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酒定制的电影为什么总能直击人心?

不仅要过电影一般的人生,喝酒也要像电影中一样精彩

我们常说茶如人生,三起三落,先苦而后甜。如是而言,酒也是有生命的,亦如人生,从青涩到圆润,越陈越香,直至巅峰,再走向衰败。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滑铁卢,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唯正视并泰然处之,方能柳暗花明。

怀旧似乎成了喧嚣都市里最时尚的东西,拼命跑步向前的现代人开始渴望有一个僻静的角落,能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回忆那段被遗忘的时光。细细想来,当酒与影像相互催化、发酵,在荧幕上为我们呈现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莫名就牵动了灵魂,于光影中流连的那一霎那,使人目光沉迷。

村上春树曾经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愿意开酒馆的人,那这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

自古以来,人类对酒就有一种迷恋的天性,失意时一杯酒,开心时一杯酒,迷失时一杯酒。正所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酒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媒介,当酒遇上电影,人就会变得感性而复杂,酒精让时间变得微妙,电影让阳光有些微醺.....

品酒,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但现实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所以,人们永远无法像品酒那样生活——「把美好的东西储藏起来,直到自己准备就绪」。——《杯酒人生》

小时候我们不喜欢喝酒,我们的味蕾更喜欢香甜的食物,但是长大之后,我们或许会追求味觉层次的丰富,酒的酸、苦、刺激,还有酒至微醺带来的飘然我们都会去体验。

特别是喝着美酒,看着电影

舌尖上的余味悠长

视觉上的趣味盎然

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酒精的微妙左右让你的思绪随这剧情跌宕,

让你对主人公的情感有更细腻的体会。

日本导演小津安儿郎曾说:“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的”。细细一想,确实如此。

一部好的电影,往往总能看到自己生活的缩影,电影里传递的想法融入你的血与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后你的为人处世。那些为酒而生的电影,有时候看着看着也能品出熟悉的味道。

1.《卡萨布兰卡》

看过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卡萨布兰卡》的观众,一定对影片的这段情节记忆尤深。

主人公的面部表情所包含的意味,岂止是语言所能表述的。

男主的挚爱带着她的现任丈夫来到了男主的酒吧。打烊之后,男主一个人喝着酒,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台词:“世界上那么多城市,那么多酒吧,她却走进了我的这一家(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into mine.)。”

仔细品味这部感人至深的经典影片,“酒”总是恰如其分地出现在画龙点睛的时刻,在推动整个剧情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其颇具隐喻、被人称道的结尾,也是通过主人公扔酒瓶的动作来展现。

2.《东邪西毒》

王家卫在电影《东邪西毒》中表达“醉生梦死”的效果,其实是想告诉我们,酒并不能让人忘掉一切,而是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

酒,越喝越暖;水,会越喝越寒。

水与酒,冷暖人自知

酒不仅仅只是一个道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执着。

3.《摆渡人》

电影《摆渡人》中有近 1/3 的剧情都跟喝酒有关。梁朝伟饰演的男主陈末初遇杜鹃饰演的何木子时就说,喝酒讲究三个条件:一个地方、一个对手和一个理由。

对于陈末来说,何木子是他心甘情愿想要喝酒对手。对于酒量极差的小玉来说,她会去斗酒,只是因为不想输掉宝贵青春里的那段感情,她愿意为了一份没有未来的暗恋去拼命。

4.《少林寺》

说到《少林寺》想必大家都有印象,有个很有趣的画面就是众武僧的师父,在徒弟们偷偷饮酒并吃了狗肉时所说的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虽然酒在这里并不是担任主角,但是通过酒,可以看出和尚对于社会和人心的关注。也给后续的情节发展做了相应的铺垫。

5.《红高粱》

再说起《红高粱》,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真的是独树一帜,非常的经典。电影中突出的显示了酒的作用,而且通过酒把需要表现的民俗民风以及人物性格、环境、民族情怀都进行了联系。特别是人物塑造上面,酒衬出了人的那种淳朴、浓烈、潇洒的精神。

酒在这里实际是人的一种表现、一种意识、一种生态。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酒饮微醺,欲醉还醒,花赏半开,若即若离”

电影遇上美酒,就此痴缠,堪称绝配!

红尘有酒,不负此生,

如此美物,

你,

要来一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为酒定制的电影为什么总能直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