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下(七)

如果你到过羊城,一定会知道有座越秀山。如果你到过越秀山,一定能见到过山上的五羊雕像。如果你顺着五羊指引的方向向山下眺望,你一定能看到滔滔不绝的珠江水。如果你顺着珠江水漂洋过海到天涯海角,你一定能看到一个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我要讲的正是四十二年前海南学子在越秀山下的故事。          题记


17、海南三朵花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正是海南人踏青的季节。万泉河里的小鸭欢快的游着,向阳坡上的岗棯果开着一簇一簇的野花,野花在暖阳下姹紫嫣红。五指山上的木棉花也开了,像火一样的燃烧着。一树一树的荔枝也在南渡江边挂果了。轻校校园里的紫荆花已经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许多轮了。

此刻,在通往广州的红卫轮的甲板上,有三位漂亮的女孩正在那里看看大海、吹吹海风。她们的裙子在风中轻轻摆动着,像花儿一样的在船上盛开,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我也是被吸引者之一,因为她们都是与我同校的青年学生。我和她们都认识。

她们的名字可以用几句小诗来进行概括:“日落西山红霞飞,神七扶摇上九天,带着嫦娥去探月,海南无处不飞花” 。我给这首小诗起了一个比较文艺一点的名字叫做“红霞飞娥”,嫦娥的娥。借用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寄语着从文昌出发的“嫦娥奔月”。

第一次巧遇三朵花是在学校的校道上。下课后,她们和我一样正从教室走回宿舍。轻校的女生宿舍位于男生宿舍的左边。相距不足五十米。从教学楼走向宿舍,男生宿舍门前是女生的必经之路。那天我正好走在她仨的前面,听着她仨吱吱咕咕的在讲海南话。我便放慢了脚步。想找机会和她们搭搭讪。毕竟听得出她们是海南老乡,这个情她们是会卖的。

但是,那段路程实在是太短了,而且还在她们说话的兴头上,等不及和她们搭话,她们巳经走在通往女生宿舍的分道上了。第一次的艳遇就这么的滑过去了。

再次遇上迈红是在南门取邮件的那个地方,那一次是她单独一个人走在校道上。她和我一样都是到南门去取邮件的。见到她时我已经邮件在手了。我往回走,她迎面来。相遇片刻,我先给她一个礼貌的微笑,并用简单的海南话和她打了招呼,她也还我一个浅浅的酒窝。

“啊,你也是海南人呀”她说。

取完邮件后我便离开了。我们没有停留下来说说话。但是从她还给我的那个浅笑中我发现了迈红的笑容十分灿烂。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到㡳在那里见过了。于是,我搜尽枯肠的将她和我看过的电影人物进行比较。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像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像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银环?最后我都一一否定了。

正在这个时候,校园里响起了电影阿诗玛的主题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是一首优美的歌,在六十年代它巳经广为传唱了。现在又再一次流行起来了,听后让人心旷神怡。于是我想起了电影“阿诗玛”。迈红太像那个“阿诗玛”了。年轻漂亮、身材苗条、前后有致、还有一点点的活泼可爱。有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还有两条羊角辫恰到好处的垂在肩上。给人一种民国少女的清新感觉。于是我回头的再次看了她一眼。此一眼看去又觉得迈红好“高冷”哦,像传说中的“西关少姐”。

这种感觉持续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后来接触多了才发现迈红其实还是很会照顾人的也并不那么“高冷”了。有一次我在回海口的红卫轮上,看到她悉心帮忙晕船的同学送水送餐时,我才感觉到她的善良。有点像活着的雷锋。

准确地说,迈红不是正宗的海南人。因为她的籍贯是客家人,父辈从梅县到海南来参加工作。将她生于海南长于海南,并在生活习惯上将她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海南人。据说她的童年、她的少女时代都是喝着五指山的山泉水成大的。她上过山下过乡,插过秧犁过田。她对海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着长久的记忆和浓厚的感情。所以将她归为正宗的海南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不知道她本人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海南人呢?因为海南自古以来就是流放朝官的地方。海口五公祠里的李德裕公曾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海南山高皇帝远的叹息:“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用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可见历史上很少有大陆人愿做海南人的。即使是位居五公祠之首的李德裕公历史对他的记载仍然是个河北人。

好像迈红很乐意做个海南人,所以在学校时她常常和海南的同学混在一起,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海南话。因此我才说她是海南的一朵金花应该没人有意见吧!她与迈娥和迈霞的关系向来不错。与泽均兄的关系也很好。毕业后她还和不少的海南同学保持着勾通和联系。我也是她的小众朋友之一。

迈红和迈娥毕业后离开了轻校。迈红留在了广州,成了一名真正的“西关少姐”。迈娥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海口,后来与哥干成了一家子,在海南的腾飞中做出了贡献。

毕业后我再次见到迈红是在2012年我同夫人到广州办理赴美签证的那一年。从八O年迈红毕业到一二年的广州再次见面,我们的友谊跨过了整整三十年。

签证办完之后尚存一点小闲。我便试着拨通了迈红的电话“让她猜猜我是谁”。她听到我的声音后连蒙带猜的还是猜出来了。猜出来后电话那头的笑声仍然是盈盈的。她说要请我和夫人一起吃个午饭,以尽她的地主之谊,还邀上了泽均兄。我当然是喜出望外的。好多年没有见过迈红和泽均兄了。

那次的见面我们仨人交谈甚欢。彼此讲述了学生时代的少不更事。讲述了下岗后的经历,讲述了毕业后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从那次的交谈中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迈红同学。她是一名驴友,周游世界是她的梦想。事实上她也做到了,从南极到北极,从北美到南美,从俄罗斯到土耳其,从幼发拉底河到密苏里河再到尼罗河。她的足迹遍布了世界几十个国家。她成了新时代的徐霞客。她说:“我们那代人错过了读万卷书的机会,所以只能用行万里路来弥补了。” 我很赞成她的观点。只是囊中羞涩,很难向她学习。我为她感到骄傲,也为她而肃然起敬。

那天我们是在天河区的一家高档酒店里用的餐。那是学生时代从未尝过的美食。那家酒店的汤煲得很地道。肥而不腻,香而不涩。我调侃的说,这汤很像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迈红的笑仍然那么的灿烂。

18、文昌媳妇定安娘

在海南的农村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谚语叫做“文昌媳妇定安娘”。它的意思就是说文昌女子嫁到婆家之后对待公婆都比较好。“婆媳过招七十回”的那些事绝对不会在文昌媳妇那里发生,简言之就是文昌媳妇“贤”。而定安女孩嫁给老公后对老公都特别的好,相夫教子的事做得十分到位。就像卖酒广告里说的那样“你好我也好”。一句话定安女子“惠”。将两者放在一起便是海南女子都“贤惠”。

定安琼剧团曾经排演过一出琼剧叫做巜定安娘》,描写也是定安女子“孝悌尊老”的故事。类似于旧社会里的“三从四德”。

此故事用来形容迈娥和迈霞俩也是十分恰当的。因为迈娥是地地道道的“文昌媳妇”,而迈霞也是地地道道的“定安娘”。而且俩人在学生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是“善良”。迈霞像个邻家小妹,柔情似水小鸟依人。迈娥像个自家大姐姐,与人为邻无微不至。谁要是娶到她俩一定是“祖公吊高”家门有福了。用文昌伯姩的话来说就是“俩人的老公真是有福的公爹啦”。

毕业几年之后,我搬到海口来了。对迈娥和哥干的情况了解不多,因为少有交集,他俩的故事不宜多探。

只是迈霞和游先生的创业史我倒是略知一二的。因为我常常光顾她们家的水果店,从南北水果市场到府城中山南水果市场28号我都光顾过。那里是她们坚持创业起步的地方。在她那里批发水果。保你价钱公道货真价实。

他俩像“董永和七仙女”一样。“你劈柴来我挑水”。小日子过得有汁有味。从一名工程师变身为水果店的老板,他俩付出了艰辛。她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着同心圆。一个负责看店,一个负责进货。真正做到了“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都能妇唱夫随、相濡以沫、无怨无悔。所以我说迈霞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定安娘”。是她用她的真诚践行了定安人的这块金字招牌。(未完待续)


少年碌碌无所为,老年衣食渐能周。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秀山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