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迅《朝花夕拾》

大概因为过于谨慎的性格,因此多年以来,无论是书也好,影视剧也好,那些轻松的大众的我都会先尝试,而那些可以称为经典的,总觉自己资历太浅或是太浮躁,无法理解深意,因此将那些经典“束之高阁”,以至于到今天“四大名著”也还没有好好看过,翻开之前已经被自己的诚惶诚恐吓退了脚步。而鲁迅先生的文集也在这个范围之内,除了知道课本节选的几个篇章,说得出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阿Q啊,孔乙己什么的。对鲁迅先生的认知也一直是那个我们都熟悉的鲁迅的画像,消瘦倔强的侧脸,表情严肃犀利还带点儿忧愤,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应该就是这样子吧~

近日由于报名了一个《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考试,发现鲁迅占了很大的篇幅,想来应该看一看鲁迅先生的作品,便从朋友处借来了《朝花夕拾》,恰巧她手中还有一本1956年出版的《忆鲁迅》,汇编了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他的朋友、学生、甚至陌生人对先生的言行的一些回忆。

于是两本书结合看起来,不知不觉中先生的形象丰满了起来,心里便生出了许多感慨,虽然自己没有真的做过系统的研究,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求一吐为快。

在读《朝花夕拾》的时候,(很厚颜无耻地)我发现和先生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小引中先生写道“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于是我在心里拼命点头,我常常感到生活只剩下了回忆,这个感觉让我惶恐,如今发现原来先生也大概有过类似的阶段,便觉得有点可以原谅自己了。

很意外地发现读《朝花夕拾》觉得非常有趣,对,是有趣,好玩儿。我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了先生故事中的那些形象是否有什么革命意义,象征意义,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把我带到了那个百草园里,带到了书屋里,仿佛看到了先生是一个可爱的孩童,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娓娓道来。

比如《狗猫鼠》文章里讲到了“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然后详细记录了猫是老虎的先生的故事,虽然我已经听说过了这个故事,但是在鲁迅的文章中读到还是觉得有趣极了。而且可以想象出鲁迅先生不一直是战斗的样子,也曾经是一个躺在大桂树下面听祖母讲故事的孩子。后面还讲到了他救治的一只隐鼠,舔食墨汁和菜渣的小鼠很形象,然后失去了又确实很难过。

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在脑子里脑补一下这个人的样子,长妈妈的样子便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前院的嫂嫂,虽然叫嫂嫂,但其实她比我母亲年龄更长一些,只是按照街坊辈分论的话,我们家辈分大一些。我想象着长妈妈大概就是嫂嫂那个形象,不够嫂嫂要更瘦一些,但是长妈妈给小时候的鲁迅讲那些规矩啊,讲长毛的故事吓唬小孩儿,发现小孩儿喜欢《山海经》又记在心里带了来,真是一个让人讨厌不起来的有那么点儿粗俗却更是让人可敬可爱的人啊。读长妈妈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嫂嫂家的热炕,吃不完的瓜子、花生,她家里还有电视,这是那个时候小孩子很难拒绝的,有时候放学回家看到爸妈不在家便去嫂嫂家,但有时候也会有点儿怵,因为她总是拿着吃食却逗着我们一定要叫人才给,说话很大声,笑得也很大声,有时候还会说各种故事吓唬小孩子,所以嫂嫂家是一个又有点儿惧怕却又渴望去的地方。

小时候读百草园是被老师强迫去读,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现在读来却热泪盈眶。一来有一年出差去了绍兴,当时就住在了鲁迅故居里面,所以再读的时候心里有个对照,我好像记得那石井、高大的树、短短的泥墙根;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院子,比百草园是小得多,但那也是我们的乐园,满架的丝瓜,小小的井头,歪脖的枣树,瘦高的榆树;每年夏天各种蔬菜,开花的,不开花的,水井边,门廊下深的浅的各种绿色热热闹闹。

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二十四孝图》,全篇可以看到先生因为孩童没有好书读的痛心疾首,“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想来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罢,有很多的书可以读,然后现在的孩子却更喜欢上了手机游戏,喜欢上了网络里的世界;因为工作是培训相关的,有时候也会“思考”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孩子尽早熟悉互联网,长见识,有时候觉得纸质书是宝贵的,能够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让孩子远离手机;最后的结论大概是找个平衡吧,过犹不及。这种没有立场的想法让我很是瞧不上自己,像鲁迅先生那样坚定地大声疾呼,讽刺“老莱娱亲”的做作,“郭巨埋儿”的荒唐,让我内心钦佩不已,先生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痛斥(像一些网络上的喷子一般),是追溯到了最早版本的,这些故事的改编实在是“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还有我们熟悉的对鲁迅先生爱护有加的《藤野先生》、耿直的好友《范爱农》……每一个读来都是让人感动、温暖又仿佛有很多感叹。当然还有鲁迅先生花了很多的篇幅讲“活无常,死有分”,讲到许许多多人和鬼的故事和渊源……

鲁迅先生写《朝花夕拾》的时候大概四十多岁,想来那个时候回忆童年和青年时期的一些经历感受是颇为不同的,不知道先生写的时候有没有教诲青年人的想法,对于正在奔向四十岁的我来说,不得不说我感到被治愈了,朦胧中感到一种力量,我不知道人生将走向哪个方向,但是大抵应该要保持心底的那一种热情、善良和宽厚吧。

《忆鲁迅》中很多人提到了接受了很多鲁迅先生的帮助和指导,列举了很多和鲁迅先生的“小事”却对他们个人有着很深的影响,我想象着先生家的客厅里大概常常坐满了青年人,有他的好友、学生,也有他帮助的陌生的青年人,大家在那里一定是感受到自由和被激励着的。祈祷社会上更多人像鲁迅先生一样给青年人,给孩子更多的爱护,那些幼时、年轻时的记忆将会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鲁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