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雨

气象预报,从今天开始,要下几天雨,而且雨量中到大,还伴有短时暴雨。

上午忙完了午餐,已是12点了。吃完午饭,洗刷后,就觉得累了,走进书房,听着窗外的大雨,习惯地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可是,这雨声,均匀地敲打着窗前的树苗,屋檐上,散发出有节奏的淅淅沥沥声,仿佛一首交响乐,时而低沉,缠绵,随着一阵大风刮过,时而又变得雄壮,高亢起来,睡意全无,反倒让人浮想联翩。

正值初夏时节,前一阵子,天晴了好长时间,小区的绿化带里,人工浇了好几次水,那悠长的像皮管子,绵延十几米,有的角落根本够不到,眼看着那些花草枯萎,发蔫了。这几天的大雨可好了,普惠性的,任它长在“天涯海角”,都会喝到甘露了!闭上眼睛,仿佛看到发黄的树叶张着嘴巴,拼命地吮吸着雨水,树叶由黄变青了;沿墙的成排梧桐由翠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吸够了雨水的青草根根直立挺拔,头上带着金盈透亮的露珠,英姿飒爽。

雨落在树叶上的噼啪声,落在人工河流里的撞击声,落在屋顶瓦片上的沉闷声,落在屋檐上的滴答声,流入下水道的滔滔声,打在人们身上的轻柔却极富节奏的声音,雨声滋润到心底的美妙,使所有世间万物的声音、旋律都在此刻交织,似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鸣奏着慷慨激昂、婉转动听的雨滴交响曲。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雨声和雨水,滋润着万物,滋养着心灵。

记得老家父亲的房子外有一方空地。种了文竹,石榴,映山红,米兰,茉莉等清雅的草木,旁边有一口井,另放了一张桌子和几把竹编椅子,后来条件好了,还添置了一把晴雨两用的蓝色大伞,这样家人夏天遮阳,观雨,中秋赏月,户外用餐都在这块空地上。

下雨的时候,我就坐在院子里,听着雨声淅淅沥沥,打在这些草木的花叶之间,为生活平添一份幽韵雅意。

随着房子外的四季转变,雨的情境也有所不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是苏轼笔下的春雨,有雨的朦胧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宋代赵师秀的夏雨,希望之雨;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唐代白居易笔下的秋雨,屋外的雨点,与诗人此刻期盼,忧愁的心境极为相称;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这是苏辙描写生命无常的冬雨。

可见,古代诗人对四季下雨的意象描写,在“雨”的润泽下焕发出诗词蓬勃的生命力。

雨是复杂多变的,寄托了诗人、词人丰富而细密的感悟。无论是“希望之雨”、“朦胧之雨”、“悲愁之雨”还是“人生之雨”,都为诗人、词人的文学创作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他们给最常见的雨,赋予了最多彩的艺术生命。

春天的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万物得以滋养,使春天的万象更新;夏天听雨,在阴霾的天气里,窗外景色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秋天的雨,在窗外肆无忌惮的下着,一场秋雨一场凉,农物开始成熟,稻田在秋雨的浸淫里,金黄灿烂;冬天听雨,一场落叶,一场雨,一场氤氲中深藏的寒意感受这微凉时节所带来的往日温暖的回忆。

雨声中读书,也最容易使人入静。就像许多读书人边写作边喜欢放音乐一样。那缓缓地,持续不断的,击打万物后发出的声音,就像一曲温婉而持续的交响乐,让你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虽是有声而胜无声的感觉,有被保护不被打扰的感觉,它会激发你的灵感,拓展你的思路。

它不同于孤灯杯茗,也不同于赌书泼茶,更有别于红袖添香,它是人与天地最自然的融洽,永远不紧不慢,保持着节奏,与读书融为一体。

雨是窗外事,书为心头好。

喜欢一年四季的雨,为沧桑带来生命的希望;喜欢雨中读书,为自己增添读书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雨)