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冬日咖啡店里的故事 (N年前文字)

温暖如昔

冬日咖啡店里的故事

sometimes, we are just too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 our pure old days....


2008年的最后几天,大学毕业后阔别N年的聚会。一帮当初寝室的姐妹们依然亲切如故。重逢时的紧紧拥抱,久违后的上下打量。然后,坐定,各自问开来,生活怎样?


      诚说,离了。

      兰说,做母亲了。

      我说,结了。

      静说,真命天子找到了。


伴随一阵感叹,好像一下回到从前,在时间的黑洞里穿梭。随后便是像娱乐记者追问明星般展开地毯式追问。当初同吃同住的四年同窗姐妹,不经意间道出四个都市女人的故事。


诚的故事

在相约的咖啡厅门口老远就看见诚的一身黑色,从围巾到脚上的冬靴,再到肩上的挎包。8年后的诚脸上施着淡妆,一头短发早已蓄长,配上全身的黑色,诚比起大学时的素面朝天和男孩般的发型更散发出一丝成熟女人味。


当年的她是寝室里最利落的管家婆,容不得一丝凌乱。不仅把自己有限的空间打理得一丝不苟,还常对我们下达打扫寝室命令。我们总是忍着不动声色,等她耐不住性子雷厉风行地动起来,大家就在一旁偷着乐。现在重逢,诚说话仍然像放连珠炮,高兴时也手舞足蹈。我看,还是那个爽快的诚。


可快言快语掩不住她眼中那已渐渐融化的伤痛。


两个月前,诚从新西兰飞回到了中国的家。留下了她在那里近五年的生活,湛蓝的天空,辽阔的海洋,宁静的城市。诚和他五年前一起移民到异国营造一个属于他们共同的家。为此,她辞去了安稳的大学教师工作,在新西兰的一个小牙医诊所做起了文秘,更多时候也打杂。


“我的洁癖已发挥到了极致,能5分钟把诊室消毒地一尘不染。”诚自嘲。那段日子日复一日,虽单调,却还充实。但当她发现丈夫渐变成陌生人时,一切辛苦顿时失去意义。

 我知道那个一起和诚走进婚姻的男人。他曾是大学里高一届的男生。诚当初一度单恋着他,做了一年多的普通朋友。直到男生大学毕业,和女朋友分了手,才蓦然发现身旁有个一直痴情的学妹。


爱情是一个在深海里生长的珍珠贝,需要两扇巨大的蚌叶共同守护。诚在千篇一律的忙碌中最终看见自己的孤独。他在异国喜欢上别人。另有所爱的他对于诚可爱的洁癖也拒绝接受,“你有病,你知道吗?”她被指着鼻子说。在近一年的心理咨询和抗抑郁药中,诚最终选择离开。“我在那里又住了两年,我们分开后仍住一个街区,却从未碰面。”诚耸肩,诧异于命运的作弄。“也许我们本不属于彼此。”


她可以随时回到那片满是阳光和草原的国度,但她更愿意在成都这个早已熟悉的城市再重新开始。“不要跟我提结婚生子,先帮我找一个更好的男人。”诚的眼睛又明亮起来。


此时诚那身黑更加引人注目,黑得纯正如墨,没有任何杂色。在这个被阴雨和灰雾包裹的冬日,这纯净的黑跳出了它隐含的凝重,反而给人一缕温暖的感觉。

关于兰

当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血拼名牌,兰却一旁啧啧摇头,自叹与这几个尚单身的,正恋爱的,和才结婚的女人是如此格格不入,像当初大四的时候寝室里硬是给安插了一个大一新生一样彼此总是有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大学时的兰也是个快嘴的女生,系里的八卦总是从兰的口中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像是在讲评书。她说话还常带五颜六色的段子,把全寝室的人笑得前俯后仰。兰曾豪言壮语地宣布要将寝室里所有的段子集结成一本笑话集供天下女人分享。如今这个宏愿也让8年后的我们忍俊不禁。如今的兰仍坚定地宣布,“我没变,还是个事儿妈,每期八卦杂志必看。”


谈起服饰,兰如是说,“我早已为他购置了全套深色系列,”当众人正诧异于兰由现实变为时尚,她又补充,“不怕脏。”那个他是兰一岁多的儿子,是兰宇宙中的太阳。当夜晚尚年轻,姐妹们仍在摇曳的咖啡厅烛光中风情万种地追忆过去,憧憬未来,兰却平静如杯中之水。“工作,供房,养儿子,这就是我能看见的生活。”从前在寝室里最早恋爱和结婚的兰又似乎比大家都早一步踏在生活坚实的泥土上。


除了做母亲,兰忙于工作。毕业后,她只身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辗转换了好几分工作才慢慢做到超市销售。地震的时候,她带领下属硬是守着公司的仓库指导运送水和帐篷,时刻不离,还几番地被蜂拥而来抢物资的人群指着鼻子质问。压力给了她报偿,地震后,她作了销售主管,不用每天往各个零售店跑,主要和前来团购的客户联系,轻松不少。


和兰一直保持通信的静曾悄悄地告诉我,兰也埋怨过生活的压力,在没有儿子的时候一个人逃离过,哭过。现在兰对此只字不提。 


静讲起话来仍然温柔如昔。那个在寝室里连“孩子到底从哪里来”都要问的后知后觉的古蔺小镇美女,如今摇身一变全身透着时尚和女人味。静曾是我们当中绝对的听者,还总喜欢天真地问个“真的吗?”。此刻,她正柔声细气地讲着她的故事。


当年作导游的关系,静去了很过国家。走了很多的路,见过很多的人,也有了很多的想法。当年,她在重庆破旧的老房子里住过只有8平方米的小屋,一住就是半年。忙得时候,却一个月回不到两次家。感情的路也如人在路途,迂回曲折。最后咬牙在一次伤心的分手后剪去了长发,决定在澳洲之旅后结束自己的导游生涯,想不到在此时又偏偏发现了游客中一双默默注视自己的眼睛。


旅行结束后,他说,“想和你交往。”

她拒绝了。然后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告别导游的生活,静却收不住走南闯北的心。她随后飞过新疆,到过蒙古。累过,笑过,机会慢慢到来,但孤独也每天和被子一样裹她入眠。直到有一天,他再一次追寻到她的身旁。她本想再一次婉拒,因为他是一个时刻在风险和危机中生存的商人。她知道那条道路的险恶。可在新疆明亮的天空下,她只看见他眼里安静的真诚。


他说,“跟我一起。”

她终于回答,“共同打拼吧。”


静的父亲病逝时,他们一起走过了那潭眼泪的死水。他为她的母亲装修了可以看到江景的房子,为她被癌症夺走的父亲操办了隆重的葬礼。然后他们决定再重新体会恋爱,让它去滋润因流泪而干涸的心。


你很幸福,我说。静点头,送上甜蜜的笑容。在我们眼中,静名牌挂身。可静却似乎不经意地说,“在我最穷的时候,身上一分钱都没有,甚至还和他背过几十万的债。” “他也喝酒,这是我最痛恨的地方。肝癌夺走了我的父亲,我不能再失去他。”“可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到此,静柔弱的双手已不知不觉地握成了拳头,“我就只为这事儿跟他吵。看他醉,有时恨不得一耳光把他搧醒!” 


在静幸福的一面,我看见了生活的另一面。


关于我

在冬日浓郁热巧克力的可可香中,我听着三个姐妹的故事。她们哀伤过,快乐过,拼打过,迷茫过,但她们真真实实地生活。


在她们的叙述中,我在记忆的笔记本中搜索着那某时某地我的影子。我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悲大喜。毕业后8年的时光,在美国晃荡了大半。曾经一度渴望在大洋彼岸恋爱,扎根。后来爱情找到了,根却还是寻到了中国,只不过是在那个大半中国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岛上。

在异国,最痛苦的事是莫过于寂寞,虽然有生活的繁琐,可总魂牵着未来,无数的朋友,和一个他。可总梦绕着熟悉的家,母亲的家常菜,父亲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慢慢明白我多年的自由也许正是一个大屋子和两个老人的默默相对。于是感觉寂寞像一群小虫子一样,爬进皮肤,慢慢地啃着你的骨头。


死亡的哀伤也跟随过我,那是同胞姐姐在国内突然不幸去世。我却身在美国,不知不觉。可父母在巨大的悲情中却用羽毛般的平静在越洋电话的那头对我隐瞒,只因我当时处在繁重留学生涯的最后关头。我对悲伤的理解只停留在回家探亲时看到那个正方的黑色骨灰盒的那一刻。


所以选择带了他一起回来,如果不能在原地继续过去,总能在原地重新寻找未来。


你的姐姐走了?她们惊讶得变得沉默。静感叹,她当时还到大学来看你,我们当时都羡慕无比,多么漂亮的一个姐姐。


告别了美国的生活,我仍然作着教育,喜欢和文字为伴。你早先就是我们中最能看书的一个,兰说,看来我们每个人都甩不开过去的影子。


是的,曾经的生活如影随形,走出影子,辟出绿茵,这就叫生活。


                                 未完的话题

大学毕业8年后的重逢,四个曾经同寝室的女人与回忆共舞。我们再没有像从前寝室熄灯后还轰轰烈烈地幻想着将来。我们甚至很少提到将来。几小时的相聚,回忆足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生命之轨迹是如此不可预测。但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目光都始终瞩目着将来。

2009年到来前的重逢,四个当年的室友列出了共同的愿望:

1.    期待更长久的爱情和家庭。

2.    希望 “子欲养,亲还在。”

3.    渴望“满城尽带黄金”的故事在生活中更多出现。

4.    祝福在各自的岁月中,同地球重力作战,旗开得胜。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力量:冬日咖啡店里的故事 (N年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