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elf-identity

        以前的时候,总是听别人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年少无知不懂其中的缘由。如今看来, 这话确实如此。年少时期的我们总是喜欢和别人比,好像自己的努力就是为了超越别人,但是一旦超越,就会停留,既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何这样做,也不清楚未来要走向何方。这样的结果是很耽误自己的时间的,后期若未能及时调整,则很容易陷入迷茫的深渊中。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个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在15-18岁左右,也就是高中时期。

      起决定性的,肯定是个体自我认知能力。

      当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也是影响深远的。尤其是学校的教育,作为一名学生,几乎天天都是在学校的。Self-identity的结果会有四种:早闭,获得,迷乱,延迟。早闭的原因是对人生无探索,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而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父母老师这样的权威人士。获得是最好的状态,既知道自己的人生理想,又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出努力,这就会体现大学专业选择上,将来也会有继续深造的愿望。但是玛西娅的研究表明,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迷乱是最可怕,最危险的状态,个体对生活既没有兴趣,也不想努力,有的甚至会做出反社会行为。延迟是比较常见的状态,个体对人生有探索,也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是受外界影响较大,不愿意或害怕为之努力。幸运的话,有些人将来也许会坚定自己的志向,并为梦想付诸行动和努力。而也有一些人,迟迟未付出行动。这样的人也是很多的。

        整个社会的个体若都能获得自我角色同一性,那么这个世界会更加和谐。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self-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