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只有锻炼独立思考才能让你脱颖而出——《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本书根据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则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推敲自己的想法”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六个步骤。分六堂课进行讲解。

第一课、建立“自我意见”——为什么我们不擅长应对“突发状况”

首先是要深入理解是直觉的反应还是思考的意见,知道这是什么,然后收集资料,最后才形成自己的意见。

人们很多时候凭直觉判断,作出结论或是决定。比如我们很多时候教育孩子,总会根据直觉,眼睛看到的表面现象,而不去了解真正的原因,就作出了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这样的教育,孩子出于相信你的权威,在他内心里是没有接受的。叛逆的孩子就根本不会听。

还有许多的事情,我们都是看别人做了,在直觉上觉得自己也行,也要跟着去做:

别人都在炒房,赚了一笔,我也要买房赚钱。

别人都把孩子送去国外读书,我也要把 孩子送到国外去。

别人在参加马拉松,锻炼身体,我也去参加马拉松。

别人都在做公众号,我也要做一个公众号。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学会批判性思维,批判不是批评责难,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辩证思考。不流于他人的想法,想一想如果不这么做有什么结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否站得住脚,这个依据能否得出你的结论。每件事都有判断的根据,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不要迷信权威,要真正的思考,而不是思维懒惰。认真思考这个道理对不对,是否实际?是打鸡血还是可以实际操作?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是由原因的,经常做一下“探究原因”的锻炼。

第二课、深入理解——思考不要停留在“可能是事实”之前

你真的理解问题了吗?对每件以为了解的事情问为什么,如果不这样呢?只有做了全面的了解之后做出的判断和意见更站得住脚。

书中用一个“理解程度检查表”为例,教给我们怎么去检查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最简便快速的方法就是提出好问题的12个原则。

第三课、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深入思考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立场和出发点非常不同,文中举了老师和学生讨论“好社会”的例子。还比如大连妈妈保护孩子的事件,所站的角度不同,身份不同,认识和看法都很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有四个:利益相关、独立的第三者视角、自己反对自己(内心两个小人)、所有反对意见。每个人的认识一定是有盲区的,别人的意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有可能打开你忽略的认知边界,善于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课、预测将会发生的事,决定现在采取的行动

预测要以终为始,搞清楚行动和结果的关系。预测不能只想好的一面,要基于事实,找到影响一件事的真正原因。做好预测,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第五课、了解别人的意见,“交换意见的规则”

了解意见,首先要学会听取意见。人们最不擅长的就是听取意见,常常别人才开始说,就作出了判断。不是在听意见,而是看说话人的身份作出判断,就如请人吃饭,看人点菜。

因为看身份,要么盲从,要么完全听不进去,所以说服是很困难的。书中列出了交换意见的14项规则,这些规则操作性都十分强。

第六课、发现“问题”是“思考”的开始

在模糊不清的情绪中,往往藏着真正的想法。了解了“自己重视”的事,在反驳中不断推敲意见,说不定会思考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

读过这本书,对书中的内容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做之前想想”,书中列举了很多方法指导,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你还不习惯独立思考,那么就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好好训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