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小记:学而第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世,看他的志向,父亲离世,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亲的道,可以说是孝了】


      古时候是男权社会,父亲这个角色统领家族的方方面面,只要父亲还在世,作为子辈就得无条件的遵从,因此这个时候是看一个人的志向、思想、态度,是否致力于做一个有德之人;是否将父亲的教诲谨记在心,身体力行;是否做到了孝敬;是否当面听教诲,转身就变了态度。

      父亲离世,自己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接班人,走到台前做事,这个时候就看一个人的真正行为了。这里的“父之道”有深浅两层含义,浅一层指的是父亲生前所做的事。古时候爵位、工作就是继承式的,父亲行医开药铺,儿子大抵也是做这件事,父亲离世留下的家产和事业需要继承,如果直接抛弃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当然不能钻牛角尖说难道父亲是小偷,儿子也要继承做贼吗?继承父亲事业首先要合乎原则,接着做小偷是一种强词夺理且无知的表现,行不义之举终将自毙,也就无需学习圣人的教诲。深一层指的是父亲的教诲,每一个父亲教育孩子,或者说每个人的家风家教肯定是积极正面的,家风一代一代的传承是家族长久兴旺之本。如果父亲生前要求你诚实守信,离世后少了约束就开始行小径耍手段,就是不孝。在这里我想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的父亲留下遗训,不准宋慈做官,更不能行仵作之职。刚开始宋慈安心守孝,放下了验尸的钻研,当听闻好兄弟死于非命,他毅然决然挺身而出,我认为宋慈此等行为也是孝。虽然违背了父亲遗训,但是宋父“人命关天”的家教促使宋慈行正道,我想宋父泉下有知是不会反对的。

      如今社会,说完全继承父亲的事业不实际,因为工作方式日新月异,固守旧法行不通,所以谨记长辈的教导,继承良好的家风,做一个对家庭、社会有益之人,就算是做到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论语小记:学而第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