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它的定数,气数将尽,谁都拦不住,就如百度贴吧的日渐式微。
2009年,忘记了如何申请的百度账号,同时开通了百度空间,偶尔也把文字放进空间里,但是只是偶尔,后来一段时间不用就渐渐的把账号给丢失了。
直到2010年6月,在永年草根吧观望了一段时间后,我拥有了第二个百度账号,那时开通账号,随便注册一个就好,不用绑定手机,没有定位系统,同时也开通了百度空间。开始只看帖不说话,渐渐的就熟悉了这群人,也加入他们,也成了永年草根贴吧的元老级人物(当然只是时间上的老)。
草根吧当时在永年算是可是一个文化和文艺氛围最浓的文化贴吧,其定位可以用沈枫公子的一篇文章《永年草根吧------的几种说法》来阐述。
当时的草根吧的初建者忘了是谁,但我进入的时候,是远在西藏扶贫的文艺青年大漠月为吧主。至于吧主是个什么样的官?类似现在的群主吧,但应该比群主权力大点,有删贴的功能,现在的群主貌似没有删除其他人所发信息的功能。转眼十年过去了,如今再回帖吧,虽然冷清了许多,但是却依然是满满的熟悉感。记得前段时间贴吧以前的帖子都看不到了,曾引起热议,觉得如果没有了那些帖子,像是丧失了那个时期的记忆一般。但现在我看到已经恢复了帖子。至于为什么恢复了到不太清楚,我愿意相信是因为听到了民声。
贴吧曾是过往最深刻的记忆,它和QQ有明显的不同,它是有群体性的,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印记和喜恶,也代表了一个时期的精神需求。
2010的7月3号,我在贴吧留下了第一篇帖子《善意的谎言要不要说》,从此算是给文字按了家。以后的日子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坐在电脑前游览贴子,把所有的帖子都读一遍,几乎每日还会发一贴。每到吃完晚饭,几个老吧友就聚集到一块打文字游戏,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相当于现在的群聊,真的是热闹非凡,趣味横生。那时因帖子高产还混迹了一个小吧过了过“当官”的瘾,其实也是名不副实(不久后因个人原因辞去)。当时贴吧由乡土文学加大漠月,号称贴吧第二才子的蜗牛(第一大概是陈蔡儿?忘记了),豪爽的美女铃儿支撑着贴吧的一切吧务。主力人员有:对地方文化极有研究的秋日云霄(曾任吧主时间最长)、美文美女紫衣,广府三侠---侠女郭芙蓉,秋语呢哝,尘缘如梦,以散文著称的素手轻描,还有以游记专长的九里十三步(曾任吧主),诗词才子沈枫公子(据说还是老乡,但现在也不知道是谁),还有对诗极有研究的晚风和书生、言语幽默风趣的秀才和精品、锦绣十年、竹青,军事天文方面可以一论的兵工厂(据说曾是永年论坛版主),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和地方文化爱好者,如文王,马千里、茅台、wulumuqi,燕儿姐、愚公………他们或散文或杂文专长,当然还有一些从来不发主题帖,但是在跟贴中异常有趣的人,如云端,冀南羊等,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灵魂,每个人都对这块心灵的栖息地有着一样的喜欢和爱。
当然这些人随着每年正月初五的贴吧聚会,都已经从贴吧的背后走出来,由陌生人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有了微信群后更缩短了距离,成了邻居或者现实中的朋友,说得着的,依然在群中互损,打趣,一如往日贴吧的某一日晚上,早晨或者深夜共同在某一个帖子上胡侃的样子。只是因为涉及到了现实,多少有了些忌讳吧。据说也有大大小小的分帮分派,我向来是个好赖不论,独自抱团的人,所以很少过问其中的是非曲直,以致一个吧友兼朋友的人常说我是个不知人间疾苦,总是阳光普照的人。也许人就是这样相处久了不只会增进感情,也会产生间隙,当然我也是如此,只是我是个懦者,对此总是选择了退避三舍罢了。
第一次发起年终总结,我的贴子是《为心安家》,是一篇曾引起了共鸣的文字。虽然语言有些苍白肤浅,但是却也写出了大家的心声,当然关键也写出了我对贴吧的真挚情感,那时许多文字的诞生都与贴吧和贴吧的他们有关。你不得不承认有人读有人赏有人夸也是一种动力,当然他们的回帖中有善意的批评,无论怎么说于我的写字总是有帮助的。以后几乎每年都有年终总结,一直到现在年终总结成了习惯。
现在贴吧虽然日渐冷落,但是觉得自己像个搬出老宅在外游荡的游子,总会在过年的时候回去看看,用李哥的话就是过年了,给老宅贴副对联。那每年一份的文字是总结也是汇报,汇报给谁不重要,只是证明我们还在,老宅还在。
写到这里几乎所有的记忆都蜂拥而至了,素素是文武双全的散文好手,风格不拘,无论是幽默诙谐还是清丽脱俗都可见一斑,秋语的《蛙鸣》和《梧桐花开》曾在心头徘徊很久不肯离去,蝈蝈和蜗牛的诗,枫叶公子的词都是望尘莫及的偶像级别,对了还有大漠的乡土气息极浓的风俗民情小文系列,茅台的杂文,还有中和堂随手拈来的小令,秀才的还有部未完待续的贴吧演义未完待续呢......那时候一个话题,都是可以讨论半天的,我反应慢,除了自己的帖子回帖较多,更多是喜欢看他们诙谐风趣的回帖......此刻,他们的文字像一个个有特色的戏剧脸谱一般在眼前一一闪过,依然让人赞叹不已。当然也有些不和谐的因素,但是过去了就淡了许多,不是么?当所有的事故都成了故事,还有什么可在意的呢?
也曾经写过两篇记忆性的帖子《读文品人》和《贴吧你我他》,现在想想依然感触良多,觉得自己当时很有勇气居然可以给贴吧不熟悉的他们用他们的文字一一画像,应该为自己点个赞,假如放在现在估计是不可能了,也不知这是一种退化还是进步?
起意写这篇文的时候,回草根吧看了看,居然发现沈枫大才子的2010年的帖子《永年草根吧------的几种说法》被亚圣(亚圣是不是书生?)挖了出来,又读了读,定位准确,用词准确,能够还原当年的样子。
我常想这是一个变化着的世界,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展到什么哪里,假如有一天我们迷失了方向,如果这个世界的各种物质都是相通的,那么贴吧是不是也算是一个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它会不会引导我们找到曾经走过的路?
现在的吧主是燕儿姐,一个可亲可爱的大姐姐,感谢燕儿姐为我们守护着这座老宅,让我们在某一天还能找到回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