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成年人修炼手册》

上周开始听“得到”上新推出的和菜头的专栏《成年人修炼手册》。听了几期节目,有些感慨,一些是自己明白,未如和菜头那样总结提炼,一些是自己也未明白,不知道人家怎么就成了成年人……整理几个有必要保存的话题。

一、厨艺

作者看来,厨艺,名词,一种人生的修行法门,但却经常被误认为是技巧。

先看原话:人们总是有一种误解,自己经常享用什么事情,就以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经验,甚至觉得自己是做这件事的高手。经常看电影,于是就觉得自己可以指导编剧导演;经常用网络产品,于是就觉得自己可以做产品经理;至于说经常吃饭就认为自己是美食家,认为自己精通厨艺的人,那就更是数不胜数。想要反驳也很简单:一个人天天睡觉,拥有几十年丰富的睡觉经验,那他为什么会失眠呢?为什么他自己解决不了呢?——这确实很适合怼那些眼高手低,迷之自信的人

为什么会是这样?作者的看法是他们弄错了次第。次第,指顺序,佛教里经常用这个词来描述修行的不同阶段,以及阶段之间的顺序。我在这里的用法偏向后面一种。

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学厨艺的整个阶段:

1、野外,学生火

2、热剩饭菜

3、做饭,研究水和米的配比,以及要配合怎样的火力,才能得到软硬适中的米饭。

4、进厨房,跟着处理食材,包括清洗、拣选、腌制、水发等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知道食材的软硬干湿老嫩,以及粗加工带来的物性变化。

5、参加一点真正的实践。父母炒菜的时候可以站在一边看,最后要出锅之前那几下,让给我练习一下翻炒、收汁、勾芡等等手法,最重要是让我反复感受最后大功告成的那一瞬,一次次从成功走向成功,建立起积极乐观的心态。

6、做一点复杂的小菜,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肉丝,干煸苦瓜一类的菜式。但是蒸水蛋、烤锅巴一类看起来极为简单,但是极考究手法的菜还是不行。这一阶段,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区分做熟和做菜。做菜要讲流程次序,要讲调味时机,要讲火候调节,要讲味道的相互激发或掩盖,目的是让最终的出品好吃,而不仅只是做熟而已。到了这里其实也不难,只要掌握不要火太大把菜烧焦,以及学会使用酱油、味精和糖,问题都不大。

7、自修阶段,见缝插针学习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比如说煮绿叶菜不要盖锅盖,这样菜叶就不会变黄;炖肉时最后再放盐,这样瘦肉就不容易变得很硬,诸如此类。在这个阶段的末期,达到了看菜谱做菜的水准。相比之下,那些直接看菜谱然后就下厨房的人,属于跳级生。他们一举越过了前面所有环节,认为自己会阅读中文,能看懂菜谱,就可以烧出菜来。的确有这样生而知之的天才,可惜绝大部分人都不是。

基于充分认知和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的高度和谐一致,他因此可以和厨房对话,甚至可以让厨房放声歌唱。

一个厨艺,让和菜头写出了这么多,而生活中的种种,需要次第的无数。去年年底召开国家级别的工匠大赛,习主席亲临,说明国家层面在重视工匠精神,但匠人精神是什么?仅仅是一件事上的坚持与精益求精么?从这篇《厨艺》里反思。

每每我们在感慨现在的工业化流程里,我们并未诞生好莱坞那样的大片,反而大批的年轻人在工业化流程中失去自我,他们是不是只是拿着菜谱做菜,缺乏每一步的次第训练,甚至看不起这些次第,以为自己是跳级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菜头《成年人修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