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请各位同学理清一个概念,学习中的内耗≠内卷,下面就用一个例子验证下你是否有过混淆的错误理念,听题:
学生小A是2020级高一生,中考发挥失常,志愿报考偏差,进了一所自己并不满意也不能接受的学校。一年的学习过去了,不仅成绩没有提升,反而开始各种埋怨指责和推诿找理由。认为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内卷”,导致自己无法靠努力实现目标,是周围学生的没有成效的努力让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他还埋怨自己没有出生在一个好的城市,如果是出生在北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上不了自己想上的那种宽松又能学到东西的学校……
现在,同学们是否认同小A的观点?对此只需要问学生小A或者说自己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付出了什么努力没有达到你的理想?”
或许当下很多同学会有一些看法和观点跟学生小A很相似,但这里想说他们经历的并非是“内卷”,而是“内耗”!
简单来说,内耗就类似是抓住一点点小事,反复在大脑里折磨自己,比如说:
坏了,我今天给老师/领导发短信的时候用了个“你”,他会不会对我有意见?
这帮人为什么有什么事不跟我说?他们怎么在那热热闹闹聊的,我一来就冷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我已经被排挤了?
想问老师问题,又担心老师说自己笨;不去请教,自己又不会。犹豫再三,还是不知道是否应该去问老师
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明明知道答案,但却担心其他同学说自己爱炫耀,不知是否该举手回答
舍友总是让帮忙打早餐,内心觉得麻烦,但又不敢拒绝,担心舍友不高兴
写作文的时候,在头脑中思考好久都没办法下笔,总觉得自己的构思还不够完美
学期初制定了学习计划,还没开始执行,就因为同学的计划或环境的影响,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
我们常看到有些同学执行力很强,说干就干,从不拖泥带水,他们给人的印象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而相反,那些内耗的同学, 做事总是瞻前顾后、左思右想,预设各种可能,还没真正开始去做,就已经把自己“内耗”掉了。
可见,内耗会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和能力,让我们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会感觉很累。此外,对于中学生,内耗还有以下危害:
1.扰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2.导致焦虑、焦躁、抑郁等心理疾病。
3.心理问题转为生理问题。
4.不利于我们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
当然,“内耗”的这些情绪并不是纯粹的负面,你能意识到上述内容其实是一种对环境的识别,有危机感非常棒,因为你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实现你想要的。但如果你只能意识到而反复地去纠缠,却想不出解决方案的话,干脆就删掉吧。因为它只能够让你的注意力大幅下降,让你的自信心大幅下降,而对事实没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有任何好处。
应对策略
1 停止纠结,积极行动
曾经有位学生向杨绛先生请教,我怎么总是写不出好的作品。大文豪杨绛先生是这么回复的:年轻人,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多,做得少。所以行动力是解决自我内耗的关键。作为青少年,尤其是经常处于内耗状态的同学,应时常要提醒自己,行大于思,停止纠结,赶紧行动吧。
2 放过自己,接受不完美
世界本来就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物,不完美才是常态。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事物的不完美,并且认识到正视这些不完美,才能让我们不断朝着完美的方向进发。
3.改变归因,提升自信
察觉自己的归因风格,改变习惯的内归因以及消极的态度,尝试从外界寻找问题的解释,告诉自己,对于不可控的外界,无需太在意。当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考虑一下也许是外界的原因,同时,表扬和肯定自己的勇敢地尝试。
4 及时倾诉,寻求支持
当遇到比较麻烦,考虑不清楚的问题时,不要一直沉浸在自己无止境的思考当中,不妨跟身边可信任的人倾述。哪怕只是简单的说出来,也可以减少内耗。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建议和指导,那问题就可以更快解决了。
5 分解目标,走出第一步
想把事情完全考虑清楚再做事,那就可能晚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内耗到枯竭。所以哪怕我们不能很完整、全面地将要做的事情想清楚,但是确定方向没问题,就可以走出第一步了,毕竟万事开头难,走了第一步,你就会发现下面的每一步都变得那么自然。比如不知道是否要举手回答问题,那就先把手举起来;不知道是否该向老师请教,那就先去老师的办公室;想要跟同学提意见,那就先找同学,说自己有事向跟他说……
6 运动放松,抽离出来
内耗的大脑高速运转,反复地思考、幻想、批判着事物的各种可能,让人陷入一种内在的精神痛苦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运动或放松,让自己从这种状态中抽离出来,比如告诉自己“不想了,先去跑个步”,当你大汗淋淋地跑完步回来时,你感觉身体得到了放松,心情也变得愉悦,对自己刚才纠结的问题也不那么在意了。
行动,永远是改善精神内耗的最佳方法。越是恐慌越是怕,越是拖着不行动,精神内耗的漩涡就越滚越大,所以,做决定后就别再思考太多,只专注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