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你的动机解剖得更深层一些,你将会发现,永远没有人做任何事情是完全为了他人。所有的行动都是自我为中心的,所有的服务都是利己的,所有的爱都是自私的。
你似乎对这项评论感到惊讶?
或许,你所想到的是那些你喜爱的东西。挖深一点,你会发现你不爱它们,你爱的是,这种爱恋在你的身体里所产生的愉悦感受!你爱的是欲望,不是欲望的对象。
——《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
2.
迷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迷茫的本质就是还是不那么想,还有余地,还有其他的拖延,还有舍不下的游戏、恋爱、聊天、玩乐。因为不那么想赚钱,但是又被迫赚钱,所以人生陷入了纠葛。真正想赚钱的,就是一刻也等不了的,现在就要干。
人会争分夺秒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会无时无刻的思考,去琢磨,去联系可以帮助自己的人,会试水那些可能赚到钱的项目、工作。
他在跟时间赛跑,玩命的干,能抓住什么就做什么。
3.
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每个人收入随之增长,并且都有好的预期,虽然有矛盾,也可以掩盖过去。当企业发展变慢了,停滞了,人们的各种美好期望落空了,原本就存在的矛盾,就容易爆发。
其实,也不止企业,比如团队啊,家庭啊,也是一样的。
国家也一样
4.
知道这是哪吗?冬季里的贝加尔湖
世界第一深湖
汽包,不是空气,是甲烷
5.
叔本华说,每做一件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怎么看,人生中几乎有一半的麻烦与困扰,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行动结果的焦虑上。
焦虑真的是一方面有用,另一方面又是成了阻扰和多虑,结果虽然重要,但过程一定比它精彩。
6.
7.
有一个著名的“螃蟹定律”,说:在竹篓中放一只螃蟹,一定要盖上盖子,否则它就会爬出来。但是多放几只进去,就没必要盖上盖子了。因为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拖它下去,如此循环往复,就没有一只螃蟹能够成功爬出来。
这一定律放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如果我过得不好,那么我就想看到别人也过得不好;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想拉住别人,让别人也爬不上去。
莫言曾经说过:“人性中最大的丑恶,就是喜欢为难他人,尤其是当他手握权力后,会变着法的为难他能够为难的人。”
说起来,人生苦短,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为什么不把时间用在值得的事情上呢?
有很多人没有任何目标与人生追求,到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从来没有真正活过。因为他们的时间都放在了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上,只要一有机会,就去习惯性的去做出一些为难别人的事情。而不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8.
穷人家孩子想改变家族命运,一定要学理工农医这一类硬技术。
考不上大学,就去学炒菜学开挖掘机,一定要学一门硬技术。
第一代理工,第二代金融,第三代才能去搞艺术。
一个靠父母打工养大的留守儿童,非去追逐梦想搞什么摄影,那纯粹就是作~
搞到30岁都无法经济独立,还要靠父母打工养活,那简直是往死里作。
虽然有个例,但大家最好不要挑战个例。
不要去挑战概率。
先养活自己,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爱好,现在网络会给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没钱,直接在网上干摄影和有了一定基础,再在网上干摄影,心态不同,第二种成功的概率会高一点。
9.
对大多数捕食者来说,游戏格斗是学习和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成年后冲突所需的基本技能武装他们。狮子幼崽经常成为其他捕食者的猎物,如鬣狗、豹子和军鹰。
记得武志红老师在「巨*国」里说,儿童的特点是以为自己全知全能,只要一哭就什么都来了。巨*们长大之后如果没意识到自己不是全知全能,就喜欢对别人念咒,唠里唠叨,就像裘千尺没完没了地跟公孙绿萼吐槽男人。
那么现在看,现在网路上每天大量到处吐槽,怨天怨地的人,就是在对这个世界念咒啊。
虽然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
爱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出善良的人。逻辑的土壤里才能成长出理性的人。信息多元化才能告别极端的情绪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