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那些事】 永安洲1954大洪水

小时候常听爷爷讲,我们老家的房子在现在的江中间,我一直不懂咋回事,好好的房子为什么要盖在江中间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1954年夏秋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此次水灾的雨期之久,洪峰来势之猛,洪水水位之高,汛期之长,灾区范围之广,均为历史记录上所罕见。现家住引江(以前是天雨)的祁老老当年虽然只有几岁,据他讲,那一年雨下的特别的大,田里的都开始积水,大人们用水车不停的往外排水,但是不管怎么样,水都排不清。

后来有大人开始喊“倒圩了~快点跑~”  公社干部们也是一家一家的跑,组织大家收拾东西撤离。当时公社有位干部,姓陈,老百姓送他一句顺口溜形容他劳苦的的组织民众撤离,“陈家根,赤脚奔,从一村到三村……” 由于当时年纪小,大概也就记得这么多了。洪水一破堤,便如脱缰的野马崩腾而来,一泻千里!多少房屋被冲垮,多少田地被淹没,许多村民还都没有来的及转移。 到了夜上也不知道几点,就看见远处有亮光慢慢的靠近,原来是政府组织的船,一路过来把泡在水中的村民救上岸,送往江北(泰兴地区)分散安置。当时情况紧急,也只能把人放到岸上,干部们有坐着船去救其他人了,那一夜战战兢兢的,有认识熟人的就先去熟人家借宿,没有熟人的,只能将就着就在人家的番薯地了拢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开始有干部过来清点人数,并且一批一批的领着大家分配到江北人家家里去。总算可以安稳了……现在想看,那几天惊心动魄,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注:以马甸夹江为界,以长江流势区分,泰兴地区(包括马甸)我们永安人称为“江北人”,泰兴地区(包括马甸)称我们为“洲上人”  我们称扬中以及常州地区的人为“江南人”,扬中人称我们为“沙上人”

官方记载:1954年5月18日至8月底,整个泰兴地区共降雨951.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1340毫米的百分之71.7。先是雨量过大,之后洪水爆发,两者交错发生!据《泰兴水利志》记载,8月1日长江大通来量达到9.26万立方米/秒,江港多处决堤,各洲、圩近50%被洪水冲垮!!

永安周边先后决口90多处,除盘头(今新街)没有破圩,其余各村的堤坝都被冲破,大部分沿江地区河田不分,陆地皆可行舟!农田积水将近两个多月。

据《泰兴水利志》记载,当年整个泰兴地区受涝地区达到82.8万亩,其中失收面积10.17万亩。因此次洪水被淹死的人有164名,洪水冲毁5374间大小房屋,被倒塌的房屋压伤152人,打死淹死的牲畜470头。

灾情发生后,泰兴县政府组织12万人齐力抗洪!对28条通江口堵坝封闭,防止江水倒灌。沿江地区组织巡逻队248个共1656人。抢险突击队459个共7189人。

其中永安地区动员5000余人。抢堵界港、福利支港两座大坝,抢堵洲港堤坝决口44处,抢筑盘头坍江段退堤700米,完成土方4.36万立方米

据《泰兴水力志》记载,在抗洪救灾期间,由泰兴政府组织了8万多人,不分昼夜抢修江堤港堤,完成土方作业28.1万立方米,其中江堤2.5万立方米,港堤17.7万立方米,圩堤6.4万立方米,打坝91条总长1.5万立方米。

使用水车5586部,以及其他排水机械设备。总共排除涝水面积50万亩。另组织5万人抢修堤防,耗用木材1131立方米,杂树41169棵,竹子2.4万公斤,铅丝946公斤,晒垫1644条。

在抢排积水,抢割抢收的同时,发动群众,及时补种或者改种其他农作物。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用了高粱、粟子、荞麦种子6.3万多公斤。通过抗灾,大大减轻了当年的受灾损失!

1955年春,在修复江堤以后,又调集,蒋华、泰兴城西、永安和口岸共22000民工全面培修港堤。利用50天的时间完成工长271.12公里,土方166.91立方米。扬州专署水利科补助17.16万元,泰兴县财政拨款25万元,乡里自筹资金5.85万元,共投资48.01万元。

1967年春,动员蒋华1300人,培修北沙堤坝8.1公里,完成土方3.56万立方米。这一年冬天动员永安、口岸共2300人围垦东夹江北段,筑马甸西和泡泡滩北两条拦江坝,完成土方35.0万立方米。从此,永安洲与陆地相连,缩短防洪战线14.8公里,西江8.5公里的洲堤变成主堤!

1972年冬天,为保证马甸抽水100个流量的要求,动员泰县和泰兴5万余人施工,在永安洲新开一条引河通江(就是现在的古马干河)

1975年12月,省里的木库设在北沙,于是又动员永安800人,在东夹江西岸筑建长210米的拦江大坝,共完成土方10.45万立方米。从此北沙与永安洲相连

(注:1967年之前永安相当于是一座独立的沙岛,北沙是沙岛旁边的小沙岛,以前来往永安,北沙,过船等地都是需要划船或者划脚盆才行)

数据资料来源于《泰兴水利志》

整理编辑:周张伟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安那些事】 永安洲1954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