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创作格律诗,“平水韵”与新韵如何取舍?

有朋友提问:针对格律诗,清以前以《平水韵》为基础作诗,而今提倡《中华新韵》,对此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要懂平水韵

首先纠正一下题目的说法。使用“平水韵”写格律诗,并不是清以前,而是直到民国,诗人们在创作近体诗还普遍使用。到了新中国之后,普通话正式上线,简体字正式上线,国内开始大扫盲,开始破四旧,旧体诗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平水韵作为旧学在创作中可以说完全没有生存空间。直到今天重新提起古诗词创作,熟悉平水韵的人早就换过一茬。不过由于唐诗宋词赏析研究的延续性,平水韵创作在格律诗的圈子迅速恢复并占据了一个讲传统的重要领地。

其实按照文化人、诗人的本意,既然要恢复汉唐气象,中华古风,当然是连讲话押韵都要像模像样才好——奈何实在做不到呀——这才出现了新韵格律诗。

​新韵更符合现在的语言习惯,所以使用新韵的格律诗创作者茁壮成长,这才造成了今天这种双轨并行局面。

两方有过激烈的冲突,但是到后来谁都说服不了谁。平水韵依托古诗词大量使用,有必学的原因,学古诗谁不是从读开始?要读懂古诗,难免会碰到古今发音不同的地方,特别是韵部,这就会造成今人以为有些古诗不押韵的错觉。唯有学习平水韵,朗读、赏析古诗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所以平水韵的存在和学习继承古诗词创作过程中必要的阶段。不说精通,但一定要了解,否则对古诗的押韵产生错觉,就更不要说对音韵要求特别严格的近体诗了。

创作和赏析不一样

赏析是去读、去分析前人的作品,那么要做到理解透彻,学到东西,自然就得按照诗人当时的规则、文法去进行理解,平水韵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创作不是给古人看的,我们写古诗,不论是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体诗,还是近体格律诗,最终的读者都是当世的活生生的人。而这些受众如果是你的平水韵圈子内人,自然能读懂、理解,可是普通民众呢?有几个钻研过平水韵?他们不但有读你作品的权利,更有抛弃你作品的权利。

白居易的“香山体”,到了后来都是必须给老妪读过能懂得才算成功。我们这个时代了,写一些普通人无法理解和读懂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只是为了讨好讲究平水韵的诗歌协会圈子,那是写应试作文,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可是如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激情,那自然是希望写出来的东西大多数人能读懂,能产生共情,从心底为你叫一声“好”。

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读者产生通感,让读者认同,是所有文化作品的初衷。诗歌也不例外,我们没有必要让“平水韵”成为作品和读者之中的障碍。

有些诗人很傲气:“你不懂?去学了平水韵再来读。”这种态度,在过去可能称作是高人之风,但在现在,别人表面上可能不会说什么,心里早就“呸”地吐了一口浓痰,转身离去。

那还讲什么思想交流,讲什么诗言志,词调情?

用韵与诗歌意境无关

平水韵是重要的,但是最重要的功用在于赏析前人作品,学习前人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创作的时候,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比赛、入圈),个人建议多考虑新韵,写大家都能顺利读懂,流畅诵读的好作品,作品的流传,才是诗人的才华体现和成功。

因为使用什么韵,与诗人的才气和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意境毫无关系。这只是一种语音的变迁。

顺便说一句,如今《中华通韵》已经更新了《中华新韵》,《中华通韵》对于普通话过关的人来说,极其友好。也就是说我们使用新韵作诗,只要你普通话标准,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

《中华通韵》实际上就是对汉语拼音韵母进行大致相同发音的合并,方便诗人们选择用字不要太过刻板,又不影响吟诵。

这和当年从《广韵》的二百多个韵部合并到《平水韵》一百零六个韵部是一样的道理。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所以你要问我的看法,赏析古诗必须懂平水韵,创作旧体诗就得看场合,需要用平水韵就用平水韵,大部分情况下用新韵更加适合阅读。

也就是说想用什么用什么。但是最好标注清楚用韵,方便读者理解。

而真正的高手,是会在选字押韵的时候兼顾平水韵和新韵。这其实也不是很难,只不过更加费神罢了,有些人会认为这就脱离了开心写诗的初衷。

毕竟炼字的辛苦和乐趣也不是谁都愿意去体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创作格律诗,“平水韵”与新韵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