两三千年前,中华民族已经把钟鼓作为娱神,祭祀,朝仪,燕亨中的礼器和乐器。唐代用来报时。白天敲钟,夜间击鼓,每一时辰(两小时)更替一次,后代称为“更鼓”,即敲钟报晨,击鼓抱暮,因此就有了“晨钟暮鼓”一说。

  钟楼

  钟楼是明代所建,有报时,报警功能。

  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初次建钟楼是在唐代,地址在今天鼓楼那个位置,原来挂的是景云钟,用来报时。安史之乱,钟楼被损毁,宋元又在原地重修,但后来也被损坏。景云钟因悬于鼓内,其声不扬,就改用了明代化成年间所铸的大铁钟了。后来由于城市建设布局的改变,钟楼所在位置就偏离了城市的中心,在1582年(也就是建成的198年后)由当时的陕西巡抚主持,将钟楼迁移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悬挂于钟楼的钟

  最初悬挂的景云钟重六吨,是用25块铜模铸造而成。钟上铭文共18行,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撰写而成的,内容描述的是道教神秘玄妙和对钟的赞誉。1964年的世界名钟展览中,被选入世界名钟。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放的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就是这口景云钟的录音,现在这口钟被放置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现在钟楼内悬挂的这口钟是复制而成的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钟上有“皇国永固,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十六个吉祥的文字,今天的钟已不再用于指挥和报时。

藏于碑林博物馆的钟

迁移的神话传说

  钟楼一层北边有一副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鳖。说的是一个有关钟楼迁移的神话传说。

  传说明万历年间,关中地震,百姓死伤无数,当时的陕西巡抚一筹莫展。于是前往迎祥观求法,观内的道士对他说:“东迁半里,地动方可消除。”原来钟楼底下有一条暗河,河中有一条鳌鱼,每年三月十五吸沙吐浪,为非作歹,只有东移封住洞口,镇住鳌鱼才可以消除地动。于是巡抚就命五千工匠昼夜施工将钟楼整体迁移,并封住了洞口,终于消除了地动。

关于钟楼的小故事

  在陕西,关于钟楼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

  很久以前的一个冬天,天寒地冻,陕西人和河南人,山西人同被困在一个东马店。只剩下一个热炕头,三个人都想睡,争执不下,惹来众人围观。最后有个人出了个主意,比看各省的东西高低,哪个省的东西高,哪个省的人就睡热炕头。

  山西人抢先得意的说:“陕西有个五台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众人听了直咂舌。

  河南人不屑一顾的说:“河南有个白马寺,把天磨得咯吱吱”。大家议论纷纷,认为热炕头非河南人莫属。

  老陕人不慌不忙的说:“陕西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天里头”。在场的人全翻了白眼无话可说。老陕自然而然的睡上了热炕头。据说陕西从此就有了睡热炕的习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来自哪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