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这首唐诗《题乌江亭》,假设了西楚霸王项羽的不同命运

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与大家共同赏析其中佳作。

 

杜牧(公元803年—852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其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其文章阿房宫赋》、诗歌《清明》、《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山行》等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乌江亭中忆往事

常清君这次与大家一起解读的是杜牧的七言绝句《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驿站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

兵家:一作“由来”,此处指带兵的人。

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包羞忍耻:指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这首诗歌是杜牧于会昌(唐武宗李炎的年号)元年(841年),赴任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刺史时,路过乌江亭故址,写的怀古咏史之作。一说作于开成(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四年(839年)。

胜败兵家之常事

先来看前面两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意思是说带兵打仗,无论是打胜仗,还是打败战,都是事前难以预料的;为人处世,能够做到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的男儿。

后晋刘昫编撰(一说后晋赵莹编撰)的《旧唐书·裴度传》中写有:“一胜一负,兵家常势。”之句(“势”通“事”),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中也写有:“操曰:‘非郃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之句。


《周易·系辞下》中写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之句,什么意思呢?

尺蠖(huò):是尺蛾科的幼虫,属节肢动物,看上去有些像蚕,但体型更修长。它行动时,要先让身子弯曲如弓,将长在尾部的脚,移动靠近头部的脚,然后长在头部的脚,再向前移去,如此反复。所以它前行,就是不断将身体弯成弓形再放直,作一屈一伸状。其中的“信”通“伸”,是“伸展”之意。后世由此意,进一步引申为“大丈夫能屈能伸”。

江东自古多才俊

再来看后面两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说如果西楚霸王项羽,当初被刘邦军队追至乌江边时,能够渡江逃走,再重新组织人才济济的江东人马,重整旗鼓卷土杀回,那鹿死谁手、谁输谁赢还难说呢!

    常清君特别在此说一下,这首诗歌还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即“卷土重来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以后,重新集中力量以求再起。

常清君还要特别在此说一下,在现代汉语里,“卷土重来”一词多带贬义,而在此处,则更带褒义,至少是中性。

西楚霸王名项羽

很明显,杜牧对项羽在乌江边上,没有选择渡江撤退(当时乌江渡口就有渡船),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而是选择了拔剑自尽,是心存惋惜之情的,所以才在诗中为其假设了一个“如果”的情景。

其实,在常清君看来,这个“如果”,还可以将时间线,再往前移到鸿门宴事件之时,如果项羽听取了谋士范增的计策,将刘邦、张良等一帮人一锅端掉,哪还有后边的乌江自刎呢?


不过,常清君觉得,即使时光倒流,再给项羽一次举办鸿门宴的机会,他未必就一定会动手杀掉刘邦。因为在项羽看来,杀掉来应邀赴宴的人,不是男爷们儿应该干的事,即使这个人是将来自己最大的对手。他认为男爷们儿要做的,是两军对阵明枪明刀地干。

常清君还觉得,同样是鸿门宴,要是换了刘邦一方做东,项羽一方做客,那刘邦是有99%的可能,不会放过趁机杀掉对手的机会的。

所以,是否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呢?!


常清君云:西楚霸王名项羽,自古才俊出江东。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