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是《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的内容,也是最后的结束语,当然了,不论是老子原来的结束语,还是后人调整过的最后一章,自然位于这个位置,那么自有其不可以忽视的地位!

这句话很简单的,意思是值得信任的语言往往是不太顺耳的,顺耳的往往都不值得信任;善于某一领域的人不会去争辩,争辩的人还是不擅长:智慧的人不会有意显示自己的博学,随处显摆自己博学的人是不智慧的!

我现在必须解释一下,否则肯定会有很多人误会,我也不管别人怎么解释的了,免得浪费太多时间!

我们都知道花言巧语是个贬义词,口是心非更是明显的虚假,逞口舌之能的人几乎没多少可信度,比如大部分的销售,比如大部分的广告!

然而善者不辩更让人疑惑,关键在于“善”字在这里如何解释!我没有把它解释城善良或者好,我把它解释成了一个人擅长的领域!因为古时候没有网络,凡事都是可以见面来讨论的,所以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反击,所以善者只要实践就好了,何必废话连篇争的面红耳赤?这也叫做身教!

最后咱们说说知者不博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是最有意思的,到底“博”怎么解释?是解释成动词性的彰显博学,还是博学这个形容词性的?当然博还有很多原有的动词解释,不过很容易排除,而且被运用的历史也过于短暂!在某一段时间内我也很纠结!

然而很快也定下了最终的解释,智者当然可以知道的很博杂了,要不然他的智慧怎么凝炼出来的?所以我最终选择了第一种解释!毕竟形容词动用在古典中是很常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有智慧的人在每个时代都是十分引人注意的,尤其在科技不发达的古时候,人的收获更需要人本身的智慧作为基础要素!如此一来,智者必定忙碌,也必定有更多的人求助于他帮助自己!

介于此种情况,不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古人十分注重谦逊与内敛的品质,一是为了自己不至于太过忙碌,这样才能有时间精进智慧,二是不至于使自己因为被嫉妒与让人感觉到威胁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介于《道德经》的这三点来说,它们都是与口舌有关,而且也正应了古代圣贤对言语的谨慎态度,不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是一样的重视!

我相信之前有很多解读这个的人觉得老子说的不合适,这也许是有人说《道德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原因,其实是咱们没解释明白,咱不能把自己的解释当成圣人的意思!

比如我的解释,一样是一人的事情,但是于词汇表面以及对应生活实际的逻辑,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就算是误解了老子的意思,那么也算没什么太大罪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