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
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也较可靠。
在孔子哲学中,最高范畴是天,天是人事的最高决定者。《论语》中有不少有关的记载。《子罕》记载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据《述而》记载,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时,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不仅认为他的生死由天决定,而且还认为,他的“德”,他担负的复兴文化的使命,也是天赋予的。孔子承认天是主宰,认为有天命存在,认为天命决定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兴衰治乱。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周时盛行的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放弃自己的努力。
因而他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这些思想与传统的天命观是矛盾的。它构成了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
孔子没有明确否定鬼神,但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于人死后是否为鬼,他采取回避态度。他的这些思想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一生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这个概念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孔子却赋予“仁”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据《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他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以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表现于现实生活之各种关系的具体准则,就是“礼”。孔子把礼视为维护旧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认为它是区别华、夷的标志。对于周礼的完美,他赞叹不止。但孔子重视周礼着眼于大节,细小之处也有所损益。他认为维护周礼,须从“正名”入手,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孔子看来,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乃人性之本然,直接关系着人生的质量与尊严,固然有其天然的合理性,因而理应予以普遍而充分的肯定;但是从其根本上说,人生的物质生活追求,毕竟主要是人的自然(动物性)生存层面的问题。除此之外,人生还另有其更为本质性的内容,这就是实现自我人生之仁,或曰实现其人生的理想人格化。具体而言,就是不仅在物质层面活成人,活出人的情趣与尊严;而且更要在精神层面活成人,活出君子人的品性与德行来。相对于个体人生而言,人生的根本意义与价值,归根结底,主要在其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这也就是说,人生的物质生活追求,归根结底从属于孔学之仁,亦即实现人生的理想人格化。也就是基于此,所以孔子反复强调,相对于人生的物质生活追求而言,不仅理应一贯遵循“约”这一基本准则,而且更须始终坚持孔学之仁这一根本原则。
例如《论语•宪问》所载孔子曰——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孔子这是在告诫弟子们,在其物质生活追求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仁这一根本原则。在孔子看来,士作为读书人,理应“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泰伯》);如果一味地恋栈于物质享受而贪图安逸,则势必会违离于仁这一人生正道,从而丧失自我人生的根本意义与价值。这也就是孟子所谓——
“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再例如《论语•卫灵公》所载孔子曰——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其意是说:君子所关注的是道这一人生的根本问题,而非物质生活的满足与享乐;君子所担忧的首要问题,是不能实现其人生之道,而非现实生活中的贫困。在孔子的语汇中,仁与道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仁是就其本质内容而言,而道则是就其乃必由之路而言。两者用词虽然有别,但是其本质内容却相同,都是指实现人生的理想人格化而言。据此可见,孔子这又是在教导弟子们,人生的物质生活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仁这一根本原则不动摇。
此外又例如《论语•卫灵公》所载孔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其意是说:毕生不懈地自觉追求仁道的志士仁人,没有为了保全自然生命而伤害到仁的,反倒是有为了成就其仁亦即实现其人生的理想人格化,而宁愿牺牲其生命者。自我生命尚且可以为仁而牺牲,至于物质生活追求,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了。孔子关于人生的物质生活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仁这一根本原则的思想认识,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阅读《论语》会很容易发现,“贫而乐”是孔子经常强调的话题。例如——
子贡曰:“贫而无谄(巴结奉承),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表面看来,孔子的这些具体表述,似乎与我们前面的阐释有些矛盾。孔子之所以常常被人误认为“安贫乐道”论者,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
孔子为什么反复强调“贫而乐”?深入探究其原因,这其实主要是特定的时代现实使之然。
孔子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的社会大转型时期,社会正从天子分封制(亦可称之为君主共和制),向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转换。当时社会生活现实的显著特点是,原有的社会生活秩序与价值体系,都已被严重破坏;而新的社会生活秩序与价值体系,还远未能确立。人们的社会行为普遍失范,这也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作为新兴的民间士人阶层,其改善自家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就是出仕从政而领取俸禄。然而当时的在位者,普遍多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者。孔子所倡导的仁学思想,根本不切合于在位者的需要。这方面的具体事例,是《论语•卫灵公》所载——
卫灵公问陈(作战)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礼乐教化),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这一现实生活境况则注定了,孔子师徒的物质生活,必然是经常陷于贫困并难以改变。
孔子师徒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窘迫情景,《论语》中有多处具体载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此章记录的内容是,孔子师徒在陈国断粮数日,大家饿得甚至于难以站立。子路气哼哼地来问老师说:“君子也会有困顿不堪的时候吗?”孔子答曰:“君子当然会有困顿不堪的时候,不过绝不会像小人那样,遭受困厄就胡作非为起来。”孔子这里所谓的“君子固穷”,可谓正是对当时民间士人命运的准确概括。
面对“君子固穷”这一人生命运的严峻挑战,孔子认为,士人切不可被物质诱惑所俘获,从而丧失了自我人生的根本意义与价值;而是理应待之以知天达命的理性态度,从而更加努力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终极追求亦即仁道,更加努力地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孔子才再三强调“贫而乐”。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贫而乐”,并非等同于消极的安贫乐道,当然更不是让士人去乐“贫”;而是在理性看待“君子固穷”这一时代命运的前提下,让人们去充分体验践行仁道之乐。具体而言,就是在不断实现自我人生理想人格化的过程中,或曰在不断实现自我人生之根本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由此而带来的人生真快乐、人生大快乐。合而言之,这才是孔子再三强调“贫而乐”的真正本意。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