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控制“情绪”更重要的是:查明真相,解决问题

01 我们对于情绪是否存在误解?

不同的事件、情境及心理感受都会触发一定的情绪,情绪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也就是说情绪带给我们的状态并非都是恶劣的,可情绪高涨这种词汇如今却很少被人提及,而只要一提到情绪,必然联想到情绪失控、情绪低落。

是时候换情绪一个清白了,正名完毕后,文章视角还是按照我们的常规理解来解读:情绪如同一个叛逆期的孩子,他会任性地阻碍我们发展、成长。

而陪伴情绪成长,也是一种不错的处理方式,但请注意,你的情绪纯属“私人物品”,只能关起门来调教,别让他出去乱跑,否则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当情绪涌来时,一定是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出现了什么状况,既然事出有因,就试着让自己尽可能选择“查明真相”,而不要轻易去找外人吐露心声。


02 缓解情绪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而不是处理情绪本身

很多人会把倾诉的行为当作习惯来“培养”,但凡遇到点问题,就去求助、去倾诉,这样做的弊端在哪里?

● 你向别人求助时,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无意识地论证自己有多正确,而这样一来别人接收到的信息不够尊重客观事实,并且由于对方还伴有“朋友”这一层身份,跟着你站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 你的朋友够客观,但由于你情绪的失控,对方很难客观公正地指出你的问题所在。

● 你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清楚,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当别人对你倾诉的一切表示不理解时,情绪只会更加不受控、肆意妄为。

● 习惯性地向别人倾诉,很容易使自己弱化掉自身独立思考的本领,有问题就去问别人,那么你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学会独立思考?若是连自己的事都不去思考,那今后谁来为你的人生买单?

综上,你会发现遇到事就去找别人,不是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你只是在逃避问题,你能解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让自己的情绪找到了出口。

如此看来你的倾诉行为,只是给情绪暂时找了个驿站,而事件的根本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换句话说,如果向朋友倾诉就能解决问题,那么就不存心理学这门学科了,更加不会出现心理咨询这种职业了。


03 倾诉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情绪的触发要么是内因,要么是外因。

内因是我们自己可以平复的,只要认清本质,对自己在事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进行回顾、提问、反思,最终定能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加以改进,此时你的情绪便能得到平复;

外因则是我们无法参与过程的一种导向,如果是别人的错误导致你情绪失控,那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让自己认识到“自身无法参与的事情就不要过度较真”,否则若是长时间背负别人所带给你的伤害,这份情绪会使你产生新的心理问题。自责、抱怨、委屈、报复甚至是崩溃。

因此想要平复情绪,请回头追溯情绪的来源,而不是为情绪本身寻找出口。什么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找上你的,一定是某些事件导致情绪的触发,那么把事件的根源找到即可,不必在“情绪”二字上下功夫,否则只是南辕北辙,下一次依旧如此。


04 缓解情绪只是一方面,情绪的起因更重要

当我们了解到是事件、情境触发了情绪时,便不会再像以往一样去处理情绪了,而是需要分析事件、解决问题,当问题得到解决时,情绪自然就退场了。

很多人都会告诉我们情绪处理不好会导致哪些心理问题,可是没有人关心你的情绪究竟是怎么来的。

而当我们遵照各类指向性开导去对号入座时,我们为了给情绪找个出口,我们会找人聊天、会出去旅行散心、跟公司请假等等,是的,我们做了很多我们自认为能缓解情绪的事情。

当你做了一系列尝试之后,也许那一刻你的情绪确实得到缓解了,但请诚实地问自己一句:引发情绪的事件得到解决了没有?下一次如果发生同样的事会不会再次导致你情绪失控?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你完全搞错方向了。

情绪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安置的确至关重要,但只去掌控情绪本身未免有点说不过去哦。情绪不是独立存在的,用种种方式方法去遣散情绪,那么我们只是在操控“情绪”。

可若是和“情绪”好好相处,他一定会告诉你情绪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05 小结

● 情绪只是不同情景、事件所导致的某种状态而已。情绪本身有好有坏,哪有“只有坏情绪”这种事。

● 人有情绪只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分解读情绪带来的影响。

● 有时候情绪只是“私人物品”,没必要带它出去招摇过市。

● 当人们被消极情绪包围时,很难看到情绪背后的真相。

● 造成情绪低落的原因往往比情绪本身更加值得深思,记得要把根源挖掘出来。

● 若引发情绪失控的根源没有找到,再怎么为情绪找出口,也无法解决最本质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控制“情绪”更重要的是:查明真相,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