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吴文才

先从一篇高三模拟考试中的作文题目开始: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要看他将时间花费在哪里;社会上任何事情,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日渐明白它的意义。世事纷纭,到了尽头,只有时间不会说谎。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首先,是审题。关键词是人,由时间联想到人生;是社会事务,由时间联想到历史上的人与事以及现实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时间不会说谎,由此可以推得:时间被拟人化,具有客观公正性;从哲学上来看,它的客观性缘于永恒性,在时间轴上,任何高傲自大者必须却步低头。综合起来,就是时间对人和事的评判具有无可怀疑的客观性。这样,从时间的客观性来观察评论历史与现实的人事就是本文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选题、立意,瞄准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则是必须遵循的规则。

接下来,以笔者所做的范文《时间——人类文明的慧眼》为例来说明行文写作的方法和要求。

一、论述说理之前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说理思路。

因为,我们是在向人家讲理,讲理之前,自己要有一个基本的思路也是常识;至于如何说服别人,这是语言能力和技巧问题;如果在考场上作文,还要考虑让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看懂、信服,就更需要一个清晰的论说思路了。

本文的重心肯定是论说时间的,不要在论说过程中偏向其它事物上去。时间为什么能以其“慧眼”评判“文明”?第一,时间因其永恒性而具有无可替代的客观性,应当在时间跨度和历史检验的角度说理;第二,时间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为人类积累了源于文化传统的价值评判的标准,它不是简单的延长,这是论述的另一关键点。既然这样,文章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的本论部分)的说理思路就有数了。

那么,文章开头的内容(提出问题的引论部分)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提出问题,引发对文明的思考及思考的必要性,这是文章的产生和存在“现实基础”;其二,是提出中心论点,并对论点进行解释的同时也界定好说理的范畴或框架,任何问题的分析和观点的阐析都是有范围的,如同数学函数的定义域,只有在域内函数的变化之理才会有意义。那么,结尾的内容(解决问题的结论部分)应当在主题分析过程水到渠成之后对开头提出的问题作出应答,明确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或设想,同时,进一步结合现实深化、提升中心论点。

议论文主要体现作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作思路上,要为这一能力顺畅发挥铺平道路——即使尚不能铺平,也保证是通的,在写作行文过程中,还会有新的灵感和思路出现,只要是通途,自会入佳境。

二、行文论证,盯住观点,不离主线,且行且思,理通情方至,不因情蚀理,不以文害义。

1.引论部分示例及分析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流传已久的歌词连同它的曲调,曾在人流如织,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文明气息的街市上回响过。这是一种渴望,一种与人生和社会永远相伴的渴望。

渴望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质的认识来成为富有智慧的生活主人,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个人的所思、所言、所做构成了一生的忙碌与创造;千万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所思、所言、所做跨越时空地汇合着且不绝于史,便呈现了一幅由个人到家国,由历史到现实的文明画卷。那么,谁是这幅画卷高低优劣与得失的最终裁判者呢?我认为,是时间,时间是人类文明的慧眼。因为,时间不仅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时限,也超越了历史的局限而具有永恒性;因其具有永恒性,故有不可代替的客观性。面对人人事事而求其终极标准,唯有时间不会说谎,独具慧眼而穿越千古与人心,沉淀、提取、称量着世事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也使文明不断优化。”

第一段用歌词引出话题和问题,现代文明的街市和回荡的歌曲这一富有现场感的情境中,提示读者,认识人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已成为一种渴望——强调其重要性以突出问题意识。由此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

对论点的解释首先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曰文明;二曰(时间的)慧眼。对文明的解释,与后文说理要一致:由个人到民族的所思、所想、所做,其中包括了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创造等;对慧眼的解释,则是根据提示语“到尽头,只有时间不会说谎”将其意义界定在永恒性和客观性上。这样,“时间是人类文明的慧眼”这一中心论点,就会前有明确的依据;后可清晰地展开了(见原文)。

2.本论部分示例及分析

“在文明史上,被世人知晓的人和事,大凡已留下了时间检验的痕迹,时间的永恒性和客观性由此可得到一定的证明。春秋时期的孔夫子,处于一个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中,他却集理想、责任和意志于一身。并且,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然而,按当时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他本人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官不长就丢官;周游列国14年推销他的学说,无一见用;回国后授徒教学,出将入相者是学生;一部《论语》他却述而不作。然而,时间,是时间,却赋予了他在中华文明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一过程,已用去了2000余年。今天,他的思想依旧在世界、人心中回响,且不断地发出最强音以明仁心善道;时间的慧眼里,映射出人性温暖的光辉,这辉光略过当下而至永恒。

而说起当下,由于缺少了历史的时间跨度,对文明的评判是否就可以“任性”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方面,过往的时间和历史为我们积淀并提供了客观的价值标准和思考的智慧;另一方面,时间给予我们的生命历程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见仁见智的资本。就以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事例来做一个简要分析吧。比如,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推动文明进步的前提下,对一些负面影响的态度问题。少数企业和网站为了点击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负面的、不健康信息进行大事渲染,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及相应的加工技术无所不用其极,只求热上去,火起来。其结果常常是,阴暗的角落里偶现的一点点污浊、腥臭瞬间就蔓延、弥散至全社会。抱怨、恐慌等负面情绪一次次地被点燃。将这一现象放在永恒的时间轴上来看,它是暂时的;从时间与历史赋予我们的人性与社会价值标准来判断,它是文明长河里正在被冲走的垃圾。相信在遥远的将来,时间的慧眼在回眸今天时,被历史记忆的,一定是当下生命最高贵的精神和他们的文明创造。”

这是对中心论点进行集中论证部分,即说明时间为什么是人类文明的慧眼。

首先,是确定说理的维度。这里是古代和现代两个维度。为了使读者明了,两段段首都有提示,分别是“在文明史上,大凡被知晓的人和事”和“而说起当下”。这样,从时间上可将文明包举其中了。

其二,是对论据的选择。古代选择的是孔子,原因是,时间跨度大,2000余年;从当时到后世命运变化大;切合了文明及文明史,影响大。现代选择的是信息社会负面例子。这是当代文明建构不可绕开的事实,有时代感。两个论据,一古一今,一正一反,一为个人一为社会。这样,论述依据的素材就选好了。

其三,使用论据进行论证,说理。这里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第一是叙述的重点,一定要围绕是由于时间的评判,才给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带来了变化,或将会带来变化。介绍论据时要把握好你要论证的重点,拿捏好详略、轻重的分寸。如关于第一段中孔子这个事例,先介绍社会背景,突出他的意志和责任,以及终其一生的执着后,重点梳理出他在当时的“无我”之获,为后文分析时间给予他丰厚的回馈作铺垫;第二段利用信息技术牟利的事例,重点概述负面的做法、目的和产生的后果,为后文分析时间的评判提供关键依据。与论证重点无关的事实不应多余出来,会影响透彻地说理,甚至分散注意力,产生歧义。

第二是论据的引出和分析,其实都是在围绕论点进行着说理。引出论据的语言,不是虚设,而是交代清楚本段或本部分论述的重点,将读者丝丝入扣地引入到对理的认知当中。而对论据进行分析,是论证的关键,通过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是常用的,必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不仅使具体的事和抽象的理相结合,令人信服;而且在分析中,提升对问题和中心论点的认识。如第一段从“然而,时间,是时间”开始,对论据进行集中分析,突出2000余年所确立的孔子的思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意义和地位,与“慧眼”相印证;第二段从“将这一现象放在永恒的时间轴上来看”开始,从时间的永恒性和它在历史进程中所积淀的经验和价值标准来分析,“慧眼”不仅具有永恒性、客观性,而且具有公正的价值评判标准,这正是文明慧眼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时间不会说谎”的有力诠释。

3.结论部分示例和分析

“通过以上思考,我们应当觉悟到:其实,观察社会的慧眼,我们早已拥有,不需外借,这双慧眼就是时间。当人把世界塑造得连自己都看不明白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对文明必须反思的时候。反思之际,让我们对时间充满敬畏吧:它不仅是我们人生和文明史的建构者,也是终极价值的裁判者;我们的所思、所言、所做必须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没有什么比它更客观、永恒。”

这一部分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之后说明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围绕中心论点的“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后回答“怎么样”的关键内容。这是作者的思想观点的最终体现。这一段,先呼应开头“借慧眼”的渴望,说明慧眼已属于每个人,那么,应当“怎么样”呢?从“反思之际”到本段的结尾,就是作者的态度,紧扣“时间”,面对“文明”,表明思想和主张,利落收束全文。

三、哲理性、思辨性和结构性是论证说理的关键要素。

     这三个要素对于写好议论文,提高议论说理的水准,是至关重要的。哲理性体现出一个人的思考力;思辨性则保证说理的客观公正,只有客观公正,才会发挥理性的力量;结构性是对说理的维度、框架及内在逻辑的要求,它是文章的形骸血肉,形全而神聚,理自昭然。

现从本文中摘取几例来说明。

“渴望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质的认识来成为富有智慧的生活主人,从而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个人的所思、所言、所做构成了一生的忙碌与创造;千万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所思、所言、所做跨越时空地汇合着且不绝于史,便呈现了一幅由个人到家国,由历史到现实的文明画卷。”

这里,首先从人生的普遍价值追求“成功与幸福”反思实现这一目的的条件,就是成为生活的主人;而成为生活主人,应当对人生和社会具有本质规律性的认识。这是从人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这一哲学原理进行阐述的。而对文明的文学性诠释,骨子里是严格把握文明的基本维度和发展规律的:从个人到民族的创造,这“所思、所言、所做”看似随意,实质已包括了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等维度,而“跨越时空地汇合”正是文明史发展的规律,这同样体现出对历史与文明的哲思。此外,对时间永恒性、客观性和历史积淀出人类文明的价值标准等方面的阐述,都说明哲理性在论说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推动文明进步的前提下,对一些负面影响的态度问题……

少数企业和网站为了点击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将负面的、不健康信息进行大事渲染……

将这一现象放在永恒的时间轴上来看,它是暂时的……

相信在遥远的将来,时间的慧眼在回眸今天时,被历史记忆的,一定是当下生命最高贵的精神和他们的文明创造。

以上表达均体现说理过程中的思辨性。其中,对信息技术,首肯其对文明的积极推动作用,再去讨论其负面影响;不良网站用“少数”来限定,毕竟主流是好的;负面影响相对于“永恒的时间轴”是“短暂的”,虽然对现实来说不会很快消失;站在“遥远的将来”看今天,一定是遥远悠久的历史,评判时,“生命高贵的精神和他们的文明创造”自然成为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使说理更客观、灵活、有力。

在结构性上,如本论部分,按照从古到今,从个人到社会,从正面到反面这样的维度来论说,就会更加严密且有代表性;再如引论和结论部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论点和深化提升对论点的认识等方面的呼应,设计之时,都考虑到结构性的原则。

要使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将哲理性、思辨性和结构性灵活地体现和运用到位,必须有大语文意识,将哲学、历史等课程的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同时,阅读经典,深入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仅以一篇范文为例,探讨中学生写好规范议论文的方法。当然,议论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绝不在一篇一说之间。但是,教学实践和议论文写作的学情告诉我们,先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规范和方法,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事半功倍的教学策略。

                                                                                                    (本文发表于《中华活页》2016第六期)

:3k3�{��KZ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中学生如何写好一篇规范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