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OD主要算法(KNN、IForest 和 MCD)的原理及使用

1 PyOD

1-1 PyOD简介

https://pyod.readthedocs.io/en/latest/pyod.models.html

Python Outlier Detection(PyOD)是当下最流行的Python异常检测工具库(toolkit)。该工具库的主要亮点包括:

  1. 包括近20种常见的异常检测算法,比如经典的ABOD以及最新的深度学习如对抗生成模型(GAN)和集成异常检测(outlier ensemble)
  2. 支持不同版本的Python:包括2.7和3.5+;支持多种操作系统:windows,macOS和Linux
  3. 简单易用且一致的API,只需要几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异常检测,方便评估大量算法
  4. 使用JIT和并行化(parallelization)进行优化,加速算法运行及扩展性(scalability),可以处理大量数据
pyod包含的算法.png

1-2 PyOD使用

from pyod.models.knn import KNN # imprt kNN分类器
 
# 训练一个kNN检测器
clf_name = 'kNN'
clf = KNN() # 初始化检测器
clf clf.fit(X_train) # 使用X_train训练检测器clf

# 返回训练数据X_train上的异常标签和异常分值
y_train_pred = clf.labels_ # 返回训练数据上的分类标签 (0: 正常值, 1: 异常值)
y_train_scores = clf.decision_scores_ # 返回训练数据上的异常值 (分值越大越异常)

# 用训练好的clf来预测未知数据中的异常值
y_test_pred = clf.predict(X_test) # 返回未知数据上的分类标签 (0: 正常值, 1: 异常值) 
y_test_scores = clf.decision_function(X_test) # 返回未知数据上的异常值

2 KNN

2-1 基本原理

KNN算法图例

对于特征空间中的一个样本,如果与之最相似的(即特征空间中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某一类别,则该样本的分类结果也是这个类别。

2-2 如何找到最近的K个样本

  1. 暴力搜索

  2. kd_tree

https://www.cnblogs.com/lesleysbw/p/6074662.html

① 什么叫做KD_tree

K:K邻近查询中的k;D:空间是D维空间(Demension)tree:二叉树

② 建树过程

K-D tree的建立就是分裂空间的过程

  • 首先我们来定义树节点的状态:
    分裂点(split_point)
    分裂方式(split_method)
    左儿子(left_son)
    右儿子(right_son)

  • 建树依据:
      先计算当前区间 [ L , R ] 中(这里的区间是点的序号区间,而不是我们实际上的坐标区间),每个点的坐标的每一维度上的方差,取方差最大的那一维,设为 d,作为我们的分裂方式(split_method ),把区间中的点按照在 d 上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取中间的点 sorted_mid 作为当前节点记录的分裂点,然后,再以 [ L , sorted_mid-1 ] 为左子树建树 , 以 [sorted_mid+1 , R ] 为右子树建树,这样,当前节点的所有状态我们便确定下来了:

       split_point= sorted_mid
       split_method= d
       left_son =  [ L , sorted_mid-1 ]
       right_son =  [ sorted_mid+1 , R ]
  • 举例:
      假设现在我们有平面上的点集 E ,其中有 5 个二维平面上的点 : (1,4)(5,8) (4,2) (7,9) (10,11)。
点集E

首先,我们对整个区间 [1 , 15] 建树:先计算区间中所有点在第一维(也就是 x 坐标)上的方差:
  平均值 : ave_1 =5.4
  方差 : varance_1 =9.04
再计算区间中所有点在第二维(也就是 y 坐标)上的方差:
  平均值:ave_2 =6.8
  方差:varance_2 =10.96
明显看见,varance_2 > varance_1 ,那么我们在本次建树中,分裂方式 :split_method =2, 再将所有的点按照第2维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得到了新的点的一个排列:
(4,2) (1,4) (5,8) (7,9) (10,11)
取中间的点作为分裂点 sorted_mid =(5,8)作为根节点,再把区间 [1 , 2] 建成左子树 , [4 , 5] 建成右子树,此时,直线 : y = 8 将平面分裂成了两半,前面一半给左儿子,后面一半给了右儿子,如图:

第一次分割

建左子树 [1, 3] 的时候可以发现,这时候第一维的方差大 ,分裂方式就是1 ,把区间 [ 1, 2 ] 中的点按照 第一维 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 ,取中间点(1,4) 根节点,再以区间 [ 2, 2] 建立右子树 得到节点 (4,2)

第二次分割

建右子树 [4 , 5] 的时候可以发现,这时还是第一维的方差大, 于是,我们便得到了这样的一颗二叉树 也就是 K-D tree,它把平面分成了如下的小平面,使得每个小平面中最多有一个点

第三次分割

③ 查询过程:
  查询,其实相当于我们要将一个点“添加”到已经建好的 K-D tree 中,但并不是真的添加进去,只是找到他应该处于的子空间即可,所以查询就显得简单的。
  每次在一个区间中查询的时候,先看这个区间的分裂方式是什么,也就是说,先看这个区间是按照哪一维来分裂的,这样如果这个点对应的那一维上面的值比根节点的小,就在根节点的左子树上进行查询操作,如果是大的话,就在右子树上进查询操作。
  每次回溯到了根节点(也就是说,对他的一个子树的查找已经完成了)的时候,判断一下,以该点为圆心,目前找到的最小距离为半径,看是否和分裂区间的那一维所构成的平面相交,要是相交的话,最近点可能还在另一个子树上,所以还要再查询另一个子树,同时,还要看能否用根节点到该点的距离来更新我们的最近距离。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用一幅图来说明:

查询过程

  首先[1,5]按y轴分裂,y6=1   由于每次查询的时候可能会把左右两边的子树都查询完,所以,查询并不是简单的 log(n) 的,最坏的时候能够达到 sqrt(n)

  1. ball_tree

https://github.com/YinghongZhang/BallTree-MIPS

① 原理
  为了改进KDtree的二叉树树形结构,并且沿着笛卡尔坐标进行划分的低效率,ball tree将在一系列嵌套的超球体上分割数据。也就是说:使用超球面而不是超矩形划分区域。虽然在构建数据结构的花费上大过于KDtree,但是在高维甚至很高维的数据上都表现的很高效。
  球树递归地将数据划分为由质心C和半径r定义的节点,使得节点中的每个点都位于由r和C定义的超球内。通过使用三角不等式来减少邻居搜索的候选点数量。

球树原理

② 建树过程
  选择一个距离当前圆心最远的观测点A,和距离A最远的观测点B,将圆中所有离这两个点最近的观测点都赋给这两个簇的中心,然后计算每一个簇的中心点和包含所有其所属观测点的最小半径。对包含n个观测点的超圆进行分割,只需要线性的时间。

球树建树过程

③ 查询
  使用ball tree时,先自上而下找到包含target的叶子结点(c, r),从此结点中找到离它最近的观测点。这个距离就是最近邻的距离的上界。检查它的兄弟结点中是否包含比这个上界更小的观测点。方法是:如果目标点距离兄弟结点的圆心的距离d > 兄弟节点所在的圆半径R + 前面的上界r,则这个兄弟结点不可能包含所要的观测点。否则,检查这个兄弟结点是否包含符合条件的观测点。

球树查询

2-3 参数设置

classpyod.models.knn.KNN(contamination=0.1, n_neighbors=5, method='largest', radius=1.0, algorithm='auto', leaf_size=30, metric='minkowski', p=2, metric_params=None, n_jobs=1, **kwargs)
  1. contamination:污染度
  2. n_neighbors:选取相邻点数量
  3. method:‘largest’、‘mean’、‘median’
    • ‘largest’:使用与第k个相邻点的距离作为异常得分
    • ‘mean’:使用k个相邻点距离的平均值作为异常得分
    • ‘median’:使用k个相邻点距离的中值作为异常得分
  4. radius:radius_neighbors使用的参数空间半径
  5. algorithm:找到最近的k个样本
    • kd_tree:依次对K维坐标轴,以中值切分,每一个节点是超矩形,适用于低维(<20时效率最高)
    • ball_tree:以质心c和半径r分割样本空间,每一个节点是超球体,适用于高维(kd_tree高维效率低)
    • brute:暴力搜索
    • auto:通过 fit() 函数拟合,选择最适合的算法;如果数据稀疏,拟合后会自动选择brute,参数失效
  6. leaf_size:kd_tree和ball_tree中叶子大小,影响构建、查询、存储,根据实际数据而定。树叶中可以有多于一个的数据点,算法在达到叶子时在其中执行暴力搜索即可。如果leaf size 趋向于 N(训练数据的样本数量),算法其实就是 brute force了。如果leaf size 太小了,趋向于1,那查询的时候 遍历树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
  7. metric:距离计算标准 https://blog.csdn.net/eric41050808/article/details/24365765
距离计算公式
距离标准图例
  • euclidean:欧氏距离(p = 2)
  • manhattan:曼哈顿距离(p = 1)
  • minkowski:闵可夫斯基距离
  1. p:metric参数,默认为2
  2. metric_params:metric参数
  3. n_jobs:并行作业数。-1时,n_jobs为CPU核心数。

3 IForest

3-1 基本原理

用一个随机超平面来切割数据空间, 直到每个子空间里面只有一个数据点为止。切割次数的多少可用来区分异常。

https://www.jianshu.com/p/5af3c66e0410

iForest 由t个iTree孤立树组成,每个iTree是一个二叉树,其实现步骤如下:

  1. 从训练数据中随机选择N个点样本点作为subsample,放入树的根节点。
  2. 随机指定一个维度,在当前节点数据中随机产生一个切割点p——切割点产生于当前节点数据中指定维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 以此切割点生成了一个超平面,然后将当前节点数据空间划分为2个子空间:把指定维度里小于p的数据放在当前节点的左孩子,把大于等于p的数据放在当前节点的右孩子。
  4. 在孩子节点中递归步骤2和3,不断构造新的孩子节点,直到孩子节点中只有一个数据(无法再继续切割) 或 孩子节点已到达限定高度。
b和c的高度为3,a的高度是2,d的高度是1

可以看到d最有可能是异常,因为其最早就被孤立(isolated)了。

IForest建树过程

获得t个iTree之后,iForest 训练就结束,然后我们可以用生成的iForest来评估测试数据了。对于一个训练数据x,我们令其遍历每一棵iTree,然后计算x最终落在每个树第几层(x在树的高度),得到x在每棵树的高度平均值。获得每个测试数据的average path length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阈值,低于此阈值的测试数据即为异常。
IForest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
IForest不适用于特别高维的数据。

3-2 参数设置

classpyod.models.iforest.IForest(n_estimators=100,  max_samples='auto', contamination=0.1, max_features=1.0, bootstrap=False, n_jobs=1, random_state=None, verbose=0)
  1. n_estimators:估算器数量。默认100棵树
  2. max_samples:训练每个估算器(tree)需要抽取的样本数。默认选256个样本建树
  • int:抽取max_samples个
  • float:抽取max_samples*X.shape[0](即样本行数)个
  • auto:抽取min(256, n_samples)个
  1. contamination:污染度
  2. max_features:训练每个估算器需要抽取的特征数,高维数据时不必分割所有特征
  • int:抽取max_features个
  • float:抽取max_features*X.shape[1]即(样本列数)个
  1. bootstrap:
  • true:单一树需拟合替换的随机样本
  • false:进行无需更换的取样
  1. n_jobs:并行作业数。-1时,n_jobs为CPU核心数
  2. random_state:随机数种子/生成器
  3. verbose:控制建树过程

4 MCD

最小协方差行列式(Minimum Covariance Determinant)

4-1 基本原理

  1. MCD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7/144650709.shtm

MCD原理

论文《Minimum covariance determinant and extensions》中有更详细描述。

MCD
  1. FastMCD
  • 若n较小(600),使用MCD方法,会随机选取 n_features+1 个样本作为初值,构造协方差矩阵S0并计算样本均值T0,直接从T0、S0开始迭代;
  • 若n较大,将随机样本h分为最多五个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中,使用MCD方法,保存10个子集T和S;之后合并子集,在合集中继续迭代所有子集T和S,得到10个合集T和S;最后在n中,迭代合集T和S,得到最终结果。

论文《A Fast Algorithm for the Minimum Covariance Determinant Estimator》有更详细描述。

FastMCD

4-2 参数设置

classpyod.models.mcd.MCD(contamination=0.1, store_precision=True, assume_centered=False, support_fraction=None, random_state=None)
  1. contamination:污染度
  2. store_precision:是否存储中间值
  3. assume_centered:假设居中
  • true:计算稳健位置和协方差,重新计算协方差估计值。适用于处理均值等于0但不全为0的数据
  • false:直接用FastMCD计算稳健位置和协方差
  1. support_fraction:设置参与估算的点的比例h(0.5n
  • none:support_fraction的最小值为[n_sample + n_features + 1] / 2
  • float:原始MCD估算的比例
  1. random_state:随机数种子/生成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PyOD主要算法(KNN、IForest 和 MCD)的原理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