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孤独》一书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名师陈果。
至于为什么要写书,起因于在几年前的一次讲课中,讲到“孤独与寂寞”时,讲课视频被学生传到网上。
这个视频不但被很多人点击收看,而且,因此慕名来听课的学生甚至都排到了窗外。
这让陈果老师感到触动,不经想起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了听次课而愿意站在某个教室的小小角落里。
“对我而言,那是一段无比欢乐的时光,尤其是当他人的语言像一束光一样投射进我的内心,在那里某些潜伏了许久的激情,某些甚至未被我自己意识到的思想的种子借着这光得以苏醒。这种灵魂受触动、精神被点燃的愉悦感,美不胜收。”
人的一生,都在与自身的恶作斗争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国王身边有一个哲学家与一个画家,但是,国王却单单偏爱哲学家,这让画家非常嫉妒,总想寻思着有一天可以出一出心里的恶气。
有一天,机会来了。
在哲学家生日那天,国王为他举办了盛大的生日宴会,画家便借此机会,要为哲学家画一幅肖像画来为他庆生。
但是,他把哲学家画得奇丑无比,把自己心里的不满与愤怒全都发泄在这幅画上,想让哲学家当众出丑。
国王大怒,要惩罚画家。但是,哲学家却拦住了,他说:
“画家画上那个丑陋的人确实是我,而我终生都在与这个丑陋的自我做斗争。”
西文国家的文化里,人都是有罪的,我们要终生赎罪,灵魂才能得以安生。
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直有着“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言论在争论不休。其实,善与恶都没有绝对的定论,在我们最初的生命中,一切都是一种无知的状态。
待到自己长大成人以后,更能明白一个道理:人并不是非白既黑的,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游离在中间灰色地带的人。
当站大大小小选择的岔路口的时候,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只在一念之间。所以,才有一句话叫“善恶乃一念之间”。
孤独,是一种心境
《瓦尔登湖》的作者棱罗,曾用两年的时间,一个人在瓦尔登湖畔独自居住,回归人最淳朴的状态之中。
人在物质之中时,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相反的,直到全部失去的时候,才能清楚地发现,什么才是生活必须的东西。
正像他在书中所说的那样,直到人失去了这个世界时,才开始发现自己,并且认识到,自己与周围一切的联系。
孤独与寂寞不同,孤独是一种心境。
正像陈果在《好的孤独》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寂寞是一种病,需要靠人群的热闹来治疗。”
那些说着害怕孤独的人,实际上,害怕的是寂寞。
所以,他们一定要处于人群之中方可。他们需要被别人承认,被别人看见,由此,才能确定自己存在的意义。
一旦他们被忽略,或者没有人赋予他们意义时,他们便会感到一种被抛弃,处于人群之外的疏离感。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能和孤独好好相处。他们不需要别人承认自己的意义,他们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独有的一片精神领域。
哪怕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承认自己,他们也能打心底里认可自己。
但凡成功的人,走的并不是一条铺满鲜花,一路掌声的道路,相反的,如同攀登山顶一般,走往高处,走得人越少,能理解你的人也越少。
所以,越往高处走,便越是处于人群之外。
真正能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一路向前的,一定是内心认定自己的人。他们向前的动力,并不来源于人群,而是自己内心的那团光火。
他们是自己的引路人,而非靠着别人的承认与赞赏而向前。
人生一世,贵有自知
“自信者”与“自负者”的本质差别就在于——“自知”。
自知处于自大与自卑中间,如同平衡木中间的节点一般,是一种对自我的准确认知。
人贵在自知,当有这层自知的时候,才不会过高地去企及自己根本够不到的梦想,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没有人认可而自叹不如。
正是因为有那些清冷的自我认知,才会懂得感恩。因为没有人天生便应该爱护自己,我们所有的得到,都应该为此而感谢赠予的人。
但凡可以过得好的人,莫不是因自知而自足。
人行世间,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灵魂。人与人之间,相遇是巧合,相爱是缘分更是偶然。
那些在爱情里,或是因爱生恨,或是纠缠不清的人,莫不是因为缺少了人生的自知。他们的爱情,成了一种目的,而他们也以此来判定自己是不是那个值得的人。
在爱情里自知的人,能相爱时便好好珍重,若是无法再携手时,也会感恩地好好道别。
他们不会因为孤独而与一个人相爱,不会为了慰藉自己而急切地要走入婚姻。他们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珍惜属于自己的人生。
写在最后的话:
人都是孤独的,无论经历怎样的繁华与热闹,我们终是要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
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人与人不同的是,有人能安守于自己的那分田地,而另一些人却终生错过,只抱着寂寞在人群中寻求安慰。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懂得与孤独相处。他们可以在没有别人注视的地方,仍然努力生长,待到被发现时,已经破土而生,别具风彩。
愿我们的相逢,不早不晚,恰在最好的时候。喜欢就留下,我们都有一个世界,余生漫漫,唯愿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