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与世界是如何被呈现出来?

人始终就是一个矛盾问题?

当我回顾历史发现,思想最终会成为发黄的纸页。因为理想型人格在特定限域内总是在存在论意义上进行生存,更确切上说是在思想上的自我解释,但是人很难改变自己的生命姿态,那种经过长期的曲折奋斗过的精神姿态,就是他最想接近的形象。————标题(博古林)


近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带来了一系列认识模式的改变,看起来只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但是根源来说,却是从物性客体的认识模型转向显示的认识模型,虽然在知识来说,任何的理论都无法摆脱一种框架下的种种设定,解释力量离不开一种模型,而且都希望创造一种模型来作为一种智力的表现。生命是什么?这样的表达方式都是如此地被限定在一种自觉的框架之中,首先我们向来就倾向于把这样的疑问指向某种事物的范围内,就算是在这样不确定的虚指过程(缺席性意义),还是想要找到一种确定性,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确定性不仅仅只是确定的某种事物,而可以是某种性质,其实这样的传统在亚里士多德哪里早已有了,就算是中国古人也是这样天然去使用的,只是我们并不是那么纠结对它进行严格的范畴划分罢了。

有一种无比确切的信念,早已在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彼此熟知的过程中,就逐步性的赋予了我们,那就是我们确实是并始终都是活在一种“是什么”的一种指向世界中,我们不仅仅只是在熟练着自己的身体,并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当自己足以能够做到一种系统性的协调之后,自然性的遗忘了曾经的这个过程,这只是对于人生来说是暂时性的缺席。但是我们总是如此地确定的认为,我们原本就是如此的。我们说,世界就是在指向性的显示中与自己联系起来,没有了指向,真的就是一种空无,只要有了指向,哪怕就是意识概念系统内的指向,都是需要在概念之间获得彼此自足的系统性。这个背后的意义就是避免意识自我的矛盾,逻辑的意义更多就是如此。

此外,我们在指向自己价值性的事物与对象之时,背后更加深源的是指向一种心理活动,不只是对物的确定,而是对心理上的自我确认。疑问的心理状态只是在有时候到来,疑问绝大部分只是一种确认的先行活动,然后进而做一番思索之后,不是在逻辑上能够得到确认,不让就是为了客体事物的确认,最终就归结到了心理上的确认。但是很多时候,疑问作为一种显示性的现象从意识中一闪而过,但是我们要知道心理上的确认对于一个人而言异乎寻常的重要,哪怕压根就不是指向当下的心理,那些潜藏的心理状态都可以在这样的一种自我暗示中得到自足。

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人会对世界与自我的物质性再作一番笛卡尔式的怀疑,哪怕是量子也是毋庸置疑的物质性,物理学家只是为了进一步确定性的限定它的性质做不懈的努力,而不是反对它。我们知道反对物性不是反对物质性,而是反对那种物性的认识论模型的那种传统罢了,所以我们从胡塞尔思想中找到了另一种传统,说是解释学,语言学还是现象学的都可以,绝对不是那种简单的反映论,纯粹的意义是避免任何先入为主的知识参与其中,而是更为自然的纯粹的显示出来,尤其是在符号性进入之前的那种纯粹的观看,我们不是在否定符号对于人类而已的意义,而是说人类太爱从原有的概念与价值性的符号来对所有现象作一种自以为是的种种判定,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样的判定与彻底的怀疑论一样来得不靠谱。

这样来看,我们就不适合用“是什么”的方式来进行下一步的发问,而是说,世界是如何源始性地显示出来,在未被人作出限定之前,如何更真实的显示出它的各种方式,这样我们就需要更多全面的显示方式来显示世界,在目前为止,我们远没有胡塞尔理解的更多。因为这个——人与世界一同被遮蔽在历史之中,我们回顾历史,诸个形象之中,哪一种形象可以称得上自己能够去仰望的?那些形象是如何地被编织成各种文化性亦或民族性的形象,世界就成为了人的世界,成为了历史的世界,成为了科学意义上可被分割的世界。但是世界可以更加纯粹的被呈现出来,以它无目的性的方式,以自己无目的性的某个时刻出现。这样的逻辑似乎最终被引向了诗性的世界,难道这样想法,还不是一个象牙塔的理想者自我的心理暗示?

胡塞尔绝对是一个天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学|人与世界是如何被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