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游记

乐山大佛游记

□  湖  山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到达了四川峨眉。接站的汽车弯弯转转,把我们送到了报国寺,入住在虎溪的一家民宿。在这里吃过午饭,还没来得及上峨眉山,汽车又送我们去乐山看大佛。据说店主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讲究,古时凡来四川的朝拜者,都要先来乐山,后去峨眉,意为先拜大佛,后拜弟子。

乐山是地区所在地,距峨眉50公里,古时叫嘉州,这里是郭沫若先生的故乡,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都曾担任过嘉州的地方官。著名的乐山大佛,自古就有蜀中第一名胜之称,宋人邵博的《清音亭记》说:“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

到了乐山,我们步行到岷江边,乘船逆江而上,从水路来观看大佛的全貌。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因背靠凌云山开凿,又被称为凌云大佛。远看“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巍峨壮观,气势恢宏,佛头是山顶,佛脚出水面,大佛临江端坐,双手抚膝,面色温和,神态庄严,注视着滚滚滔滔的江面。

三江交汇的乐山,自古就是水上交通枢纽,既是出入蜀地的便捷通道,也是一段风险莫测的水上险途。每当夏汛来临,江水湍急,直冲山壁,经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妖魔兴风作浪所致。在此修行的唐代高僧海通,以慈悲为怀,他立下宏愿大志,要在凌云山的开凿一尊弥勒大佛,借助佛的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普渡众生。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乐山市


从岷江上观看乐山大佛


作者在乐山大佛


游船缓缓靠岸,到达大佛的底部。抬头往上看,71米高的大佛,整个嵌入在山体之中,与山连成一体,给人以仰之弥高的震撼,显示了盛唐文化的大气风格。大佛双肩壮实,胸脯饱满,眉毛高长,体现了唐代崇尚以胖为美的时尚。大佛的头部,相当于五层楼高,7米长的大耳朵内,可容二人并立。8.5米宽的脚背,可以围坐100多人。 

大佛左右的崖壁上,还有两尊护法天王,16米高石刻的护法,如果放在普通的地方,形象一定十分伟岸,但是站立在大佛身旁,就显得特别的小巧了。与护法天王共存的,还有许多石龛造像,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严重风化,面目全非。这些成百上千的小佛像,与大佛一起,汇集成了一个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的右侧,开凿了一条栈道,栈道窄小奇陡,曲折九转。登上栈道的顶端,可以观赏大佛的头部。头上一千多个螺髻,分成18层排列,远看浑然一体,实则是用石块逐个镶嵌。这些水桶大小的螺髻,顺着头部开凿的凹槽,一个个插入,一层层铺开,没有榫铆固定,没有砂浆粘接,工艺水平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大佛的身上,隐藏了众多的排水系统。头部18层螺髻中,布置了三条横向的排水沟,自上而下,从耳背到颈部,从胸部和背部,再到大佛的衣服褶皱里,都遍布排水通风系统。这些系统设计巧妙,隐而不见,能够减少佛体的侵蚀风化。古人的科学智慧,使大佛得以屹立千年,依然保持了当初的原貌。


近观乐山大佛


站在大佛脚下,才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大佛头部1051个螺髻,都是逐一嵌入,里面隐藏着三条排水沟


作者与学生在乐山大佛合影


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古代,要把一整座山崖,开凿成一尊摩天大佛,可谓史无前例的壮举。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凿佛工程,这需要怎样的虔诚和坚持,需要付出多少艰辛才能做到。

当年许下宏愿大志的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为开凿大佛募化资金。不仅是化缘,从物色工匠,打造工具,到勘察设计,他都亲历亲为。经过三年的准备,造佛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年是公元713年,也是唐玄宗开元元年。听说海通要修造大佛,乐山的百姓纷纷前来相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时间,“万夫竞力,千锤齐奋,伏螭潜骇”,开凿下来的石头,如雪片般掉入岷江,激起一阵阵浪花。

佛像动工不久,嘉州有一个官吏,听说海通募化了许多钱财,便带兵来到凌云寺,向老和尚勒索一万银两,并且恐吓:如果不交钱,就要剜去他的双眼。老和尚面对威胁,毫不畏惧,他严词拒绝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官吏不相信他为了造佛,宁可被剜去双眼。岂料海通从容的“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官吏大惊失色,仓皇逃下山去。海通的浩然正气,感天动地,激励工匠们一定要把大佛建成。

双目失明的海通,不向困难低头,毫无懈怠松弛。开元十八年,积劳成疾的海通,没有看到大佛的完工,就因病圆寂西去了。此时,大佛的头部和肩部修成,阻塞三江急流的山崖打通,最费时费工的工程已经完工,体现了“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我”的崇高境界。海通和尚死后不久,由于经费缺乏,工程被迫中断。

十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奉金20万,海通的弟子继承大师的遗愿,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赐以麻盐税款资助,使得工程进展迅速。当大佛修到膝盖时,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又一次停工,这一停就是四十年。

直到公元785年,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捐出40万奉金,才使大佛得以续建。公元803年大佛峻工,看到“百丈金身开赤壁”的大佛,看到十三层高的大佛阁落成,韦皋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兴奋不已,亲笔撰写了《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并命人刻成巨大的石碑。

经历了三代人的努力,经历了90年的打造,海通禅师的宏原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不能忘记,如果没有海通禅师、没有章仇兼琼和韦皋的引领资助,没有一代代工匠们的精心设计,千刀万凿,顽强坚持,前赴后继,就没有乐山大佛。为了大佛的降生,多少人摔下峭壁,跌入江中,付出了生命;为了大佛的降生,多少人慷慨解囊,倾其所有,散尽了家财。他们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如果没有他们,这里依然是半边石山,普普通通,默默无闻,谁也不会多看一眼。

同样伟大的,还有那些保护大佛的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大佛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侵蚀,也有人为的冲撞。如果没有历朝历代的维护修缮,大佛早已千疮百孔,惨不忍睹。他们与大佛的建造者一样伟大,值得我们深深的缅怀和敬重。


乐山大佛的创建者海通法师


乐山大佛的续建完成者韦皋


四 

    从栈道走上凌云山,就到了凌云寺,因为是大佛的所在,又被称为大佛寺。“先有凌云寺,后有凌云佛”,凌云寺创建于唐初武德年间,早于大佛的建造,距今已经有1400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也是海通禅师的修行地。

凌云寺三字的匾额,由蜀中五老七贤中的赵熙题写。匾上的一个“凌”字,写成了三点水,于是有人将它判为错别字。赵熙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国史馆编修,有“晚清第一词人”之称,是真正的一流大文人,是不可能将“凌”字写错的。他之所以要在“凌”字上添一点,是特指凌云寺在三江汇流处。可谓正字写错,必有深意。

凌云寺的第一重大殿,就是天王殿,大殿正中供奉着弥勒佛,两边分别是四大天王的塑像。这尊弥勒佛,鼓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殿前的一对楹联写着:“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不容。”告诉众人应用平常心对待人生。这尊弥勒佛,与乐山大佛的形象迥然不同。大佛是唐代弥勒的造型,因为是用来镇水的,所以采用庄严的坐姿,这是佛佗打败魔王后的姿势。而大肚弥勒佛,是五代以后才有的,它是布袋和尚的形象。由于这个形象流传广泛,以至很久以来,乐山大佛的身份一直存疑。有人说是释迦牟尼,有人说是如来佛祖,直到韦皋的《大像记》被发现,才解开了这桩千年之迹,原来大佛的真实身份,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唐朝是个佛教兴盛的朝代,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李适颁布《修葺寺观诏》,要求各州府培修振兴寺庙,一时崇佛之风席卷全国。借助这种氛围,凌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维修,韦皋得以续建完乐山大佛。唐德宗的兴佛令,使寺庙享有了许多特权,造成了“天下十分财,而佛有七八”。到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嘉州、眉州等地奉诏灭佛毁寺,凌云山上的八座寺庙俱毁,只有凌云寺得以幸存。如果毁了凌云寺,凌云大佛也将被灭,而大佛是用来镇水的,矫枉不能过正。凌云寺创建了大佛,大佛庇佑了凌云寺,在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中,二才能够得以幸存,都是拜大佛所赐。


清末蜀中大文人赵熙题写的凌云寺匾额


凌云寺的大肚弥勒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乐山大佛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