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底层逻辑》(著:刘润)

#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改变不了结果。

人性:生存和繁衍,无善恶之分
道德:社会属性逐渐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
感恩是道德,其本质是“预付费制 的交换”
宽容是道德,其本质是“允许犯错的协作体系”,以协作为目的带来的意外伤害可以被原谅。
人性是个体追求生存、繁衍的本能。可是不受约束的个体的人性,一定会是使个体彼此伤害。
道德就是用来约束个体的人性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群体的繁荣。
个体之所以愿意接受道德的约束,是因为群体的繁荣最终会让个体收益。
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一旦触犯必然收到惩罚的道德。

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难的多

在绝望中选择生存态度的自由,是人最后的自由

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另一个。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但放弃有时比选择重要。我们应该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

# 第二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事实: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
观点: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
立场: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一套完全自治的逻辑体系

人们只会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氛围下,自己去走喜欢的观点

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要怀着空杯的心态去看问题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不要被利益和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规律:给某个事物一个刺激,它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有时候成长并不需要猛踩油门,只需要松开刹车就好

流程:基于时间线做完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是线性、连贯、客观的
制度:做一件事情的行为准则,它可以是权利机构发布的规定,也可以是一种契约。
系统:若干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沿着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

水平低的人,新气通常很高,用上帝的视角俯视比他成功的人。
水平高的人,心气反而很低,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你的重大决策未必很大,可能只是让你觉得很痛而已

数学思维: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公理体系、数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
一件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以来累计效应造成的。
最终事情的走向会是那个相对正确的方向。
不要总想着每件事情都必须一帆风顺,如果你想得到最好的结果,可能在一些关键步骤上要做出一些妥协。

方向比对,努力白费,在错误的的赛道上一路狂奔,越努力,毁灭的速度越快。

# 第三章: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人脉,不是那些能够帮助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帮助的人

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消耗
很多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习惯就是别人做起来那么别扭的事情,你可以做的非常自然
习惯不会让人痛苦,养成习惯的过程才会让人痛苦
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你要离开的不是那些烂人烂事,而是要离开那些不断遇到烂人烂事的自己

知识: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
技能:是你以为你知道,但如果你没做过就永远不会真知道的事情
态度:你选择的用来看待这个世界的那副有色眼镜
态度源于心灵,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 第四章: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幽默的三种理论:

  1. 优越感理论:通过创造一个失败者,让你感觉自己就是成功者,从而产生心满意足的优越感
  2. 错愕感理论:两条逻辑线交叉的地方,突然来个脑筋急转弯
  3. 释放情感轮:用危险制造紧张感,再用安全感释放掉它

时刻保持边界感,即所有权的认知

# 第五章: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自然发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容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极度不信任
族群法则:有血缘有共同目标,族内和睦融融,族群间争吵冲突。
普遍法则:可以跨越个人和组织、所有人都理解和认同的东西

比功能更稀缺的是体验,比体验更稀缺的是个性化

管理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善意

利益共同体:有共同的短期的收益
事业共同体:有长期共同的目标
命运共同体:有共同不能失去的东西

公平: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
公正:选用哪把尺子来丈量
公开: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众者监督公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底层逻辑》(著: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