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悼母

  转眼间,母亲去世已半年有余,原本早就想为母亲写点什么,可每每回想,都似乎感觉笔重若千钧,心好似被揪着一般,痛楚之情无以言表。

  清明节将至,思母之情再度如江河喷发,无法自抑。

  母亲走的那一天下午,是我心中永远的一个痛,我们虽同在一个县城,我却没能见她最后一面。那天,因母亲刚出院不久,我原本计划请假去探望,但临近“七一”,单位举办迎“七一”朗诵会,我有一首诗朗诵作品还未完成,走不开。但我似乎是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那个下午,我始终是心绪不宁,心乱如麻。

  下午四时刚过,父亲急急打来电话,告诉我说母亲快不行了,让我速速回家。闻此噩耗,我脑子嗡的一声,感觉天似乎塌了一般,单位领导忙派车火速送我回家,等赶到家时,母亲已溘然长逝,任凭我怎样大声哭喊,母亲还是静悄悄的走了。当天深夜,我坐在灵堂母亲遗像前,望着她那慈祥的眼神,还是不相信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直到葬礼结束送走亲朋好友后,一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失去母亲那撕心裂肺的悲痛和恐惧,猛的一下侵入到自己的意识,这才相信母亲确实离我而去。

  母亲的去世仿佛惊动了上天,她去世的第二天清晨,几乎一个月未见雨滴的天空飘起了小雨,我相信这是老天爷在与我们一起哭泣送别母亲吧!望着窗外淅沥的小雨,憋在心里悲痛的泪水止不住的涌出眼眶,母亲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她对我们姊妹四个的疼爱呵护,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呈现在我的脑海。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地教书,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操持家务、农活、抚养我们兄妹四人的重任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那些年,母亲就像一个陀螺,一天到晚永不停歇的忙碌。姥姥家过的比较富裕,上面哥哥姐姐多,母亲自小就很少下地干活,但自从家里分了自留地后,为了期盼一个好的收成,母亲与农村壮年劳力一样,天天在地里耕种、浇水、施肥、锄草。最艰难的是在收割时节,母亲往往天不亮就下地,直到天黑才拖着疲倦的身子赶回家。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直到掌灯时分,母亲还未回来,我们兄妹几人十分害怕,忙一齐去田里寻找。苍茫的夜色下,母亲象一头瘦弱的老牛,一个人拉着一大车麦子,正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吃力地前行。母亲看见我们笑了,而我们兄妹却忍不住哭了。

  母亲是一个慈爱的人。她一生与人为善,一生与世无争,只是默默的将满腔的爱倾注于家庭和每个孩子。为了让我们穿的体面,母亲在操持家务和农活的闲暇,又养了猪、鸡、鸭等家禽,以补贴家用,但即使这样,日子仍过得捉襟见肘。可不管多难,每逢过春节或新学期开学,母亲总要为我们准备一件新衣服或新鞋。尤其是每年冬季到来的前期,那些日子,母亲为了不让我们挨冻,几乎是整夜整夜地为我们赶制棉衣,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一觉醒来,看见母亲还在灰暗的煤油灯下缝制着,那佝偻的背影,那一针一线的画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母亲是一个勤俭的人。我们兄妹多,花销大,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始终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后来,随着我们兄妹各自成家立业和父亲的退休,生活日渐向好,母亲也随我们正式搬到了梁山城区居住。有一次,正逢周末,我去看望父母,一进门,就听见他们正在大声争执,我忙追问原由,母亲说,父亲上午去了菜市场,买了一些菜,可问他菜价时,竟一问三不知,只知道共花了多少钱。母亲唠叨着,仿佛父亲做了多么大的错事一样。我连忙好言相劝,母亲不再说什么,却从此以后再也不让父亲去买菜了,再累也要自己去买。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常讲,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过的好。母亲虽然文化不高,却懂得对孩子的教育,尽管家中农活较多,可她一刻也不敢耽搁我们的学业。哪个孩子该上学啦,她总是早早地准备好一个漂亮的书包,让孩子开心体面的走进学校;哪个孩子在校取得了好的成绩,她更是显得比我们还开心。特别是哪个孩子年底获得了奖状,她更是兴奋的将奖状高高的贴在我们家客厅中最醒目的位置,那些花花绿绿的奖状,一度成了母亲在客人面前最大的炫耀,成了她一生最大的慰藉。

  2018年,临近春节,一向身体康健的母亲患冠心病住院了。因我们兄妹大都在外地工作,为让我们安心上班,她病情稍稍好转就出院回到了家。就在她去世前的几天住院期间,她也始终说自己没事,执意不让弟弟妹妹们请假回家,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竟成了永别,竟成了子女们一生最大的遗憾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将至,这是母亲离开我们的第一个清明节,我最亲爱的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那里是不是花也开了,草也绿了,那里是不是也有蝴蝶翩跹,鸟儿欢唱?

  母亲!安息吧!愿母亲在天堂无恙,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

  孔令武,1970年生,籍贯梁山,长期在当地大型企业从事宣传、文秘工作。自幼喜欢文学,中学起开始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品散见于全国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目前就职于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节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