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悟|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2)

图片发自App

我在之前的文章<积极思维的悖论>中,有写过自己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容易沉浸在积极乐观自我鼓励的情绪之中,而忽视了立足当下实际去直面和解决问题。

有时适当的悲观主义使我们看到风险,而盲目乐观容易导致高估自己能力,容易看不清现实。

人生漫漫长路中,始终保持适当乐观处世的心态很必要,它能让我们在荆棘满布的路途中勇往直前。那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秉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用悲观主义的方式来分析问题和制定计划与对策,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保持乐观的心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处处按照悲观主义的做法做事有时却是危险的,这个关于投资中的例子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高盛或者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资银行在给一个高净值家庭理财时,都要先问问对方对于损失的承受能力。比如账面上少了20%的钱你是否能接受,还是说只能接受10%以下的波动,当然往上的波动谁也不会设置上限。如果你只能接受10%的波动影响,那么在投资的组合上,只能以债券为主了,这样的组合回报一定不会高。如果你能接受20%的波动,也就说明你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因为你相信即使下行20%,市场最终会涨回来,相应地,高盛或者摩根士丹利就会把更多的投资放在具有风险,但回报更高的股市或者私募基金上。

而现在,如果一个人说,“哦,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我采用最稳妥的策略,永远防止最坏事情的发生”。这会是什么结果呢?这就相当于说,你能忍受20%的市场波动,但是却选择了下跌幅度不能超过10%的投资策略,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对未来乐观不等于没有风险防范意识,但是需要冒一些险,接受一些挑战,因为没有任何回报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盲目的乐观可以被称作‘消极的乐观主义者’,而我们要做的是成为‘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外在世界,会不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除了有积极心态的力量作为支撑,也需要立足实际,用开放的敬畏的审慎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次地将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碰撞,自我破碎和重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复杂中成长起来。

谷歌的创始人佩奇早早的认识到任何企业和生物一样,从小到大,慢慢衰老死亡,难以避免,这是悲观的认识,但佩奇希望谷歌能始终不断地创造新的产品,就像海蜇不断发育出来的信息报,以此逃脱大公司的宿命。佩奇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我们面对更多机会也面临更多难题挑战,难免产生各种知识或学习焦虑感,育儿中有怠慢会焦虑,工作中有落后会焦虑,甚至一天没摆出学习的姿态都焦虑,赶紧娄起来一本书翻翻,打开得到app听听,才能有些许安慰,往往会用一种‘我努力工作了我持续学习了’使自己不那么焦虑,这是一种‘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但也能看到许多的得到用户始终坚持不屑地学习,坚持去思考提升,在渴望进步恐被落下感驱动下,或者满足自己源源不断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这一本能的驱动下,不断增加见识,磨练思维能力。这样容易成为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有了丰富的见识和更多系统的知识,就有了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视角,谦卑而敬畏,用更包容开放的心态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保有积极的态度,又在实际问题中保有清醒的悲观态度。有时我会觉得这种看似矛盾的追求中庸的想法实在像是在和稀泥。但成长是个逐渐变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开始会让我们有些痛苦,但最终会使我们饱满和强大。

不断促进自己的认知升级。让更多的观念和解释角度,它们甚至彼此矛盾,在我的精神世界共存,最后一起来滋养我们的实践。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悟|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