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把万能钥匙


图片发自App

阅读这个话题,如果放在三十年前,我是做梦都不会想到可以公开来谈的。那个时候,只要看课外书,老师和家长就说:“有那个闲工夫,多做两道数学应用题啦!”

到了今天,阅读是值得晒一晒的“高大上”行为了。但一路走来,也颇有些曲折。作为一名老教师的我更是知道其中的心酸。比如,语文课堂上,我好不容易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激情,当天,数学老师、英语老师就会来向我求助:“玉老师,能不能帮我们说说,让孩子们课间背背英语单词、背背数学概念公式什么的,别再看那么多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了。”答应?拒绝?都很尴尬。

这主要是缘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深入民心,接着是大大小小的各外语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大多数家长提到阅读都会这么说:“完成学校的作业,再完成辅导机构的真题,哪里还有时间阅读呢?”“周末?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下来,孩子都累坏了,总得玩一玩吧?”课外阅读,是排在作业和各种兴趣爱好之后的。

不过,近几年来,家长们悄悄发生了改变。为什么呢?有传言“得语文者得高考”。“得语文者得高考”?而“得高考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好嘛,这不等于说“得阅读者得天下” 吗?那么,这些说法是不是空穴来风呢?我们先来看看“得阅读者得高考”的说法能不能站住脚。

一、得阅读者得高考

在咱们国家,人人都重视高考。前不久,近一两年,有关高考改革的大大小小新闻不时爆出,先是探路式的“得语文者得高考”——

图片发自App

今年3月15日,“家长阁”爆出教育部公布的消息: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语文难度提高……

“孩子再不阅读,高考连卷子都做不完”,“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可不是开玩笑,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说的。

各种高考改革信息

自去年9月,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后,家长和老师们都焦虑了:接下来,语文到底该怎么学?又怎么考?

高考怎么考?(2017年的消息)

首先,改革阅读速度,以前试卷大概是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0000字。所以,我们除了要引导孩子阅读外,还要不断地训练孩子加快阅读速度。

其次,题量增加了,内容也增加了,不单单是考语文,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这些,都需要阅读。

将来,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阅读不行卷子都做不完。“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不是口号,而是真的来临了。

2017年高考作文题之一

上图是2017年高考全国卷二卷作文题,要求学生从六个名句中选出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这样的作文题,专家是这么解析的:试题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

很明显,考生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根本无从下笔。预计未来高考中,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察学生的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

温总编说:教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所以,从今天起,咱们别再说什么孩子因为应付考试没有时间阅读的话了,现在您的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如果您还存在侥幸心理,那我们来看今年高考结束后被家长和老师们疯狂转发的这一篇文章中的开头:

2018年高考为什么这么难?

如此看来,确实是“得阅读者得高考”。

当然,我们提倡阅读,不仅仅是因为高考,还因为阅读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得阅读者得生活

股神巴菲特的导师以及合伙人查理·芒格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这些年来,阅读给我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是坚持阅读的人。”

查理•芒格与阅读

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人是不是爱读书。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为什么犹太人在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发展中获得了杰出的成就?因为犹太人嗜书如命,将阅读置于很高的地位——每4500个犹太人就拥有一个图书馆,平均6个人就订一份英文报纸。

德国人也酷爱阅读——有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德国人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读书”。他说:要想做到“自信、理性、平和、乐观”这8个字,除了读书,没有其他办法。他说,他是读书的闲余时间,才干点儿主持的事儿。

没错,当我们把阅读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一定回报给我们更多的成功、快乐、甜蜜与幸福。

三、得阅读者得未来

有专家研究证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到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苏步青认为,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思想的开展。

当然,阅读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有些时候,看起来甚至是毫无作用的,但坚持下来,终有一天,我们会有惊人的发现。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体会一下吧——

有一位酷爱读书的老人,他总是叫小孙子读书。有一天,小孙子抱怨道:“爷爷,这些书我读下来很快就忘记了。这样读书有什么用呢?”老人没有回答,拿出一个脏兮兮的竹篓,说:“去河边打些水回来。”

孙子照做了。不久,孙子就回来对着爷爷哭诉竹篓里的水半路上就漏完了。爷爷让他再试一次,小孩一路奔跑着,可是水还是很快就漏完了。爷爷又让他再试一次。一次又一次,无论小孩多努力,也没办法把水打回来。

最后,小孩实在不愿意再尝试了。爷爷拿起了竹篓,这个时候,竹篓已经在一次次的打水、漏水的过程中,变得干干净净的了。老人对孙子说:“读书就是这样,也许你没法记住所有的一切,但是这个过程,会像改变这个竹篓一样,彻底地改变你自己。”

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另外,日常的交流更是与阅读密不可分。

四、得阅读者善表达

语文,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咱们中国的孩子,最怕写了。还有一部分这样的朋友,聊起天来滔滔不绝,但是正规场合发言,就变得结结巴巴的了。其实,说和写都是一种表达,说是口头表达,写是书面表达。

先来看看口头表达。现代社会崇尚和平,语言表达成为展示才华的重要手段。

咱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医生,教授,律师,公务员……但是,哪一种职业不需要会表达、懂沟通呢?

咱们就先来说说自我介绍吧,很多时候听到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我叫某某某,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什么。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我们来看看以下的自我介绍方法:

一个叫朱庆一的同学这么介绍自己:“在我出生前,我爸和我妈就商量好了,如果挨近“五一”,就叫朱五一,如果挨近“六一”,就叫朱六一,偏偏我出生在5月16日,两头不沾,得,把我爸我妈都给难倒了,最后索性两不得罪,就叫朱庆一。”(故事法)

“吃饭两张嘴,浇花不用水。”谜底是吕尧。(猜谜法)

相声大师马三立介绍自己时说:“我是一匹马,而且是一匹用三条腿站立的瘸马。”(图画法)

瞧,这样介绍既生动有趣,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来看看即兴演讲。其实,我们每天都经历无数次的即兴演讲。我们每天可能会在电梯间、停车场、餐厅等任何地方遇到老板、员工、同事或者客户,由此而发生的临时的非正式对话就属于即兴演讲。水平高的人,能在搭乘电梯时的短短10秒钟的功夫就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反过来,有些人的讲话总是找不到“抓手”,甚至啰嗦半天还没进入正题。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再好的技法都是空谈,所以,得阅读。

接下来,咱们再来谈谈写的——

孩子们从三年级起,是要写作文的,回想一下咱们的孩子,害怕写作吗?能轻松写出A+作文吗?想要不害怕写作文、想拿A+作文,很简单,坚持阅读就好了!

这方面,我们是有充分的证据的。

第一个证据是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窦老师喜欢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她所带的一个班自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个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

第二个证据是我的学生,他们的很多优秀习作都是在读了名家篇章之后产生的灵感,这个我在《把依葫芦画瓢变成小妙招——让孩子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中已经提到,这里就不再细说。

那么,阅读那么重要,我们该怎么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我认为得习惯者得阅读——

五、得习惯者得阅读

要想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咱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利用碎片时间阅读

比如在学校,课间休息看1—2分钟;午饭后看5—10分钟,晚上睡觉前看15分钟,周末看2个小时左右。以每分钟300字的速度(较慢速度)来算,一周能读70000—90000字之间,如果速度能达到500字以上,一个星期就能达到15万字左右,一个月读个60万字是很轻松的事情,60万字就是3本书,一个月3本,一年就是36本书,太了不起了!

2.亲子共读

所谓亲子共读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读完后交流彼此的收获。如果是一二年级或者是幼儿园的孩子,咱们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陪伴孩子开声朗读:

第一步,孩子识字量少,咱们读给孩子听;

第二步,孩子识字量渐渐增加,咱们和孩子一起读;

第三步,让孩子读给咱们听。

两年坚持下来,孩子一定会爱上阅读,书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魔力的百宝箱。

3.多管齐下

阅读,不是说孩子们只要一本一本地读下去,刚才我们说的各种能力、A+作文等就会自己跑来。也是要有方法的。

①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过程中,建议孩子看到好词佳句动笔画一画,有自己的想法就在旁边动笔写一写。

我的学生的日常阅读批注

②多和身边的人分享交流读书的收获。鼓励并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有了新的发现后多和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说一说,这样不但对自己看的书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③鼓励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时也动笔写一写。写一篇小小的读后感,就是用几句话记录阅读感受或收获。有家长说了,孩子不愿意动笔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方式呢?

孩子们的阅读记录

孩子们的阅读记录

大家看,打印手写都可以,爱情童话都算数,无优劣之别,更无重做的惩罚,还有老师的点评。你说,孩子愿不愿意呢?这是我们班孩子的周末和假期的作业,感觉他们是在很开心地玩作业,我也很开心地给他们批改作业——拍照,上传“美篇”,一一点评、编辑后公开到家长群,然后在语文课上美美地和孩子们欣赏,看着孩子们或欣赏或得意的神情,老师的幸福感就来了。这样的方式,不是老师才可以完成,咱们家长也能轻松操作。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好的习作是写出来的,孩子写得多了,就一定能写好。我们班孩子的很多习作就是仿写出来的。同时,写着写着,表达就顺畅了,思路就清晰了,灵感也就自然而然来了。这个时候,就不用再仿写了,什么习作都能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上了初中,打下的这个基础还能让孩子们很快脱颖而出,就以我的学生为例吧——

去年国庆,我接到了我们班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的电话:“玉米老师,你太厉害了!有些知识我的同学在小学都没听说过,而你已经教会我们了。所以,我现在不用怎么费劲儿已经是班里绝对的语文学霸了!”


一个在重点中学的女孩,妈妈告诉我,上了初中之后,每个星期老师都要布置3份阅读笔记的作业,别的孩子还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的时候,她家的孩子1个半小时就完成了。还和同学炫耀:“谁叫你没遇到玉米老师呢?”

4.树立榜样

对于孩子来说,讲大道理没什么用,要言传身教。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咱们在上面画什么,就会留下什么。白岩松的儿子每天回到家,经常能看到白岩松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他也慢慢爱上了看书,床上桌子上都是书,而且只看纸质书。所以,从今天开始 ,咱们也放下手机,捧起书本静静阅读吧,不需要很长世间,半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还有一点,咱们影响身边的朋友也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点很重要,因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试想一下,当您的孩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朋友家里,大人们都是看书、谈书的时候,猜猜他会怎么选择呢?

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的方法还有很多,阅读的好处也还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列举。

最后,让我们记住:

阅读,是一把万能钥匙。

阅读,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侵权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是一把万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