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两条路

        唐宋八大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书法,书法皆有所成的东坡先生苏轼在北宋文坛中绝对是位可爱的人。东坡先生有两条路,他的前半生的路和后半生的路,前半生的路顺顺利利后半生的路磕磕绊绊,“穷困潦倒”。

        嘉佑一年,苏老泉带着两个儿子出川进京,嘉佑二年苏东坡进士及第,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先生(醉翁亭记),欧阳修误认为自己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使他得了第二。苏子瞻轻松洒脱的文风振动了欧阳修的同时也振动了北宋的文坛,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苏门三父子的文章皆受到了北宋文坛的青睐,就在父子三人风光无限的时候苏子瞻的母亲去世,他们回到家乡守孝三年后,苏子瞻回到朝中,如果没有“乌台诗案”,东坡先生可能更令人嫉妒,不过没有“乌台诗案”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东坡先生了,一句“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子瞻现实被打进大牢,假如没有赵匡胤定下的不杀士大夫苏东坡真的就要命丧黄泉了,世家也就没有那位绝世才人。

          东坡先生贬谪到黄山副使团练,然后东坡先生的优点就是为人豁达,看的开爱好广泛,去游玩写了赤壁赋,做美食做出东坡肉,时不时约着三五好友一起论道,他和和尚佛印也是好朋友,儒释道三家他能解释的明明白白,就这样苏东坡东山再起了,往后他再怎么坎坷不提了,就提“乌台诗案”后的日子里他是苦闷过,曾经是位傲世文坛的人,他曾经太令人羡慕了,他曾经如此的美好,一下子落入低谷他肯定郁闷过但是东坡先生就是东坡先生爱好广泛的东坡此后变得接地气,他走在田间地头和种地的老农民,打鱼的渔夫也能唠嗑了,他真正的成为了东坡先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这无穷。”

    黄山一个转折点此后东坡先生不仅仅享誉北宋文坛,他的文章流传至今到了今天人们还是喜欢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的两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