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


“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

建国以来,小学语文历经多次改革,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许多从实践到理论都卓有成效的教改经验。比如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实验,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验,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验,等等。但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2世纪初至今20年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历程,发现了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长期以来,如何处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一直是困扰许多语文教师的难题。在教学中,语文课不是被上成了训练课,就是被上成了思品课。窦桂梅老师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语文本身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人文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室与学生双向体验生命运动的过程”。

新课改之前(2001年开始新课改),部分教师存在认知主义倾向,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培养,多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语文教学方式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层面。窦桂梅老师指出:“语文的学习不是生命经历与体验,而是作为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摆在他们面前的每一篇文章往往是字词句段篇、阅读提示、思考练习、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重点段落……他们像追兵一样把学生逼进这些‘学问’中。语文不是他们精神向往的的伊甸园,却成了接受训练的马戏团。”

新课改后,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与“怎样教”。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育观的引领下,教师为了改变以往训练式课堂教学的弊端,大多能够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通过有意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形式新颖的情境、种类各异的活动,甚至妙趣横生的游戏,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老师引导学生对文本逐段逐句地有感情朗读、反复研讨、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但是矫枉过正,忽略语文内容,所谓人文性变成了情感泛化甚至泛滥,缺乏语文内在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