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脱掉了孩子的纸尿裤,却给他穿上了强迫症

文:糖妈Elsa

001

纸尿裤应该是近100年来,在幼儿养育方面最伟大的发明。它极大的解放了终日陷在垫尿布、洗尿布、晾尿布这个死循环的父母和养育人。

年轻一代的父母,现在几乎都给孩子穿纸尿裤了,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双薪家庭,平时多数是由老人在帮忙带孩子,老人家多多少少都保留着原来的习惯,所以有不少老人都特别排斥纸尿裤,还有不少人觉得那东西会捂坏宝宝的小屁屁。

尤其是姥姥或者奶奶,只要用过卫生巾的都知道带着那东西有多热。。。所以非常感同身受的认为,小屁屁还是光着好,又不会红屁股,又不会热。更有甚者,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穿纸尿裤会不孕不育,影响精子成活率。(晕倒。。。)

在这里郑重跟大家说一下,精子的产生源于精元细胞,这东西在母体怀孕期间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单纯的穿纸尿裤这件事并不会影响它的成活率。但是一直带着不换,那肯定是不好的哈!不仅容易红屁屁,还会造成细菌感染等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女宝宝),所以经常更换也是必要的。

002

好,现在说回大小便的问题。其实吃饭、睡觉、上厕所,这类的活动都属于生理活动。那么既然是生理活动,我们应对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生长规律,最好就不要人为地去干涉它

记得我家大糖约1岁半左右的时候,糖姥爷就开始非常担心孩子将来上幼儿园不会自己上厕所,老师肯定没有家长那么耐心啊,万一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表达上厕所的意愿,到时候尿了裤子,被老师打了骂了,那我们多心疼啊。

所以在孩子1岁半开始,我们家里就开始给他训练,在他想要大小便的时候,给我们发出一定的讯号,比如用语言告诉我们。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倒是顺利地学会了通知我们,也慢慢地脱掉了纸尿裤。但是过程中,可能避免不了对孩子的抱怨或者是斥责。所以我仍然觉得,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过早且过于严厉了。

我相信这可能是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的情况,担心孩子挨骂,受到训斥。或者担心孩子尿裤子感到羞愧、自责。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解决:

(1)等到我的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发现老师们真的是比一般的家长有耐心的。想想看,我们应对一个孩子已经经常抓狂了,而老师是不可能只应对一个孩子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比我们普通孩子家长有耐心的。刚去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确需要一个适应阶段,可能从各方面都会需要调节,包括上厕所。最开始的时候,多带几条换洗的裤子、袜子,甚至多准备一双鞋子,才是正确的应对措施。

(2)绝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孩子“口欲期”要吃手、吃东西,但并非都知道“肛门期”。其实“口欲期”之后伴随而来的就是“肛门期”。

肛门期(anal stage)约在孩子1.5~3岁, 在这一阶段,幼儿会感受到对粪便排泄时解除内急压力的体验,因而对肛门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因此获得满足。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可以慢慢地,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通过观察,发现孩子要排便就把他抱到宝宝坐便器上,慢慢形成排便和坐便器之间的联系。同时,教他用语言来表达想要上厕所的需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说的晚,尿了裤子,或者拉的到处都是,就表现出愤怒、焦躁、抱怨等等情绪。孩子可能不会表达,但却可以感受情绪。

长期下来,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感和羞愧感,觉得自己没用,并开始过分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

精神分析理论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如果父母训练过严,与儿童发生冲突,则会导致所谓的肛门性格(anal character)。一种是肛门排放型性格(anal-expul-sive character),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凶暴等;另一种是肛门便秘型性格(anal-retenive character),如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小气、忍耐等。

最严重的情况也是最不提倡的做法,就是严格按时按点让孩子上厕所,不憋也要在坐便器上坐一会,到点就把屎把尿,还要用嘴吹“嘘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三个字——“强迫症”。

非常明显的症状就是,孩子会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表现出过分地、强迫性的秩序感,例如:摆放东西一定要非常整齐,一点没对齐都受不了;一定要按照他的意志来摆放东西的顺序,不可以错。。。等等,这其实充分映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所以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引导,多做准备,慢慢帮助孩子建立联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发育有快有慢,如果有宝宝到3岁都还穿着纸尿裤,也请不要过分惊讶或者担心。只要想想,没有哪个健康的成年人不会自己上厕所,应该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吧。

003

生理活动就应该让它顺应正常的发展规律,生理活动处理不好又会影响着心理活动的发展趋势。

孩子建立自主如厕习惯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做好准备才能水到渠成。作为家长的我们,切不可着急求快。

要知道你脱下的可不只是孩子的纸尿裤那么简单,还有可能破坏了他的自然生长规律,并且给他套上了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脱下的“强迫性人格”的外衣

糖妈有话说:

最近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感受很深。我们平时忽略的地方,存在误区的地方,都有可能对孩子将来的路埋下一些小小的地雷,所以我想将我学到、了解到的东西,都分享给大家。枯燥的内容,我尽量写得生动些,但是学习的时候,心里的感受其实挺沉重的,如果实在没办法娱乐化,也请家长朋友们谅解吧!

毕竟育儿的路,没有返程车票,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无法回头。所以也希望更多地爸妈学习起来,我们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作者:糖妈Elsa   朝闻道写作社成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脱掉了孩子的纸尿裤,却给他穿上了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