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22年,也就是公元219年5月,刘备攻下了汉中,与关羽的荆州连成了一片,对曹操的南阳郡形成了半面合围之势。加上此时曹操的兵力集中在北方、荆州只有曹仁统领的数千兵马。
这对关羽来说,是一个机会。
若此时,他能一举攻取南阳,和刘备遥相呼应、从襄樊一线兵分三路向中原推进,对许都形成两面合围之势。
汉朝复兴指日可待!
这也正是在响应诸葛亮“隆中对”的政治规划。于是,关羽集结军队、向曹仁发动了战争。
此时,曹操暂时无暇顾及襄阳;而孙权刚刚跟刘备签过“平分荆州”的条约,正在合肥牵制曹操的主力;这让关羽没了后顾之忧。
所以,关羽的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锐不可当。
曹操闻讯大惊。当时,他的几员大将——张辽、李典、夏侯惇都不在许昌。
虎威将军于禁临危受命,从各地抽调七军共三万余兵力前去救援襄樊。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关羽围攻樊城,不料被樊城的守将——庞德用箭射中了额头,受了伤,暂时退兵。
《三国演义》里面,著名的“刮骨疗伤”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关羽在攻打樊城时左臂中了毒箭,于是请神医华佗为他治疗。
关羽坚持不用麻药,一边下棋、一边跟朋友谈笑风生,华佗就在旁边给他开刀动手术。最后血流了整整一盆。
正史上也有类似的记载,说关羽曾经在动手术的时候,面不改色;但那一次,主刀的医生并不是华佗,而且很可能不是围攻樊城发生的事情。
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是幸运的。他的军队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而这一次,连老天爷站在了他这一边——到了8月,天降暴雨,连绵十余日,汉水暴涨。关羽命令士兵深挖壕沟,把河水引进了敌人的城内,将整个樊城全部淹没,而驻扎在樊城的曹仁,和前来支援的于禁,都没有准备抗洪设施。
曹军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大家纷纷设法往高处爬、避免被洪水冲走,狼狈得像一群落汤鸡;面对气势汹汹的蜀汉军队,他们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很快,整个樊城都被大水吞没,只有城墙还露了一点点在水面上。活下来的士兵纷纷爬到墙头避难。
关羽的军队乘坐小船,顺流而下攻入樊城,将那些曹军一个个从水里捞出来。
于禁也因此而被关羽活捉投降。
但是,也有誓死不肯投降的忠臣——庞德。他爬到城墙上,手握弓箭抵抗关羽的军队。
他箭无虚发,一直拼死力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
关羽的进攻越来越迅猛。
庞德的箭射完了,就拔出军刀、跟敌人短兵相接;甚至到最后,他身边的士兵都战死了,他却仍然不肯放下武器、拼死抵抗。
他的手下董衡、董超二人见状,就开始劝他:将军啊,咱们降了吧,再打也打不赢啊!
庞德大怒:“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关羽见庞德是一条汉子,想劝降他,但是庞德说: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做贼人的走狗。
最后,关羽不得不杀了他。
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件事,感慨说:“我和于禁认识30年了,怎么能料到,他在危难的时候反而不如庞德呢?”
据说,曹操为此独自哭了半天。
不过,话说回来,于禁当时已经毫无抵抗力,他选择投降,也保全了手下士兵的生命;如果他也像庞德一样抵抗到底,自己倒是落得一个“光荣烈士”的称号,但却会因此葬送数万名士兵的生命。
所以,曹操并没有苛责于禁。
战争的形势严峻起来,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向关羽倾斜。
曹仁打算死守樊城、抵抗关羽。不料这个时候,襄樊附近的老百姓,都倒向了关羽这一边,不少曹军也纷纷倒戈、开始联合关羽反抗曹操。
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儿迁都。
关羽这一场战争打得很漂亮,让他真正名扬四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武圣”;但是,后人对这场战争却抱有怀疑态度。
因为,刘备当时正在攻打汉中,让关羽坐镇荆州;关羽不但没有把荆州守好,还单方面向曹操宣战、发动了围攻襄樊的战役。
关羽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豪赌”——打赢了,能重创曹操、把荆州北部地区也纳入自己的版图;打输了,整个荆州都有可能沦陷,刘备的处境会变得举步维艰。
在战术上,关羽这一仗是非常成功的:他先发制人、一举包围了樊城,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从战略上来看,关羽是失败的,原因有三:
1.刘备的基础不稳:尽管他们刚刚拿下汉中,但也仅仅是在西南地区取得胜利,他们还没有实力去夺取中原;就好比一个人在三四线城市发展得不错,但到了一线城市就知道,这里的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
2.曹操的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创,虽然损失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但夏侯惇、张辽、张郃、徐晃等主力军还在后方;
3.孙权已经吞并了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他们对关羽占据的北荆州虎视眈眈,正准备伺机而动。
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刘备在外交战略上的失误。
当初孙权之所以和他联合起来打了一场“赤壁之战”,是因为他们都想占领荆州;如今,大半个荆州已经到手,这么一大片的“不动产”怎么瓜分,就成了问题;
另外,刘备也没注意到,主张联合的周瑜、鲁肃已经过世;而新上任的吕蒙、陆逊都是一群争着立功的人……他们才没有周瑜那样的格局。
司马懿看清了这一点。他劝曹操不要慌:关羽已经埋下了祸根,用不了多久,形式就会发生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