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变形记》教后记

吸取了以往上公开课不试讲的教训,在正式讲之前,我找了两个班磨课。

好事多磨,第一回试讲在半个月之前,我想的是我们学校的孩子理解能力、识字量都薄弱,我选择了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试讲,我明确了删掉编故事的环节。在问小猪怎样变身这个问题之前,我没有做铺垫,我如果让学生联想到长颈鹿、斑马等动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再去猜猜小猪会怎么给自己化妆时就会变得容易。所以学生的思路并没有打开。

绘本还是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上次试讲完,我就病了,没正讲成,昨天接到通知,要去送课,这回我找了我校的二年级学生试讲。这个班的孩子除了站起来读小猪说的话有些磕巴,其余的一点也不弱。

到生源比我校好的j校正讲,学生上课的状态就更好了,上课前我问孩子们读过哪些绘本,我一连问了十五个左右的孩子,他们说的绘本不重样,都在同一座城市,只不过我校位置稍稍偏了一些,学生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我在同样的我校二年级学生面前,问他们是否读过绘本没有,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绘本,更不提说出任何一本绘本的名字了。

或许是阅读的滋养,这个班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当我问小猪怎样做能变成其他动物时,十几个孩子都在举手。

回到学校,同事问我,上得如何,我说就那样吧,的确,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不满意。

我有自己的长处,比如教学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学生极容易带入故事情境中,但是存在的问题却很致命。

或许我太关注这堂课是否能上成功,我的注意力放错了方向,我会留意自己的语气是否有感情,自己的状态是否良好,却很少去关注学生的状态,如果这节课能在很多学生脸上捕捉到笑意,能看到大半时间都在沉默的孩子也高高举起了小手,那才是成功的。

同样是送课,那回来我校送课的一位老师,她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兴趣极其的浓厚,我们并不看老师如何多会“表演”。

我的这堂课,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我带起来了吗?我不能很肯定回答这个问题。

再就是教学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教学的最后环节,我让学生去试讲故事,从他们的表达中,我发现学生对小猪的变形的顺序在脑海中是混乱的,在叫孩子上来讲之前,我可以借助图画,带着学生再梳理一下,小猪先后变了哪几次形,学生再去讲故事时,就会容易得多,没有给学生的顺利讲故事做好铺垫。

不要说学生,小猪的先后变形,我都是模糊的,这和我备课不到位有关,在正讲的当天早上我起得也很早,把ppt修改了,教案看看合适不,对教案内容就没有时间烂熟于心的时间了,对时间的利用如果不合理,就会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后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猪变形记》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