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跳出疯狂的忙碌-1 ?

为什么跳出疯狂的忙碌-1?

读《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第一阶段

一、“我快忙疯了”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工作时间被各种或真实或虚拟的东西干扰,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二是不惜任何代价追求成长,这种不健康的执念促使人们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把他们压迫得疲惫不堪。

解决方案不是多花时间,而是少扯淡;是减少浪费,而不是增加投入。你需要大幅减少干扰,去缓解持续不断的焦虑,并避开压力。我们不要不惜代价的成长,不要徒劳无功的忙碌。我们不设被好胜心驱使的目标,不跟同类型的公司攀比。我们不把自己逼到火烧眉毛的境地。

冷静,意味着保护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

冷静,意味着每周工作40小时。

冷静,意味着制定合理的目标。

冷静,意味着充足的休息时间。

冷静,意味着有意识地维持较小规模。

冷静,意味着看得见的地平线。

冷静,意味着把会议视作最后的沟通手段,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不用。

冷静,意味着非实时沟通优先,实时次之。

冷静,意味着更加独立,减少依赖。

冷静,意味着为了长远利益而采取可持续的行动。

冷静,意味着赢利能力。

“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你需要大幅减少干扰,去缓解持续不断的焦虑,并避开压力。我们不要不惜代价的成长,不要徒劳无功的忙碌。”

二、你的公司是个产品

一切始于这个概念:你的公司是个产品。你做出来的东西叫作产品(或服务),但它是经由你的公司做出来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的公司应该是你最棒的产品。

就像产品需要不断改良一样,公司也需要迭代才能不断进步。如果你想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就必须不断地测试、修改、迭代。做公司也是一样。

如果你把公司视作产品,你就会问出不一样的问题:在这里工作的人知道怎么使用它吗?它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它的运作原理显而易见吗?它哪里最快,哪里最慢?它有漏洞吗?哪些漏洞可以快速修复,哪些需要花很长时间?公司跟软件一样,必须能用,也必须有用。它大概也会有漏洞—由于糟糕的组织设计或文化上的疏忽,公司所遭遇的挫败。

“你的公司是个产品,公司是人的组织,组织与产品一样,要成长、迭代”

当你把公司当成一件产品来审视的时候,你就有了全新的视角,各种各样的改进可能会纷纷出现。当你意识到你的工作方式可以改变时,你就可以着手塑造更新、更好的东西了。

我们采用了每次6周的循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非实时沟通就是比实时沟通效果好。我们在公司上花的心思,与我们在产品上花的一样多。

我们的公司是个产品。我们希望你也这样看待你的公司。无论你是它的拥有者、管理者,还是“只不过是个打工的”。想要把公司做得更好,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

“产品追求价值、成本、效率、体验,公司通过利他思想输出提供成就感,走精英路线降低人员成本,工作方式改变实现高绩效,价值行为规范提升归属感”

三、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

你并不会因为牺牲了一切而变得更有价值。因为你不断地忍受痛苦和疲惫,只为够到一根更大的胡萝卜。生命远不只是连轴转和忙到极限,人类的体验远比这辽阔、丰富得多。

拼命工作的结果也并不好——你不大可能在工作14小时后灵光乍现,找到那个关键想法或突破性的创意。创新、进步、影响力,这些都不是苦干蛮干的结果。

别再拼死拼活地卖命工作了,充实地好好干上一天活儿,日复一日,这就足够了。

“充实地好好干上一天活儿,积极主动、高效做事,被市场检验作为一个实干家”

四、做个快乐的和平主义者

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活得好好的,我们也有自己想追求的东西,但犯不着去抢夺。我们是否拥有足够多的顾客能付给我们足够多的钱,好让我们付得起成本并赚取利润?是的。这个数字有没有逐年递增?有的。这对我们来说就够了。我们的市场份额究竟是2%、4%或75%,这都不重要。我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他们也给我们带来满意的回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攀比之心一起,快乐便荡然无存。”我们不跟别人比。别人在做什么,跟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我们选择做什么,都没有半点关系。只有因干出了最漂亮的活儿而得到的深深的满足感。衡量的标准就是我们自己的幸福感,以及顾客的购买量。

我们唯一会摧毁的东西,就是过时的创意。成为市场中的诸多选择之一,是一种美德——因为你的存在,顾客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选择。

“我们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他们也给我们带来满意的回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五、我们的目标是:没有目标

帮助客户成功,我们就满足了。我们对提升利润有没有兴趣?有。增加营收呢?有。变得更加高效?有。把产品做得更加简单、易用、速度更快、用处更大?有。让客户和员工更开心?有,当然有兴趣。我们喜欢迭代和不断改进吗?那还用说!

我们只需要每天都尽最大的努力,一天天走下去。目标是个虚假的东西。几乎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设定而设定的。这些编造出来的数字滋生出不必要的压力,直到人们实现它或放弃它为止。

让公司生存下去,好好服务顾客,或者成为一个能让员工开开心心来上班的地方。这些目标不太容易量化,但并不等于它们不重要。

“创造顾客,成就员工,回报股东”

六、别总想着改变世界

膨胀的野心令商业世界深受其害。

如果可以不再想着改变世界,你就卸下了一副沉重无比的担子,你周围的人也会如释重负

踏踏实实地干出漂亮活儿,跟顾客、员工和现实世界打交道时做到公平正直,给跟你打交道的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少操心改变世界的事儿(或者压根就别想!)

“少操心改变世界的事儿”

七、边走边摸索

短期计划背负了不公正的恶名,每隔6周,我们会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这就是我们唯一的计划。坚持做短期计划之后,你就可以经常调整想法了。

我们相信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要想把舵掌稳,那就在前行中及时做出微调,一千次也不怕,这肯定比一上来就猛打几次舵轮强得多。长期计划会让人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你不必再担心自己是否提前数年做出了错误的重大决策。当你不再做预测的时候,心里就踏实了。一样东西离你越远,就越是模糊。关于决策,你能掌握的最佳信息是在执行的时候获得的。

“坚持做短期计划,可以经常调整,2周/4周”

八、舒适环境有什么错?

一定要不舒服或忍受痛苦才能取得进步,这逻辑根本就是错误的。见效的往往不是向外突破,而是潜心向内,去深挖,留在那个能带来最大收益的兔子洞里。令人成为大师的往往是深度,而非广度。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某样东西令你感到不舒服,那正是因为它不对劲。不舒服的感觉是人类对有问题的或糟糕的情境的自然反应,无论它是无休止的长时间工作,还是为了给投资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夸大经营数字,或是把用户的隐私数据卖给广告商。如果你渐渐习惯于压抑一切不舒服的感受,你必将失去自己,也将失去你的道德准则。

如果你能够倾听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且离开那件导致这种感受的事情,你更有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坚守住了不拿投资、做一家独立又赚钱的公司的原则。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是保持冷静的必要条件。

“坚守住了不拿投资、做一家独立又赚钱的公司的原则”

九、40小时足矣

每周工作40小时就足够了。足够你干出优质的活儿,足够你保持竞争力,足够你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以从容的、可持续的步调工作。

如果按照每周40小时的步调,你想做的事情做不完,那么你需要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把真正该做的事情挑选出来,而不是延长工作时间。

把不必要的事情砍掉之后,余下的就是你真正需要做的了。这时,你需要的就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

“把不必要的砍掉,做真正需要的”

十、保护主义

公司浪掷着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就好似这两样东西是无限供应的,好似它们没有任何成本。可是,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

在Basecamp,我们把保护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视作最重要的责任。我们请员工在有空的时候,把每天或每周的进度更新发布在Basecamp平台上,供其他同事参考。

如果用花钱来打比方的话,时间和注意力最好是大笔大笔地花出去,而不是换成零钱或硬币,散碎地用——把大块时间用在高价值的、缜密的工作上。

“员工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由于公司规范、指南、工作方式削弱员工时间和注意力”

十一、高质量的1小时

分成数段的1小时并不能算是1个小时,只能算是零碎时间的堆砌。如此低质量的输入,真的很难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高质量的1小时是1×60,不是4×15。高质量的一天至少应该有4×60,而不是4×15×4。

“高质量的1小时是1×60,不是4×15”

十二、高效比高产更重要

在Basecamp,我们不推崇忙碌,我们推崇高效。投入的精力能减少吗?要做的事情能砍掉多少?我们的清单里写的不是“哪些事情要做”,而是“哪些事情不要做”。

高效指的是找出更多未被侵占的时间,留给工作之外的其他事——留给休闲放松,留给家人和朋友,或者留出时间,什么也不干。

什么也不干是完全可以的。更妙的境界是,没有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当天的工作只需3小时就能完成,那做完了就停下。利用时间的一个妙招就是,不做不值得做的事。

“高效必须做减法,减少不必做的事”

十三、比别人更努力,就能出类拔萃?

就算你再怎样努力,也没法超过全世界所有人。

良好的职业道德指的不是随叫随到,而是说到做到、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天的事。尊重工作,尊重顾客,尊重同事,不浪费时间,不给别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不做“瓶颈”。职业道德指的是做一个本质上的好人:值得他人信赖,是令人愉快的工作伙伴。

有些人之所以能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有天赋,有运气,遇上了天时地利。他们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推销自己的创意;他们知道什么东西能打动人,会讲故事,知道哪些细节重要,哪些不重要;他们无论身处何种情境,都既能看清大局,也能看到细节,而且懂得如何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成功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

“职业道德指的是做一个本质上的好人:值得他人信赖,建立在尊重工作、顾客、同事、不浪费时间基础上。”

十四、上班时反而没法完成工作,为什么?

工作中最大的干扰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部:到处溜达,经常询问工作进度的管理人员

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睡得越来越晚,并不是因为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而是因为他们再也没法在上班时完成工作!

“上班是随时被打断”

十五、答疑时段

如果你在我们这里工作,又遇到了问题,那么你只需要找个专家就能得到答案。当正确答案能够开启思路或帮助工作取得进展时,这真棒;可是,当专家应付完一天里的第5个问题,突然发现这一天已经结束了的时候,这就太糟了。

每个特定领域的专家都会公布自己的答疑时段。有些人会把每周二的下午空出来,有些人会每天留出1小时。全凭专家们自己决定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时候,等一阵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专家重新收回的时间和掌控感却意义重大。他们的工作状态变得更加镇定从容,不受打扰,可以安心做事的时段增长了,而且,在预先规划好的答疑时段内,他们可以用更加专业的面貌来分享和传授知识,帮助他人。

对提问的人来说,答疑时段是值得盼望的;对专家来说,设定好这个时间段之后,就可以把它放下安心工作了。这个方法对每个人都很有好处。把你办公室的门敞开吧——但仅限每周二上午9点到中午!

“规定特定时间作为答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跳出疯狂的忙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