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某班主任张老师又告诉我,杨同学又犯事了。
关于杨同学,前面以写过2篇以他作为主角的文章,分别是《5000块的眼镜飞了》和《一耳光和三棍子》,这次则是不肯来上学,据说是晚上睡不着,5点才睡,奶奶叫不起,打电话让班主任老师电话里叫一下,电话也不肯接。班主任利用下午杨同学还有独奏节目要表演,需要活动彩排为缘由,几经辗转,联系了又在外地的父亲(每一次联系家长都在外地)、姑姑、奶奶,终于让杨同学在下午1点以后回到了学校。
用班主任的话来说:半天事件,都耗在了不断地给不同的人打电话中了,身心俱疲。知道我愿意做一个合格的听众,心中的郁结不吐不快,将以前发生在杨同学身上的事,竹筒倒豆子一下,一股脑地说了三件……
(一)两支笔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三年级的时候。
这个年龄的孩子,普遍来说,还是比较单纯,“城府”、“心机”等字眼,应该和他们粘不到边。但杨同学的事,却有点细思极恐。从他现在的表现,再回过头看,尤其显得不“简单”,事情是这样的……
某日,班主任老师在批改孩子的写话作业的时候,被一段“情感真挚”、“表达具体”的文字所吸引了。一般情况下,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初步开始“作文”的阶段,大部分孩子可能还依然处于一二年级时的“写话”阶段。能够有清楚完整的语句表达、并且“感情真挚”,无疑是篇“好文章”。这篇文章无疑就具备了这些“好品质”,所以,老师对文章里面提到的事也就格外上了心,并做了调查。这篇文章是杨同学写的,主要意思和内容是:某人送自己的2支笔在某天的拓展课后丢了(拓展课:打乱班级,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学校特色课程,很多学校都有,名称不同,有叫综合实践课的,有叫拓展课的,有叫乐读课的,等等),因为这2支笔是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某人送自己的,因为有纪念意义,所以丢了之后,自己感到很可惜,很伤心。
三年级的孩子,如果不是真的有很深的体验,如果不是真的有很强烈的情感体会,大部分人一定会相信,这是真实的一件事。更何况,由于上课过程中,学生打乱班级,偶尔丢失一些文具、书本也实属正常。所以,班主任老师毫无疑虑地相信了文中所诉的内容,并且委托其它班的老师去班里帮忙问一问,是否有同学拿了杨同学的两支笔——得到的反馈是“没人拿过”。
丢笔、丢书、丢作业本,丢水杯、丢衣服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都不是稀奇事;有孩子偶尔因为喜欢拿了别人的东西,也常见。正当班主任老师想办法继续帮他找一找的时候,杨同学说:笔找到了,在某班同学的铅笔盒里,用杨同学的话说“我发现它们静静地躺在他的铅笔盒里”,并且说出了该生的姓名等信息……时间、地点、人物、物品,对于“他”来说,可谓人赃并获。想到前面委托另一位班主任帮忙寻找时没人承认,现在“人脏并获”,某班主任在办公室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可后来这个老师反馈回来,这个孩子说:没有拿过杨同学的笔,还说别人冤枉他……
想想东西都被别人当场找到了,还不承认,这怎么行,得教育教育。所以,某班主任决定让两个同学当面对质。当找到“嫌疑对象”的时候,这个孩子一脸的倔强,一直说着:“没有拿过、就是没有拿过”——很像做错了事不承认的样子。说过了到其它班上课,东西不能乱动的,现在做错了事还不承认,嗯,是得好好教育教育的样子——2位老师都这么想。
于是,她们决定把2个孩子叫到一起当面对质。此时,正是课间,在两个孩子见面前,班主任不知啥原因,“鬼使神差”地把这个孩子“塞”到了一群孩子里,决定让杨同学自己把他找出来。
另人瞠目的是,杨同学似乎并不认识一群人里面的那个“TA”……老师和她的小伙伴们都呆了。为啥杨同学言之凿凿的说自己的笔被谁谁谁拿了,自己的笔躺在谁谁谁的铅笔盒里,可人在眼前,反而又认不出了呢?
出于侦探的直觉(哦,不,是班主任的直觉),事出反常必有妖,杨同学撒谎了吗?
在老师的再三引导、教育下,杨同学承认:自己的笔是在自己的储物筐里找到的,并没有丢。至于为什么要杜撰一个偷笔的孩子,为什么要说自己的笔“静静地躺在别人的铅笔盒里”,他选择了沉默……
班主任老师在孩子见面前无意的一个举动,不经意之间戳破了一个孩子的谎言,让一个受“冤”的孩子获得了清白。如果没有让杨同学在一群孩子中辨认他所指认的人,我们不知道杨同学会不会一口咬定笔就是这个孩子拿的。如果真的是这样,很大的可能,老师会继续选择相信杨同学,而给另外这个无辜的孩子贴上莫须有的标签,让他真正的感受到一次“百口莫辩”,“有冤无处申”的委屈和无奈,给他造成我们所不能预见和想象的一些伤害,这比同学之间的相互指责、欺凌,也许伤害更深。幸好,这起闹剧及时的被终止,而且找寻到了真相。
“他还是个孩子……”,有的时候想想,真的会让人汗毛直立。小小的孩子,为啥就会有这样深沉的心思?为啥会编造这样的谎言,会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误,而选择毫不犹豫地去伤害一个陌生人?
班主任坦言,在当时的情境下, 也许是认为孩子还小,撒谎吗,编造一个“背锅侠”仅仅是由于害怕或者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在进行批评教育之后,这事,也就过了。不过几年之后,再把杨同学身上发生的事,以及他的性格、脾气、表现等综合起来看,此时的杨同学身上已经存在了一些问题苗头,只是我们不能清楚地发现和处理罢了……
(二.)消失的杨同学
某日,杨同学的奶奶急匆匆地打来电话:杨同学不见了,一直都没回家,哪都找不到了。
面对着急的家长,班主任张老师一边安慰老人家别着急,一边再次开启了电话找人模式:问同学、问保安;发微信,打电话……一翻操作下来,通过同学和校门口小店老板的反馈,杨同学顺利出了校门,在小店内闲逛了一会后,并没有坐上回家的公交车,而是转回了学校。
得到信息反馈的杨奶奶,杨爷爷在学校转了一大圈,喊了一大圈,面对漆黑的校园,他们回复老师:没回应,找不着。
出于对杨同学的了解,班主任老师认为他肯定不会跑远,也许是听到爷爷奶奶的叫喊声,故意躲起来了。于是,她拜托学校保安去开启教学楼各班的电灯,从自己班所在的教室、楼层开始,挨个找一下。五分钟后,保安回复——找到了,躲在教室后面。
人找着了,问及原因,答:放学时,没等到来接的爷爷奶奶,就回教室做作业,然后躺在教室后面的午睡垫上睡着了…………事情如果就是这样简单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班里同学反应,教室里一股浓浓的消毒水的味道,很多同学的桌子上,都被倒商量消毒液,更有同学反馈:自己的水杯里面都被倒进了消毒液,幸好打开被子就被药水的味道呛着了,没喝。出现这样的安全问题还了得?不用查,怀疑对象就是昨晚“睡着了”的杨同学,找来一问,他倒也干脆立马承认了,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曰:好玩!
知道错,知道后果,面对批评,该承认的都承认,该认错的也认错,态度还不错! 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样批评?如何教育?普通的说教有用吗?
我们只能希望,这样的事仅此一次!
(三)借我四块钱还你大汉堡
某日,一家长给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杨同学不知道为啥请我家的孩子还有其它几个同学吃汉堡,喝可乐,花费挺大的。问孩子原因,也说不清,希望老师了解一下。
小孩子没有收入,同学之间相互请吃,肯定不是值得鼓励的行为,需要提醒,但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如果是一般情况,老师简单教育一下就行了。但牵扯到杨同学,班主任就多了个心眼,打算好好地问一问原因。
电话接通后,杨同学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确实请同学吃了东西,但问题来了:他始终说不清,或者不想说清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钱请同学吃了、喝了。从开始的请一个同学,几块;到请了二个同学,十几块。在班主任老师地“循循善诱下”(其实是绕来绕去,孩子被绕晕了)杨同学终于挤牙膏式的“坦白”了:前几天借了某同学四块钱,答应了他,请吃汉堡还钱,顺便请了放学顺路的其他两个同学。
事情并不复杂,各人的“口供”也都对上,没有特别隐瞒的地方。但问题是:杨同学为啥开始的时候不大大方方的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老师,反而吞吞吐吐,给人一种始终想遮掩,不愿意说清楚的感觉呢?
对,就是不愿意说!
在这件事中,杨同学的表现还是比较“豪”的,只是借了同学几块钱(杨同学的情况在其它几篇记事中有提到,寄托在家教老师家,每周父母都会给一些零钱备用),却答应用十几块钱的物品“还债”,而且说到做到了,并且顺带也请了其它的同学。虽然大手大脚花钱是不对的,需要提醒教育,但关键点在于他为啥不愿意说呢?
我觉得杨同学有非常强的戒备心理,每当遇到问题,遇到老师询问的时候,首先选择的是戒备、下意识的隐藏自己。目前,我还不知道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这种现象,但凭教师的直觉,我觉得,他的内心是封闭和脆弱的。
杨同学会因别人叫错自己的名字而打别人一耳光(详见《一耳光和三棍子》),也会借了别人钱后,花几倍的代价去还这个人情。从他的身上,能看到一丝我们俗称的“痞气”,也有点90年代香港影视剧中常见的“江湖义气”,平时的易怒,暴躁;遇事的撒谎、逃避,反映的可能是内心的脆弱和安全感的缺失。也许,他潜意识的用暴力、物质、金钱来维持他的人际交往圈。但是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人群,比如老师,他更善于选择隐瞒,逃避也许还会有欺骗。
造成他这种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原因,父母的棍棒教育,和亲情的缺失肯定是原因之一,但是没有进一步的、详细的调查和了解,这里也并不能做过于简单的论定。暂且不提
有人说孩子性格暴躁,爱撒谎是走弯路的明显特征,我不知道这样的论断是否科学,但从杨同学的日常表现来说,肯定不能用一般的良好品性来形容。面对这样的孩子,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就会显现。
学校教育,或者说是班主任的教育,虽然有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影响有时间性、有持续性、片面性。简单的说,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是万能的,就不会出现问题学生。所以,对一些个例学生,或者说对问题学生,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针对事情发生教育。这样的教育是点性的,一个时间段内的,而不是线性的,持续的。所以,如果班主任认真负责、工作方式方法到位,问题学生暴露的问题会少,或者逐渐被引回正轨,但迫于教师身份压力的教育引导,始终是不能长久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这样的孩子更多的教育和帮助,说理是需要的、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也是需要的,身边人处事的行为示范也是需要的,我们希望用正确、合理、正能量的示范引领,让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普遍被人认同的道德范围内逐渐形成。
但人的发展具有不可确定性,我们在给予正向引导的时候,希望孩子能有所认同和接纳,并逐步借鉴和建立自己的人生信仰。希望如此!也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真的能更大限度的发挥出这方面的育人属性。
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