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勋-李延年》和《长津湖》体现出我军的战术战略高度

最近《功勋》这个电视剧挺火的,电视剧分为八个单元,用不同的叙事风格,分别讲述了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这八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物故事。

第一个单元,讲的是李延年的故事。

ps:以下的篇幅为了阐述观点,会有点剧透,没看过《能文能武李延年》这个单元但介意剧透的娃可以不用看下面。

pps:《长津湖》电影我是没看过的,所以不会介绍太多电影的东西。但是长津湖战役我是早有耳闻的,这场战役的惨烈至今让人为之动容。

战术

李延年,1928年11月生,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战等大小战斗二十多次,立过特等功1次,三等功若干次。

这个单元讲的就是他获特等功的这次争夺抗美援朝战场的346.6高地的战斗,也是他最辉煌的一次战斗。

不过我不准备讲整个过程,有兴趣的可以看电视,半天就可以看完这个单元的电视剧了,才6集。我准备讲讲里面涉及的战术。

有不少人觉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能打赢,就是靠“人海战术”,用士兵们的生命给堆出来的。那可是蓝星第一的国家的军队,一堆坦克飞机大炮重武器,土八路能打赢,靠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

落后农业国vs蓝星第一工业国,怎么看都赢不了,如果能赢,那一定是靠人命堆出来的。

那我们来看看战争双方兵力以及伤亡数。

参展方兵力,中朝135万,联合国军120万。

伤亡情况,中朝伤亡63万,联合国军57万。

中朝参战兵力略微多一点,多12.5%。

中朝伤亡也略微多一点,多10.5%。

参战兵力和伤亡是都多了一点,但并不是很夸张,在13%以内。

如果考虑到双方装备的巨大差距,这个战果,中朝可以说是完胜了。

在13%以内的伤亡差距,你管这叫“堆人命”?

那种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的差距,才叫堆人命好不好。

你知道一个手拿一挺马克沁机枪的士兵能突突多少个手持日式三八大盖的士兵吗?

一挺马克沁机枪每分钟理论上能发600颗子弹,按少的来算,四五百发子弹,放一排机枪,你觉得多少人命可以填的?

一战中,在索姆河战役,德军首次把马克沁机枪大规模投入战斗中,200挺机枪一片扫射,英军当天死亡近6万人,战场简直成了绞肉机。每分钟几万发子弹射向英军,英军尸体堆成一排排,杀得德军都不忍心,喊着让英军别冲过来送死了。

之后马克沁机枪名声大噪,成为一战中杀伤力最强的枪械,整整一代人丧命于机枪下。

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了人海战术的失效。在密集的火力突突突面前,兵力投入越多,损失越惨重。

机枪的出现,甚至终结了冷兵器时代强大的骑兵战术。

机枪的发明还不是最厉害的,后面发明了大口径火炮等玩意,杀伤半径几十米起步,上来就是群伤。

所以说志愿军靠人海战术赢的这一说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战果中,都是说不通的。

实际上,志愿军在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之后,发展出来的战术相当丰富并且实用。

志愿军装备弱成渣,因此都尽量避免跟美军直接火力正面交锋,而是用精湛的战术来弥补装备的差距。

志愿军最喜欢的一招,就是夜袭。争夺346.6高地的过程,也是在黑暗中进行的。

在黑夜的掩护下,志愿军的行踪不容易被发现。如果在白天行动,很容易被侦察机发现行踪。

美军是有飞机大炮等火力优势,但是在夜间,志愿军出其不意的突袭美军阵地,飞机是不敢随便扔炸弹的,大炮是不敢随便开火的,免得误伤了己方。

夜袭越靠近敌军,我军就越安全,敌军的飞机大炮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夜战中,我军攻其不备,敌人往往最后才发现,被打个措手不及。

另外,美军的优势之一,是靠火力的远程攻击,大炮机枪手榴弹轮番上。

论近战,美军是拼不过我军的,因为没有了武器上的大幅度优势。

夜袭,成功的把远程战斗变成了近战战斗,把美军用重武器的优势,变成了只能靠轻武器跟我军轻步兵对抗,大大增强了我军的优势。

这种夜袭战术十分有效,据志愿军统计,1个营夜袭美军阵地,我军后面伤30人,但是白天和美军对战,在飞机和大炮的火力压制之下,我军伤亡达到了300人。至少10倍以上的差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志愿军的五次战役都是在夜间发起的,上甘岭战役,和抗美援朝收官之战金城战役的胜利,也是靠的夜袭。

其次就是训练有素的战斗组织过程。

在争夺346.6高地之前,三营营长会给七、八、九连布置任务和分工,明确好哪个连打主攻,哪个连打辅助,然后还会分爆破组,排雷组,火力支援组等等。

我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明了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就是,三人形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成立一个步兵班,三个步兵班形成一个战斗群,这些人都呈三角形作战,组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进攻,支援,掩护,三三制形成有效的配合,能够让部队战斗力发挥更大。

这种战术能够覆盖更大范围的战线,形成较大的攻击范围,一个27人的战斗群展开后,就能够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并且,战斗小组成员之间的最小距离,原则上一般要满足一发炮弹不能报销掉一个战斗小组,一般为20米左右。

这样的做法可以在敌军密集火力压制过来的时候,尽量减少我军伤亡。

并且三人就能形成最小的战斗单元,当有小组成员牺牲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跟其它战友重新形成三三制的最小战斗单元。

三三制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庞国兴同志和另外两名战士,在与大部队失联的情况下,硬是拔掉了印军的两个炮兵阵地,缴获火炮7门,以及推土机,汽车等战利品。

这种战术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并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中。

李延年在进入被敌军炮火覆盖的300米开阔地的时候,对三三制进行调整,让所有人通过炮坑隐蔽,并且每个人之间的距离大于3米,稀释了炮火的杀伤程度,之后顺利的通过了封锁线。

再次就是发挥己方优势,先把敌军重要的火力、人员和设施给打掉。

在高地上抵御美军发起的攻击时,我军伤亡惨重,李延年为了尽快打退敌人的这波进攻,把射击水平最好的三个人组成了狙击小组,用来打击三类目标:1.敌人的狙击兵,2.拿着步话机和炮手联络的指挥官,3.敌人的重机枪,火箭筒手,火炮炮手。

三类目标,每个命中目标的狙击手,都狠狠的打在了敌人的要害之处,把三类目标干掉之后,我军很快就转危为安,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这个也充分说明了李延年会用脑子打仗,能抓中重点,事半功倍,而不是一味的喊打喊杀。

还有个,先把敌军重要设施打掉的例子,就是张排长去炸弹药库。

防守高地过程中,敌人整个战斗发动了六七次的进攻,打到后面,高地上的树都给炸没了,连茅草都烧光了。

我军打得筋疲力尽,人员伤亡惨重,本来枪支弹药就不够,到后面甚至差点都要抱着最后一颗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但是美军还在不断的运送弹药过来,再这样下去,李延年他们再厉害,也会被敌军的火力给团灭。

这个时候,张排长发挥了大无畏的精神,一个人乔装打扮混进了敌军,把整个弹药库给炸了,为李延年防守高地,以及削弱敌军实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电视里面还充分利用了交通壕,反坦克壕等战术,整个电视剧里也还有不少的技术细节,这里也不过多介绍了。

当然《李延年》里面,因为只是展现如何抢占346.6高地的,我军很多厉害的战术并没能在这次战斗里施展出来。

我军比较常用的战术,是类似于长津湖战役中的“迂回穿插、包围歼击”的战术。我垃圾装备的10万兵是打不赢你有神装的10万兵,但是我通过迂回绕路穿插,把你的10万兵切割成几段几万的,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我就有更大的胜算。

这些战役说明了一个道理:我军打仗,靠的是脑子,以及钢铁般的意志,才有跟蓝星第一的国家的军队扳手腕的实力,让他们平心静气、老老实实的回到谈判桌前跟我军进行谈判,并不是靠人海战术。

战术执行难度

志愿军用相当漂亮的夜袭等战术,把美军几乎是碾压级别的装备实力,硬生生给拉低了不止一个档次。让美军的飞机大炮重武器的威力,使不出来,只是徒劳的浪费军火。

但战术的再完美,也是战术层面。

你志愿军能用的战术,我美军不也可以用?

你能夜袭,我美军就不能夜袭了?

你能炸我弹药库,我就不能炸你弹药库?

理论上,也是可以的。但是实际很难。

夜袭和迂回穿插等战术,有个要求,就是要隐蔽性要好,埋伏要做好。

你让一群士兵夜袭,踩到地雷了怎么办?士兵要不要进行自救或者让队友救?

你用树叶树枝遮挡做埋伏,敌人看到一堆树叶树枝覆盖,怀疑可能有埋伏,往树叶突突突一波扫射,你要不要跳起来跑开?

别人往你埋伏范围扔燃烧弹,你要不要逃离埋伏点?

你一跑,敌人发现埋伏点,让整个夜袭部队暴露在敌人炮火之下,导致整个埋伏部队全军覆没怎么办?

如果你组织的夜袭只是为了完成某个战略目标,比如摧毁通信设施,夜袭成功了,后面的主力部队才能发动一波进攻,夜袭不成功,全部计划都被打乱了你怎么办?

战术再好,也是要人执行的。

美军你敢不敢冒着牺牲的危险,去达成这些战略目标?

可是,志愿军是敢牺牲的,而且很多是主动做出牺牲的。

电视剧里,队伍在返回路途,李源不小心踩到了一颗地雷,本来李延年想给他排雷,结果因为敌军巡逻队在巡逻,李延年只能找一些穿衣服的假人先把李源隐蔽起来,然后队伍先暂时回去执行其它任务,等到大部队发起攻击的时候再来救李源。

结果巡逻队看到有假人的那个地方,怀疑可能有埋伏,然后机枪一通扫射,发现没动静才停止射击。

李源其实中了枪,伤口留着鲜血。但是他怕暴露目标,打乱后面我军的进攻计划,硬是忍着伤痛没吱一声。

到后面有战友来问他有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他也怕战友的救援暴露了目标,说自己没有受伤。

最后部队全部作战计划顺利完成,拿下了高地。

但李源却因流血过多,牺牲了。

这种为了隐蔽性,不暴露目标,不打乱部队作战计划,不让自己战友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还有很多。

最近大火的《长津湖》,里面志愿军也是为了迂回穿插、分割并围歼敌人兵力的战略目的,不暴露目标,一动不动,最后形成了冰雕连。

志愿军为什么能有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这要从我党建军说起。

解读“三湾改编”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但是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很快失败了。

队伍失败后转移到井冈山,由于敌军的围追堵截,部队遇到了极大困难,指挥员牺牲,人员伤亡增加,并且加上疟疾,病员增多,并且有些指挥员还有打骂士兵的旧军阀习气,因此很多人中途也跑掉了

这样一只残破不堪的队伍,由之前的5000多人减员为不到1000人。

眼看队伍就要溃散了,毛泽东通过思考得出了结论,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第一,整编部队,把原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

第二,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第三,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第一条挺好理解的,人员减少了嘛,自然就要缩编了。

第三条也好理解的,官兵平等嘛,你老是打骂士兵,士兵也是人,不跑了才怪了。现在好了,士官没有特权了,官兵都要遵守“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了。

第二条就很费解了,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有什么用?我先解释一下。

我党的党支部,原先是建在团上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党员,有党性,有组织,有纪律,不会轻易逃跑,因此团,连一级以上的干部问题都不太大,政治觉悟也高。

但是基层士兵就不是了,基本没什么政治觉悟,大家都是出来混工资当兵的,在哪里当兵不一样?

建立党支部,需要三名以上党员。

把党支部建在连上,那么连上就有更多党员。

党员有什么用?起模范带头作用!起领导监督作用!

建在连上,连的党性就更强了,对下面的基层士兵的监督和模范作用也更强了。

党性更强又有什么作用?

因为我党有建立一条规矩,遇敌冲锋,党员干部先上。

在战场上,有险情,党员先上,这就是党性。

你在一个有一群争先给你扛风险、为你打掩护、遇敌先冲上去的党员战友的连部,你感不感动?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连部很优秀,很值得为之付出,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党很伟大?

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就能让党的领导直达基层,了解更多基层士兵的动态,能够让连部更有凝聚力,不至于遇到点困难就溃散。

这就是党的绝对领导。

好了,那为什么不把党支部建在营,建在排,建在班?

因为要考虑人数和稳定性的问题。

我党的建制是这样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

一个班大概10名战士。

一个排由3个班组成,总人数30人。

一个连由3个排组成,加上连长、指导员、副连长等干部,有些连还有炊事班,总人数大概120人左右

一个营有4个连左右,总人数大概500人

一个团有3个营,总人数1500人。

一个旅7000人左右,一个师10000人,一个军几万人到几十万人不等。

英国人类学家邓巴提出过一个150定律:

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这个意思是说,你比较稳定的社交群人数(也叫内部圈子)一般就控制在150左右,再多的话,你的智力hold不住了。

你可以把你的社交人群扩展更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无效社交,或者极浅的社交,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里的内部圈子在理论中定义为“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

回想一下,你的好友列表里面,跟你一年内有联系的人,是不是一般不超过150这个数?

就是说,超过150人的话,其中的很多人跟你是没什么联系的,基本很少打交道的。

一个营有500人,如果把党支部建在营上,党支部跟士兵的联系,150人就达到上限了,剩下350人,你是很难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动态的。

党支部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所有士兵的思想动态,反馈给上级,并且组织更好的思想工作传达给所有人,从而让党的领导能深入到基层。

因此一个营太大了。

那为什么班、排又太小了呢。

因为那个时候战斗中士兵党员牺牲较多,班、排太小的话,会导致党支部组织结构不稳定,老是换人。

当然毛泽东那时是不知道这个150定律的,当时也没有提出来这个定律。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出来建在连上是最合适的,效率是最高的。

总之自从三湾改编之后,我军就开始焕发强大生命力。

李延年就是七连的指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主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

在小安东为了自己的心上人二妞逃跑被大伙捆在树上的时候,他问了战士们几个问题。

“二妞是不是个好姑娘?”,“是!”

“你们的老婆是不是好姑娘?”,“是!”

“你们想不想亲人?”,“想!”

“你们为什么不回家?”,“保家卫国!”

“小安东,如果美国的飞机炸的是你的家乡,二妞还能保得住吗?”

李延年讲了一番话,感动了小安东,小安东重新回到战场上英勇杀敌。

战略比战术更高级

自从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之后,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基层士兵们知道了我党建立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建的,是为了谁而建的。从而大家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打仗,如果不打,我们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党的生命线,脱离了政治的军事是非常危险的。

历朝历代,发动了不少的农民起义,很多失败了,有些起义成功了,但是当上皇帝之后就腐朽堕落了,很快就被推翻赶下台。

近代,也有一堆的军阀势力崛起,不断内耗,士兵们是以混口饭吃的想法加入的,这样的军队,遇到强大一点的对手,就会一哄而散。

而在三湾改编之前,我党的军队基层,也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打仗,跟旧军阀毫无分别。

这样的军队就是军事脱离于政治存在的军队,即使有再好的战术,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来。

而有了三湾改编之后的军队,有了思想政治工作之后的军队,大家都知道了,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我党的政治,则是为全体劳苦大众和整个国家服务的。

这就是为什么长津湖那么多士兵,宁愿被冻成冰雕,也不愿暴露自己,因为暴露了,可能会连累一大批好战友,并且会把整个作战计划给打乱。

这就是为什么张排长,即使没人许诺给他高官厚禄,他也要豁出自己的性命去炸掉美军的弹药库,因为他知道,这样能让李延年守住高地,为谈判桌上拿到筹码。

这就是为什么我军的埋伏战,夜袭战,能够执行得较好,因为有一群为了战略目标敢于舍身的同志。

战术再好,也只是术上解决了怎么打的问题。

战略好,才能让战士们知道为什么而打。

战略,才是更高级的层次。

我军的战术自然是很高明的,但是战略,才是根本上决定抗美援朝命运的要素。

包括国家为什么要打抗美援朝。

包括士兵为什么要打抗美援朝。

要不然,不会有长津湖,346.6高地等战术精彩,但是又可歌可泣的战斗。

如果不是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高度,抗美援朝这场战斗甚至都不会发生。

虽然中国已经几十年没打仗了,但是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到位的,并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可有可无的东西。

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一遇到天灾人祸,解放军都会出动救灾,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保全人民财产安全呢?

而你说美军能不能做到志愿军那样的战术执行呢?

美军都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本质上其实跟以前的旧军阀有什么区别呢?

我即使把战术告诉你,你也不一定执行到位。

就如同疫情控制一样,给作业你也不一定能抄得过来。

尾声

《功勋》第一单元李延年篇,这种思想政治工作的呈现,在影视里面还是很少遇到的,因为都不喜欢这种说教的东西。

但是的确是很重要,能被称为我党生命线的,那都是经历过历史上重大的生死考验,改变我党命运,从根上区别于其它政党的重要因素。

最后,送一句毛主席的话给大家:

“革命单搞军事不行,如不建立根据地,跟群众没有密切联系,不建立正确的党,没有正确的统战工作,单有军队,单会打仗是不行的。打仗没有什么巧妙,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得赢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集中五个指头割他一个指头。割掉一个,他就少一个,事物是可以分割的,以后有机会又可以割一个,又少一个,只剩八个了,然后有机会再割一个,总之要割掉。所谓割掉指头,就是把敌人搞过来,除打死打伤之外,把官兵、枪枝、弹药都夺取过来,这就叫打得赢就打。那么打不赢呢?就走,走得远一点,使敌人不知你到哪里去了。

重要的是政治、根据地、人民群众、党、统战工作,只有会做政治工作的人才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跟资产阶级军队不同,它是人民的军队。”

原文:从《功勋-李延年》和《长津湖》体现出我军的战术战略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功勋-李延年》和《长津湖》体现出我军的战术战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