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笔记写作法》:知识复利看得见

从前有一对夫妇,用45年时间把5万美元变成了8.57亿美元,本金翻了17000多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发生是因为资金管理人是巴菲特,也因为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效应。关于“复利”,我们还经常听说“知识复利”这个词,可到底怎样才能兑现知识复利?知识的复利该如何量化?

我经常翻看各种不同的书籍,期望前期的知识积累也会产生复利效应,于是,我遇见了《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我是个知识工作者,跟许多人一样,梦想着有一天能吃写作这碗饭,所以,我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如果你也一样,这本书对你也非常有帮助。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是申克·阿伦斯,他在书中提到:卢曼卡片盒就像复利投资。卢曼是谁?尼克拉斯·卢曼是20世纪德国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学术领袖之一。在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卢曼出版过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其中很多著作成为各领域的经典。

从酿酒师的儿子成长为学术领袖,从普通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是什么促使卢曼发生这样的转变呢?答案就是卢曼的这套卡片笔记系统。

如果我们建立一套自己的卢曼卡片笔记系统,就等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在这个知识库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知识产生迭代,让思想产生连接,让灵感自然生长。如此一来,我们就能轻轻松松写成一篇论文,甚至是一本书,如果你再把梦想扩大一点,像卢曼教授那样写出58本书都是有可能的。

卡片写作法并不陌生,我们熟悉的钱钟书和知名作家纳博科夫也都是卡片的爱好者。在这本书里,作者立足于解决传统写作方法中的问题,从理论上帮助我们认识卡片笔记盒,从实践上教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卡片笔记系统,从而让知识产生更大的复利效应。

下面,我们从知识复利的角度一起来了解和建立自己的卡片笔记系统,并让知识产生复利效应,让知识复利的诺亚方舟带我们启动开挂的人生。

01 做一个写作路上的长期主义者,在生活中随时记录灵感、积累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

复利能享有如此盛誉,前提是投资者们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股票投资是这样,学习和写作也同样如此,聪明的人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又能抓住每一个当下,他们是时代的宠儿。

在写作中实践长期主义,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常常把我们逼得满世界找素材,灵感匮乏更是成为写作者们的心头恨。不得已,原本上周要交的稿要等到下周才能交。更可气的是,明明在找素材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灵感,竟然毫无用武之地,终究还是进了思想的坟场。一边是缺灵感、少素材,一边是埋葬灵感、挥霍素材,这两头亏空,让原本可以才华横溢的我们只能被现实按在地上无情地摩擦。

何解?

作者告诉我们,用好卢曼教授的两种卡片笔记就能解决问题。

一种叫做闪念笔记,任何时刻,我们都可以把脑海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不论你是在飞机上,还是在马桶上,也不论你的想法是写一本书,还是修复一个系统Bug,你只管用简单的句子记下来。等你空闲时把它们变成你的思想宝库时,就可以扔掉它们了。


另一种叫做文献笔记,是指把我们看过的内容用一张小纸片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的便捷,看书,看文章,看新闻,看视频,我们想看啥就看啥。可是看过之后,我们能记住多少呢?为了避免遗忘,划线和摘抄大概是我们常用的办法,可实际有多大用处,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而卢曼在做笔记时,他不是简单的摘抄,他会把有趣、有用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写的过程本身就是思考,这让我们对原文理解更加透彻。同时,文献笔记要足够简洁,对引文要格外挑剔,这样写出来的笔记就能在合适的地方派上用场。

我们把文献笔记用专用的笔记盒存放起来,这样的卡片积累是看得见的。而且,如果你把想法和笔记转化成一篇文章,这是更大的鼓舞。这些都会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让我们在长期主义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02 思维在卡片盒里随机漫步,文章自下而上自然生长

闪念笔记帮助我们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文献笔记让我们随时积累素材并提炼思想,这仅仅是实践知识复利的基础。学会写永久卡片并从中发展出新思想,才会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我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每次写文章都是从一屏空白的文档开始,吭哧吭哧地写完一篇稿子,等到写第二篇稿子又从头开始。这感觉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定期,连本带利取出来用完了,想要有钱花就得继续辛苦赚钱,再存定期。这很辛苦,我做错了什么吗?

其实不论我们是写三十万字的书,还是写3000字的文章,传统的写作方法都在教我们自上而下地写作,也就是先列大纲,或者写故事主线,再往框架里填充素材。对于这样的写作,思想基本不会跑偏,但从长远考虑,它很难帮我们发展出新的思想,从近处看,找素材是真的费劲啊!这样的工作需要耗费我们本就有限的意志力,也容易打消我们的创作热情。这样看来,完全按照我们传统的写作方法去做,还真的有问题。


那该如何做呢?卢曼学会做永久笔记后,他的文章就从卡片盒里自然生长,碎片化的思想和笔记变成了学术著作,这是与传统写作方法相反的自下而上的写作方式。

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时间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搅成了碎片。对大多数人来说,想要有大段的空闲时间用来写作并不现实,但如果我们能把这碎片化的时间用来记录碎片化的思想,写成几百字的卡片,这倒不是难事。我们记录闪念笔记时,如果刚好有十几分钟空闲,不妨坐下来,把它写成永久卡片。如果我们刻意练习,把之前写的文献笔记翻出来做比较,相似或相反的信息就能促使我们产生新的知识,它也能帮助我们写一张永久笔记。

写永久笔记卡片时要比闪念笔记、文献笔记严谨一些,清晰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和易懂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需要的。最重要的是,永久笔记是按照一定规则写成的,它就像集装箱一样,可以随意安放在合适的位置。

永久笔记卡片放进卡片盒中永久保存,我们要经常抽一点时间来回顾它们,它们被打上各种标签,便于我们找到合适的主题。我们的思维在卡片盒里随机漫步,不同的思想片段发生碰撞或产生连接,我们就可以用超链接把它们连接到一起,添加合适的文字描述,一篇文章就这样自然生长出来了。

如果你的主题足够宏大,你的思想足够吸引人,那就把这些永久卡片连接成一本书,这不是虚幻缥缈的梦境,而是触手可及的梦想。

03 卡片盒笔记系统带来的认知复利,会给你带来改变世界的力量

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写成一个个永久卡片,再把它们编织成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这就是卢曼卡片盒笔记系统的功效。

但如果只是这样,那么这套卡片笔记写作法也只能算是一套不错的写作辅助工具,算不得承载知识复利的诺亚方舟。把知识的复利升级为认知的复利,才配得上“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称号。

这个认知复利是怎样发生的呢?

首先,卡片盒笔记系统会成为你的外置大脑,帮助你解放记忆空间,让你的大脑更专注于思考。

很多事实证明,我们的大脑并不擅长记忆,借助外在的系统无疑是一个好办法。著名的“蔡格尼克效应”告诉我们,未完成的任务会占据我们的短期记忆,直到它们被完成。我们产生一个想法后,就把它写成闪念笔记或者文献笔记,这一动作会让大脑相信它已被妥善处理。大脑会放下这件事,继而更专注于下一件事,这当下的力量会让我们的思考力产生更大的价值。

另外,传统的笔记方法一般只会帮助我们记录,但是当笔记数量足够庞大时,笔记仓库就会成为思想的坟场。这时候,我们就走入记笔记的误区。而卢曼的卡片笔记系统会帮助你检视、整理过往的笔记,并诞生出新的思想,成为你真正的外置大脑。


其次,基于卡片盒笔记系统的写作是一场永不终结的通关游戏,你会乐在其中,而不再需要依靠意志力推进。

我们传统的写作方法就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先有主题,然后盯着一张白纸,靠意志力驱动写作。这样的写作是痛苦的,甚至会成为很多人的写作噩梦。

那么基于卡片盒笔记系统,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写出一个个小卡片,它们交互连接便可构建一篇文章,这是现实的奖励。如果你的思想在卡片盒中碰撞、延伸,发展出像卢曼教授一样影响深远的洞见,这是更大的精神的奖励。永久卡片、文章和洞见这些要素把知识复利得以量化,这些奖赏激活了我们大脑的奖励机制,让我们的写作像玩游戏一样乐此不疲。从这个角度讲,卡片盒笔记系统是我们的写作动力引擎。

最后,这场让你专注于思考的游戏,它催生的想法会带来改变世界的力量

当我们大脑从记忆功能中解放,进而专注于思考的游戏,这会给我们的认知带来极大的改变。

卢曼是一个酿酒师的儿子,他从普通的公务员变成影响深远的社会学教授,这是认知带来的复利。还有,我们都知道巴菲特,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喜欢在每一门学科中寻找最强大的概念,并尝试去彻底理解它们,使其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查理·芒格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圈,结合他的经济学理论,从而发展出影响世界的伟大思想,以及认知复利带来的巨额财富收益。


总之,如果能用好这套卡片盒笔记系统,你会把知识的复利升级为认知的复利。借助于这套思想工具,你以前不敢触及的梦想可能会成为现实,以前看不见的风景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

结语: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写作的认知。作者向我们介绍的不只是一套写作方法,更是一种思想的变革。

以前写作时没灵感、没素材的问题,你或许会从这本书里找到解决办法;以前把做笔记当处罚、视写作如酷刑,你看完这本书后或许会有所改观;以前认为写作就是写作本身,不会带来更大价值,你可能从此刻开始记得:卡片盒笔记系统会给你带来认知复利,写作会让你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知识复利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