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六月,刘秀称帝后,天下形势又为之一变。
关中,赤眉消灭更始政权,并扶植刘盆子成为关中新主人。由于赤眉更糟糕的治理能力,赤眉刘盆子政权所能控制的区域仅限于三辅。
他们控制的方式是,劫掠!
隗嚣在更始政权内乱后,逃归天水,瞬间又占据了陇西、天水、金城三郡,河西走廊五郡则已经是窦融的地盘了,不过此时隗嚣和窦融倒还结成了攻守同盟。
由于关中大乱,隗嚣招揽了许多三辅地区的士大夫,比如班彪,比如马援。
刘秀称帝后,梁王刘永也耐不住寂寞,于公元25年冬天称帝。
匈奴人不甘寂寞,扶植了安定郡三水县人卢芳为汉帝,派遣匈奴骑兵进入安定帮助卢芳攻城略地。
以上是外部情况的变化。
至于刘秀政权的内部情况,河北的农民军或瓦解分化、或暴力消灭,基本上得到平定,刘秀驾临河内,准备腾出手来进攻大都会洛阳了。
在西线方向,邓禹也从汾阴渡河进入河西。
这里科普一下,河西和河西走廊是两个地理概念。
战国初期,秦国东出,长期与晋国争夺的是河西平原,在关中洛河以东、黄河以西。
秦穆公称霸时,河西平原牢牢地握在秦国手里。秦穆公之后,秦国长期处于农奴时期,落后野蛮,而东方晋国三分为魏、赵、韩。
其中魏国通过李悝、吴起的变法,成为三晋最强的诸侯国,然后由吴起统兵从秦国手里夺取了河西之地。
之后大概在下图红线处,自北向南修起了长城,飞龙骑脸,彻底堵死了秦国东出的希望。
老实说,我觉得我们的读者,应该都区分得清这两个地理概念。
这么写,是因为最近看大V们的文章,竟有分不清楚却胡乱引用的。
某W大V,也是写历史的,写得很棒。他针对最近的湾湾问题,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说法:湾湾之于当前的中国,就像河西之于变法崛起前夕的秦国。
这个对比,非常恰当。
然后呢,我在Y大V文章里,看到了这么个说法:台湾之于中国,就像河西走廊之于秦国。
我倒!河西走廊是霍去病河西之战后才纳入中央帝国版图的,跟秦国有半毛钱关系?
各位琢磨琢磨这背后的联系——某大V看了别人的文章,嚯,这个比喻新颖,拿来用用,然后搞错了概念,闹出了笑话。
好了,继续说邓禹渡河。
先看图。
邓禹选择了从汾阴渡河,先占领了夏阳,之后又挺进到衙县这里。
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带领自己的部属十万大军,连同左冯翊的官兵一同前来阻击邓禹,大败。
与此同时,赤眉也进入长安。
回头,我们看邓禹选择的渡河地点,很容易看到他骨子里的怂。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争夺,通常都从蒲反(当时叫蒲坂)渡河,因为这里可以直插对手心脏。
当然,面对的防御也难。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邓禹是曲线救国呢?毕竟渡河才是关键,从哪渡倒没那么重要。
答案是,邓禹才没有曲线救国呢,他就是怂。
渡了河是不是应该立即南下奔长安去,趁着赤眉更始混战从中取利?
他却向西前进,奔衙县去了。然后在衙县这跟公乘歙打了一仗,战术上大获全胜,但战略上一败涂地——他本来有机会让更始政权向他投降的。
不过,衙之战之后也不是无法补救。
当时,三辅地区,先遭更始掠夺,又遇到更凶残的赤眉,民不聊生,这时候听说邓禹大军到来,军纪还凑合,三辅人民就像盼亲娘一样盼着邓禹进入长安。
有些心急的,干脆扶老携幼来迎接邓禹,每天能有一千多人向邓禹投降。
当时,邓禹部众越来越多,号称有百万之众。
众将这时候也都劝邓禹趁着赤眉立足未稳,赶紧进攻长安。
邓禹却不同意。他觉得他打不下长安,同时,他觉得陕北上郡、安定、北地这些郡粮储丰富、防守薄弱,可以先打下来。
柿子捡软的捏,倒也合理。
但可以乘势而为时,还是菜鸟打三国游戏的思路,专捡边角料开拓,就是怂了。
明明是蒋委员长的角色,却非得学教员上陕北打游击,邓禹这脑回路,看不懂!
邓禹挥军北上,也有收获,三郡多个属县望风而降,打败了许多赤眉别将带领的小股部队,西河郡太守宗育也向邓禹投降。
刘秀在后方,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即向邓禹下发敕令:
“大司徒您就像尧;赤眉乱贼就像桀。长安的官吏人民都无所依靠,你得乘势而进,以顺应人心、安抚长安百姓呢!”
但邓禹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头铁嘛!
邓禹继续进军到栒邑,留冯愔和宗歆守栒邑,让其他部将去各属县征集粮食,之后到大要会合。
然后就出了差错。
冯愔和宗歆因为争权不和,冯愔把宗歆杀了,因而就反叛了,带兵进攻邓禹。
邓禹这下知道自己把事情彻底办砸了,只好如实向刘秀飞书汇报。
刘秀却也没责备邓禹,而是问使者:“冯愔最宠爱谁?”
使者告诉刘秀:“是护军黄防。”
刘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判断,他回信给邓禹:“稍安勿躁,冯愔一定会被黄防抓捕。”
后来,过了几个月,黄防果然把冯愔给绑了,带领部众来向邓禹告罪。
刘秀这么神?其实是他使了一招反间计。他打发邓禹使者西归的同时,还派出了尚书宗广持节前去招降冯愔、黄防。
冯愔是带头谋反的,罪在不赦,当然不会投降。但黄防就难免想一想:“我真的要跟开挂男为敌吗?”
想通了,也就投降了。
出人意外的是,冯愔被押解到洛阳后,刘秀赦免了他。
一方面,刘秀对部下极为宽容;一方面,天下未定,刘秀的部下,不同派系之间倾轧颇为严重,这也是刘秀和合各方势力的手段。
而这么一折腾,邓禹永远地失去了解放三辅的机会。
如果说,昨天,他通过西征打下河东,奠定了名将地位,则今天,他的名将就要打个问号,明天,他将名声扫地。
不过,明天的事儿,且按下不表。
且说说刘秀咋就到了洛阳。
答案也简单,朱鲔投降了。
但过程颇有曲折。
当初更始帝刘玄杀刘縯时,李轶、朱鲔两位都是坚定支持者,投降刘秀,朱鲔也有很深的顾虑。
刘秀平定河北农民军再度南归河内后,任命岑彭代行大将军事,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右将军万脩,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杨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还有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围攻洛阳。
但朱鲔是个很有才能的人,杀了李轶之后,洛阳城里他说了算。洛阳城又很坚固,粮草充盈。
所以,刘秀派出了大半将帅,围攻了几个月,仍然没能攻下洛阳。
于是,刘秀派岑彭前往说降朱鲔。
岑彭先前在朱鲔手下当过校尉,朱鲔还曾经推荐他当淮阳都尉,两人的交情大概很不错。
岑彭到了洛阳城下,朱鲔在城上,两人唠得很开心。
话入正题,岑彭问朱鲔:“面对汉军几十万大军,大司马您还能坚守几时,更始已经灭亡,又有谁能支持你?”
这种形势,朱鲔当然清楚,但他也说出了他的忧虑:“当初刘縯遇害,我参与其中,还阻止更始派遣萧王去河北,罪过慎重啊!”
岑彭回报,跟刘秀讲了朱鲔的担心。
刘秀回答道:“干大事情,不计较小怨恨。朱鲔现在要是投降,官位可保,怎么会诛罚他。河水在前,决不食言。”
岑彭再次回到洛阳城下,向朱鲔说明了刘秀的态度。
朱鲔还有些怀疑,就从城上丢下一根绳索,对岑彭说:“如果说话算话的话,就从这爬上来。”
岑彭二话不说,抓着绳索就要玩攀岩。
朱鲔一看,信了岑彭的话,允诺投降。
又过了五天,朱鲔带领轻骑去见岑彭。他仍然有戒心,出发前还交代部将:“坚守城池等我。如果我不回来,各位带着大军南渡轘辕关,去投奔郾王。”
郾王就是尹尊,更始帝刘玄所封,封地应该在郾县。
朱鲔见到岑彭后,让人把自己绑起来,和岑彭一起渡河前往河阳见刘秀。
刘秀接见了朱鲔,亲自为他解开身上的绳索,举行了友好的会谈之后,让岑彭又送朱鲔回洛阳城。
第二天,朱鲔率领全部部下出降。
朱鲔被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来官至少府,侯爵传了好几代。
这个结局不好,但也不坏。不过,以他的才能,如果当初选择跟随刘氏兄弟,成就恐怕不会比邓禹低。
人生啊,选择很重要。
因为朱鲔的投降,洛阳得到保全。身为洛阳人,我在这里跪谢致意。
同时,不管是光武的汉军,还是朱鲔的军队,都减少了很多流血牺牲,光武和朱鲔都积德莫大矣!
位面之子,洛阳欢迎您!
提醒一下,接下来,我们都称光武政权为汉——更始政权已经灭亡了嘛!
梁王刘永也觉得自己是汉,但后来没打过刘秀,我们就不承认他了。
最后,再看看这一篇下来,汉军开拓的疆土。
邓禹在陕北开辟了一些占领区。拿下洛阳后,整个河南郡也纳入汉的版图。
此外,舂陵刘氏刚起兵时,宗室刘茂也活动在京、密之间,自称厌新将军,后来攻下颍川、汝南,聚众十余万人。
刘秀进军到河内时,刘茂率众来降,被封为中山王。那么,颍川、汝南,虽然此时汉军没有全部占有,基本上也控制个七七八八了。
今天讲到这里,回见了您呢!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写简明中国政治史,每早六点,厕上一观,可通天地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