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绿皮书》的感想

五一假期,庆幸没有被堵在路上。

更让人开心的是,在假期中,读了一本不错的书,《一个人的朝圣》,看了一部很受感动的电影,《绿皮书》。

《绿皮书》甚至看了两遍,一遍中文配音,一遍原声。就个人感觉来说,这部片子,还是看原声比较好,因为《绿皮书》是台词比较多的一部电影,原声配音更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感情张力。

这部片子的背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可是电影拍的却很通俗易懂,再加上精彩的台词,让我们不知不觉的沉浸到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时的那段历史。

下面我结合剧中台词与历史事件来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改变大众的想法,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是唐博士的助手在这次巡回表演的最后一站时,跟托尼道出唐博士选择来南方进行巡回表演的原因。

唐博士在纽约表演,会得到三倍的报酬,可是他还是决定来美国南方进行表演,因为在六年前(1956年),爵士歌王纳特金科尔前往南方进行表演,成为第一个在南方白人世界表演的黑人音乐家,但是在伯明翰,纳特金科尔被台下的3K党拽下去暴打一顿。

唐博士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争取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的决心。

而在唐博士进行南方巡回表演的前后,这样的民权运动还有很多。

55年,蒙哥马利的一位黑人妇女拒绝为白人让座而被捕,引发了黑人群体同仇敌忾的公共汽车抵制运动;

60年,四名黑人学生在市中心的白人便利店就餐时遭到拒绝,于是他们决定在座位上静坐抗议直到餐厅关门;

61年,在“种族平等大会”的支持下,黑人和部分白人学生们又发起了“自由乘客运动”,他们肤色混搭着乘坐客车经过最保守的深南地区。

唐博士进行美国南部巡回表演的1962年,正是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虽然冰山的一角已经有所撬动,但是“白人高贵、黑人劣等”的观念仍普遍存在,美国南部地区更为严重。

因此我们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不允许黑人试穿西服,不允许黑人与白人住在同一家酒店,不允许黑人进入白人餐厅用餐,不允许黑人使用白人厕所,不允许黑人在天黑之后仍然滞留在室外。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正是因为宣扬隔离但平等而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劳法》。

虽然这个法律在1954年就被废除了,但是这些隔离场景,即使到了影片中的1962年,仍然真实存在着。

尽管唐博士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但是因为他的肤色,白人们永远不会将他跟白人音乐家一样看待。而因为唐博士的社会地位,又使他与自己的种族隔离开来。

既非白,又非黑,是使唐博士觉得孤独的原因。

就正如在日落镇被警察抓走之后,依靠总统弟弟的一个电话获得解救,在暴雨中,唐博士与托尼发生了争吵,最后唐博士下了车,在大雨中的那段独白。

“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这让他们觉得有教养。但一旦我走下舞台,我就会回到他们身边,成为另一个黑鬼。因为那才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承受着这一点,因为我不被我的人民所接受,因为我也不像他们!所以,如果我不够黑,如果我不够白,如果我不够男子汉,那就告诉我,托尼,我是什么?!”

这一段独白,掀起了全剧的高潮,也让托尼真正理解了唐博士,让两人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

而就在唐博士巡回表演结束的一年后,马丁·路德·金便在南部伯明翰组织了一场异常轰动的大规模游行示威,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宏大的民权运动由此进入高潮。

“绿皮书”终于在1966年完成使命,在发表了最后一期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种族隔离政策也随着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逐渐走到了终点。

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完整斗争,南部的黑人们终于重新争取到了他们早早就被承诺的诸多权利。

改变大众的想法虽然很难,但是如果不去迈出那第一步,就永远也不会有改变的希望。

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亦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绿皮书》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